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分布範圍,主要價值,本種提示,
形態特徵
常綠草本狀小半灌木,高15-25(-30)厘米;根莖細長,橫生,斜升,有分枝。
葉4-7,基生,革質,稍有光澤,圓形或圓卵形,長(2-) 3-6厘米,寬(1.5)2.5-5.5厘米,先端圓鈍,基部圓形至圓截形,有時稍心形,邊緣有不明顯的疏圓齒或近全緣,上面綠色,下面色稍淡;葉柄長約為葉片之2倍或近等長。花葶有1-2枚褐色鱗片狀葉,長橢圓狀卵形,長8-10(-12)毫米,寬3-5毫米,先端,急尖,基部稍抱花葶。
總狀花序長6-13(-16)厘米,有(6-)8-15(-18)花,花傾斜,稍下垂,花冠廣開,直徑1.5-2厘米,白色;花梗長4.5-5毫米,腋間有膜質苞片,披針形,長4.6-5毫米,寬1.8-2.1毫米,與花梗近等長或稍長;萼片狹披針形,長3.5-5.5毫米,長為寬的3-3.5倍,約為花瓣之半,先端漸尖或長漸尖,邊緣全緣;花瓣倒圓卵形,長6-10毫米,寬4-6毫米,先端圓鈍;雄蕊10,花絲無毛,花葯具小角,黃色;花柱長7.5-10毫米,傾斜,上部向上彎曲,伸出花冠,頂端有明顯的環狀突起,柱頭5淺圓裂。
蒴果扁球形,高(4-)4.5-5毫米,直徑(6-)7-8毫米。
花期6-7月;果期8-9月。
分布範圍
產新疆的阿爾泰山區。
生於海拔1000-2000米的山地針葉林、針闊葉混交林或闊葉林下。
蒙古、蘇聯、歐洲為其分布中心。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藥用部位
全草
藥用成份
功能與主治
袂氣、補血、益腎、祛風除濕。治虛癆咳嗽,腎虛,勞傷吐血,風濕性及類風濕性關節炎。近年來發現有較強的廣譜抑菌作用,用於臨床證明,對呼吸道、消化道、泌尿道等感染性疾病及傷口感染,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本種提示
本種與興安鹿蹄草P. dahurica(H. Andr.)Kom.相近,但是本種的萼片為狹披針形,柱頭先端有明顯的環狀突起等特徵,容易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