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舌浮蛙

圓舌浮蛙

圓舌浮蛙體小,體長14~21 mm。頭小;吻端鈍圓,無吻棱。鼻孑L近吻端,鼻間距寬。鼓膜清晰。舌狹長,後端圓;無犁骨齒。在中國大陸,分布於廣西海南雲南等地,主要棲息於有水草的水坑和稻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泰國曼谷。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圓舌浮蛙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兩棲綱
  • :無尾目
  • :蛙科
  • :蛙屬
  • :圓舌浮蛙
形態特徵,生物學資料,分布,

形態特徵

雄蛙體長20毫米,雌蛙26毫米左右;頭小,長寬幾相等;吻端鈍圓.無吻棱;鼻孔近吻端.鼻間距較寬;眼間距小於上眼瞼寬,鼓膜輪廓較為清晰;無犁骨齒,舌窄長而後端圓。
前肢粗壯,指端圓,指短。第一指長於第二指,略短於第三指,二、四指幾相等,雄蛙第一指基部有大的婚墊,故更為粗壯,幾占掌部的1/2;各指近端第一關節下瘤大;掌突二,長圓形。內掌突橫置,外掌突縱置略大,指闖無蹼。指側無緣膜,後肢粗短;胯部渾圓而粗;脛跗關節前達肩部前方,左右跟部不相遇,脛長不到體長之半;除第四趾蹼達近端第二關節瘤,其餘各趾間蹼均達趾端,外側足jl間蹼達足廢基部i趾端圓,略擴大呈球狀。關節下瘤小而顯著,內足庶突大有刃狀突起,一般無外足朦突,如有時也很小;沿外足庶突有一斜行短膚褶。沿外側踱部有感棱。
體背麵皮膚一般為淺棕色、綠色或綠黃色;散有棕黑色的細點;兩眼後方枕部有一橫紋,背面正中常有一條深色的寬縱脊紋延至體後;體側顏色較淺;由眼下後方至前肢基部有一淺黃斜帶紋,其間為鼓膜部位。腹面及四肢腹面、咽部多有黑棕色點,雄性尤多。瞳孔為橢圓形呈紫醬色。
雄性體略小;前肢較強,第一指基部背面有乳白色婚墊;有單咽下內聲囊,近口角處有細長的聲囊孔;粉紅色雄性線顯著。

生物學資料

棲息於平原、丘陵耕作區的水田、路邊積水潭、池沼和濕地。曾於信宜大霧嶺海拔1 3 00 m的山間濕地積水潭中採獲標本。在海南和廣東西部,4—6月產卵,卵徑約1.2 mm。捕食膜翅目、雙翅目、鱗翅目等昆蟲和多足類。

分布

雲南、海南、廣西、廣東(信宜大霧嶺、恩平七星坑、陽春等)。同外分布於緬甸、越南、泰國、馬來西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