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圓通山,海拔千餘米,名為圓通山,當地人原來並不如此稱呼,因整座山看上去像個圓形木桶,而是觀其形呼其名為“圓桶山”。明朝成化六年(1470),宗鑒和尚在這裡建寺廟並命名為圓通寺。“圓通”是觀音三十二名號之一,觀音又稱為“圓通大士”。所以,“圓通寺”通常就是供奉觀音的寺院。自從山上有了圓通寺之後,因“桶”和“通”音相近且“圓通”的名稱更有靈氣,於是“圓通山”就代替了“圓桶山”。圓通山也就成為了遠近聞名的佛教聖地,每年吸引著上杭、長汀、武平等周邊縣市的釋迦牟尼弟子前來朝拜。
歷史
明朝成化六年(1470),宗鑒和尚在這裡建寺廟並命名為圓通寺。明末清初,曾經考取明朝進士,做過明朝官員的江南人士九一(不知其俗名和籍貫),在遭受到國破家亡的慘變後,祝髮出家成為臨濟宗僧人,九一和尚於清朝順治七年(1650)來到圓通山,他闡揚佛理,廣布功德,四方僧徒雲集,最多時“飯僧數百眾”(清乾隆《上杭縣誌》)。九一和尚修築了十分壯觀的寶殿層樓,華堂寬敞,菩薩林立;創建了泗州亭、洗月池、白拂泉、犁雲亭、七星崗、佛子水諸多勝地;開墾了寺廟周圍百餘良田,種植稻穀和經濟作物;山中所產“圓通茶”是茶中珍品。“食在圓通山,玩在紫金山”在民間廣為流傳。此後,九一和尚的徒弟幻機法師和半石堂頭及來自江西漢仙岩靜室的羽坪上都是圓通寺的高僧,這裡成了閩西、粵東、贛南的著名叢林。
明朝遺民,與九一和尚一樣對清朝有國讎家恨的杭籍著名詩人劉坊(別號鰲石,著作有《三才指掌》、《八家翼》、《前八家》、《古詩盼》、《天潮閣集》等)於清康熙十九年(庚申歲1680)、二十年(辛西歲·1681)兩次來到圓通寺,寫下《黃梅山拜九一和尚塔兼呈其法嗣幻機大師二首》和《辛酉季夏避暑圓通寺四首》等詩。表達了詩人對九一和尚的敬仰愛慕以及對圓通寺自然風光和寺廟建築的讚賞喜愛。
歷史走到清末,同治三年(1864),寺殿被太平軍燒毀,光緒三年(1876)珊瑚鄉的胡、陳兩姓民眾集資修復後堂,光緒六年(1879)曾任福建水師提督的上杭石砌人鐘寶三捐資修復前堂。光緒九年(1883),不滿官場爾虞我詐的汀邵福寧各鎮總兵鐘寶三辭職返鄉,隱居圓通山帶髮修行,成為虔誠的佛門弟子,也留下了不少的傳奇故事。鐘寶山在任提督時,原配夫人病故,治喪期間,熱鬧非凡,百官奔喪,燭禮成山;喪事畢,鐘提督面對萬兩燭禮白銀,看出人間勢利,便奮筆疾書一紙“錦囊”,密封授予管家,吩咐道:“待我鐘某人升天之日,拆開懸掛之,切記勿誤”。同時叫管家將全部燭禮銀兩運回家鄉上杭,資助慈善事業。鐘提督退隱圓通山,清光緒三十年(1904),鐘寶三73歲時在佛堂盤腿伏案升天,老方丈為他設定“升天靈堂”,超度佛事七天七夜,其間除鐘寶山宗親和四方善男信女外,未見官府一士一卒登場弔唁,在第七天午後,老方丈虔誠地從靈堂神台上取下當年老管家背地裡叫他保存的“錦囊”,這是一個油紙綑紮的紙卷,拆開一看,原來是一副正楷對聯,寫著:“夫人死百官臨門,將軍亡一卒不至”。老方丈感慨萬千,交代該對聯作為寺院寶藏留下,並刻在門柱上警示世人。被時人稱為“近代嶺東三大女詩人”之一的廣東大埔范荑香女士有《贈鐘軍門》詩:“一代勛名百戰身,今朝了悟脫紅塵。青天欲廣西方佛,選到皇家柱石臣”。至今仍傳說在祥雲瑞氣的日子裡,可見金頂佛光,在殿前大柱上,留有退隱在此的清朝光緒年間閩浙水師提督鐘寶山的“錦囊”墨寶,那鐵畫銀鉤的犀利筆鋒,無情地刺向炎涼世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