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塑是彩塑藝術之一。以可塑的泥土材料製作的適宜於從不同角度觀看的立體造像。
圓塑是彩塑藝術之一。以可塑的泥土材料製作的適宜於從不同角度觀看的立體造像。古代許多石窟和寺廟的造像均用圓塑,如新疆的拜城克孜爾石窟、庫車庫木吐喇石窟、酒泉文殊山石窟、武威天梯山石窟、永靖炳靈寺石窟、天水麥積山石窟、山西大同華嚴寺等的造像。敦煌石窟的圓塑製作分為三種小型像用木料削製成造像的大體結構,表麵塑以細質薄泥;與人等高的中型像以圓木根據造像動態扎制骨架,有的人體構件,如手掌以木板製作,手指以鐵條製作,手臂以圓木削製成有榫的配件,上泥前用芨芨草或蘆葦綑紮,然後表層敷泥塑制,大型像不用木質骨架,而是在開窟時,預留塑像石胎,在石胎上鑿孔插樁,表層敷泥塑成。用泥分兩種.粗泥,用澄板泥加麥秸塑制人物大樣,細泥,用澄板泥、細沙、麻或棉花等材料塑人物的表層、衣褶、佩飾、五官等。敦煌石窟的圓塑多塑造各窟的佛、菩薩、弟子、天王、力士、供養菩薩等主體性造像。早期,十六國、北朝的圓塑與龕和壁結合為一體塑制的佛、菩薩、弟子像,身軀緊貼壁面,其頭光、冠帶、披巾部分,有的續之以壁面,以繪畫手法完成,有的採用浮塑、模製手法製作。隋、唐、五代、宋、西夏、元的圓塑多在大型龕中和佛壇上,塑制的佛、菩薩、弟子、天王、力士、供養菩薩、天獸完全離開牆壁,更具獨立性和立體感。圓塑以捏、塑、貼、壓、削、刻等泥塑技法塑出簡潔明快的形體,然後用點、染、刷、繪、描等繪畫技法潤飾表層,畫出細節,體現質感.圓塑的造型、敷彩與四周壁畫統一協調,互相輝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