圖書評論

圖書評論

圖書評論是圖書宣傳的一種高級形式。它著重於圖書的評價和議論,是對圖書的思想傾向、學術價值、藝術水平以及可能產生的影響等方面作出正確分析與評價的文章。圖書評論要求實事求是,客觀公正,恰如其分,不作溢美之詞。它既有思想教育的功能,又具有學術研究的性質。圖書評論可以幫助讀者正確理解書籍內容,提高讀者識別和選擇圖書的能力;可以鞭策作者和編者自覺提高書稿質量,為讀者提供有益的精神食糧;可以啟迪思想,促進文化、學術的交流和繁榮。圖書評論也是一種社會輿論。利用社會力量來鑑定圖書的社會效果,可以促使出版部門認真貫徹黨的出版方針,多出好書,使出版工作健康發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圖書評論
  • 外文名:book review
  • 拼音:tushu pinglun
  • 性質:(書評)
書評的發展,中國的書評,西方的書評,分類與要求,從形式上看,從內容上看,書評作用,

書評的發展

中國的書評

自有圖書問世,就逐漸有了圖書評論的活動。中國早在春秋戰國時期百家著書,幾乎同時就有了注書和評書。相傳孔子的弟子子夏為《 詩經 》寫的《詩大序》,就是先秦詩論的總結性文字。西漢史學家司馬遷在《史記》中寫的《太史公自序》和此後圖書中的序跋,便包含有圖書評論的因素。 西漢劉向、劉歆父子撰的 《別錄》、《七略》中的敘錄和此後圖書目錄中的解題、提要或類序,以及許多以讀書心得為主的著作,也都含有對圖書的評介。古代相繼出現的文論、詩詞話、曲話和小說評點等文學批評著作,如三國時曹丕撰的《典論·論文》,晉代摯虞的《文章流別論》,南朝劉勰的《文心雕龍》,鐘嶸的《詩品》,南宋魏慶之的《詩人玉屑》,明代呂天成的《曲品》,清代毛奇齡的《詞話》等,也可以說是著名的圖書評論著作。
現代書評的出現和被普遍運用,跟新文化新思想的傳播,以及現代圖書出版事業的形成和發展密切相關中國現代著名的思想家、出版家魯迅、鄒韜奮、鄭振鐸、葉聖陶等,寫過不少書評。20世紀30年代,報刊上出現了書評專欄,還出版了研究書評創作的論文、專著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圖書評論工作一直受到有關領導機關的重視。1951年 3月,新聞總署和出版總署聯名發出《關於全國報紙刊物均應建立書報評論工作的指示》。1954年 7月,中共中央宣傳部又發出《關於加強報紙雜誌上的圖書評論工作的指示》。1983 年 6 月,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加強出版工作的決定》中,強調“了解出書情況和加強圖書評論工作,是貫徹出版方針、提高圖書質量的重要方式。”“在全國要辦好幾種以不同讀者為對象的圖書評論雜誌,其他報刊也要重視這項工作。”1985年 5月,建國以後的第一次全國圖書評論工作會議在山東濟南召開,這次會議對圖書評論工作起了重要推動作用。 80年代以來, 《讀書》、《書林》、《博覽群書》、《中國圖書評論》等圖書評論刊物相繼創刊,一些報紙也辦了書評專刊或專欄 (如《文匯讀書周報》 ),或經常發表書評文章。書評的作者有圖書編輯, 有各方面的學者, 還有民眾性的評書活動。一些省市的出版領導機關也陸續編輯出版了本省市出版圖書的評論集。圖書評論工作得到空前的發展。

西方的書評

近現代世界各國,隨著圖書出版的發展和繁榮,圖書評論工作也大為發展。在歐洲文藝復興時期,書評已大量湧現。19世紀的俄國,B..別林斯基、H.A.杜勃羅留波夫等寫過大量的書評文章。馬克思主義的經典作家也非常重視書評, 馬克思的 《哲學的貧困》,是對P.-J.蒲魯東的《貧困的哲學》的批評,實際上也是書評。恩格斯為馬克思的 《資本論》 第一卷寫過多篇評介,打破了資產階級企圖使這部偉大著作遭到冷落的局面。列寧在1914年對 H.A.魯巴金編的 《書林概述》一書寫的《書評》,是用馬克思主義觀點評論圖書的重要著作。英國的《泰晤士報》、美國的《紐約時報》等許多報紙,一直有書評專欄,且擁有專職的書評家撰寫書評,在出版界、著作界和讀書界仍很有權威。各種學術期刊也很重視圖書評介。蘇聯除報刊上的書評外,還出版了《書評年鑑》。美國還有全美圖書批評家協會的組織,定期進行圖書評選活動,受到普遍的重視。

分類與要求

從形式上看

獨立性書評。書評,也是一種創作。它的創作意義,一方面來源於被評書籍,另一方面,更多的,應該來源於書評者自身的社會閱歷和文學素養,來源於書評者對被評書籍的感悟、升華和更深的洞見,從而形成書評獨立的思想性和價值感。它的直接表現是,可以獨立存在、獨自成文、獨有一番滋味。
文本性書評。此類書評,緊緊依附於被評書籍的走字行文,緊緊跟隨作者的思路脈絡,亦步亦趨,少有意趣和發現。它的直接表現,或是原書引文高達20%以上,或是借題而不發揮、借屍而不還魂。

從內容上看

思想型書評。書評既然作為一種創作,書評人文筆風騷掩映下迸射而出的獨到而銳利的思想的光芒,應該成為一篇書評立足的根本。這種造詣,得自於書評人的個人修為,得自於對被評作品的深刻理解,得自於“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的妙想。
情感型書評。這一類中,書評人與原創作者情感上的強烈共鳴或激烈對質成為貫穿書評全文的唯一或主要線索。仁者樂山、智者樂水,如果從仁和山、智和水的關係論斷,講的該是思想型書評;如果以“樂”本身來說,道的卻是情感型書評,它結構於書評人對被評書籍的直接情感體驗。
描述型書評。書評,起源是因書而評,發展成為評而評。如果書評人不能通過對被評書籍風骨和神髓的整體把握,不能比普通大眾看的更深、更遠、更精,從而不能實現由書而評的飛躍、不能引導大眾站的更高、發現更多的美,那么,直如有草船卻無借箭、有畫龍卻無點睛,僅是筆墨潑散而已。
應該講,幾類書評,該當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關係,彼此不能割裂、也不好驕傲或妄自菲薄。  蕭乾說,書評家應是一個聰明的懷疑者、好的書評要用極簡練的文字表現出最多的智慧。李長之說:“要同情的了解,無忌憚的指責,可以有情感而不能有意氣,可以有風趣而不必尖酸刻毒,根據要從學識中來,然而文字仍需是優美而有力的創作。”
總之,立論要儘量中正、情感要儘量無私、稜角要儘量分明,書評人的眼睛穿透原創作者的眼睛,締造出了另外一個澄淨的世界。

書評作用

圖書評論是出版工作的延續,它可以溝通圖書編著者與讀者之間的聯繫,影響和引導讀者的讀書活動,同時促進和提高圖書的編、著、出版工作的質量;它也是促進學術研究和文藝創作的重要手段,是社會輿論和文化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圖書評論的發展和成就,是出版水平和思想、理論、文化、學術水平的綜合反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