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的圍倉,三里不同俗,十里改規矩,各地的叫法各異,圍倉也叫打囤、打灰囤、畫倉、填倉、打露囤等。
據不完全統計,河南豫東(如商丘、周口、開封等)一帶、山東菏澤一帶等比較盛行在二月二用草木灰圍倉這一習俗。豫東稱作圍倉,山東稱作打囤或填倉。
山東冠縣和河北交接地帶(如館陶),正月二十五,稱為“圍囤”,主囤有神靈,祈求豐年。
民間有一俗語:“二月二,龍抬頭,大囤尖,小囤流。盼望今年有個好收成。“ 圍的糧倉多,表示將來自己囤里的糧食也多。這也是與二月二血脈相連的傳統習俗。
豫東一帶圍倉一般都選擇在二月初一的傍晚開始用草木灰圍倉。其他地方還有選擇二月初二的一大早起來圍倉的,還有的在“囤”中心還可以放上硬幣,用紅磚蓋住,視為錢囤 。
倘若家裡的雞鴨禽類跑出來,啄食囤里的糧食或錢幣,就寓意著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六畜興旺、吃飽、穿暖、有錢花的好兆頭。
二月二圍倉是村民勤勞的象徵,一般講,二月初二是驚蟄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又稱“龍抬頭”,也是農家春耕的開始,二月初二這天最能顯示人的勤快。
好的民俗是民間文化的一部分客觀上能起到安定心靈、最佳化心態、增添情趣、促成凝聚的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圍倉
- 簡意:圍囤、
- 象徵:來年五穀豐登、風調雨順好收成!
- 性質:部分地區傳統習俗、民間習俗
- 別名:打囤、填倉、圍囤、草木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