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原為圓形碘泡蟲。孢子近圓形,前部為兩個橢圓形的極囊,占蟲體的一半以上。嗜碘泡明顯。
基本介紹
病 原,症 狀,流行情況,診斷要點,防治方法,
病 原
病原為圓形碘泡蟲。孢子近圓形,前部為兩個橢圓形的極囊,占蟲體的一半以上。嗜碘泡明顯。
症 狀
流行情況
本病是一鯽和鯉為主的疾病,尤以一足齡以上的鯽、異育銀鯽等多見,全國各地均有發現,而以南方諸省較常見。此病雖不引起大批死亡,但症狀令人望而生畏,使魚失去商品價值,而且游釣池大量發生也嚴重影響游釣業的發展。圓形碘泡蟲在魚體內終年都可發現,但發病高峰期主要在成魚的上市季節,即每年的冬、春季。在夏初有沒有另一個發病高峰還有待進一步的研究。
圓形碘泡蟲孢子
![圓形碘泡蟲孢子 圓形碘泡蟲孢子](/img/6/716/nBnauITNjBzM0ADZ1kDOjNzM5QGMwImMiNmM3MjYmBTM1UWO5gjY3Q2Y3U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診斷要點
肉眼即可觀察到寄生於魚頭部、鰭條和鰓弓上的圓形碘泡蟲白色胞囊。
於質膜之外,形成
![於質膜之外,形成 於質膜之外,形成](/img/9/dfe/nBnauATNjJDZmJzYlN2MjNmZ4MWNiBDZkZWYxIGOycTMxQ2YxEWYiBDMwQ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寄生小在錦鯉尾鰭、背鰭、腹鰭和臀鰭上的圓形碘泡蟲胞囊 。
防治方法
(1)每667平方米水面用125千克生石灰徹底清塘,可以防止此病發生。
(2)每立方米水放500克高錳酸鉀,充分溶解後浸洗病魚20~3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