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與產業集聚的互動機制研究是一篇博士論文,論文的作者是錢學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際貿易與產業集聚的互動機制研究
- 論文作者:錢學鋒著
- 導師:梁琦
- 學科專業:世界經濟
基本信息,中文摘要,
基本信息
副題名
外文題名
論文作者
錢學鋒著
導師
梁琦指導
學科專業
世界經濟
學位級別
博士論文
學位授予單位
南京大學
學位授予時間
2008
關鍵字
世界經濟 國際貿易 產業集聚
館藏號
F11
館藏目錄
2009\F11\1
中文摘要
經濟全球化和產業集聚是當代世界經濟呈現出的兩大典型特徵。典型的經濟現象和事實總能及時地引起經濟學家們的濃厚興趣。然而,傳統上,經濟學家們對全球化和產業集聚的研究是分離進行的。國際貿易理論家們只關注了全球化下國際貿易和資本流動的發展,卻忽略了空間因素;而區位理論家們則只著重關注產業在空間上的集聚,也沒有放在全球化的語境中進行考慮。然而,大量的事實卻表明二者之間存在著深刻的聯繫。 試圖在一個一致的理論框架下,揭示隱含在全球化和產業集聚背後的互動機制及其相關的福利效應,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更為直接的,本文本質上研究的是區位和貿易的相互關係的問題,嘗試在這兩個傳統上被割裂開來的理論之間架起一座橋樑.新近發展的、融合了區位與貿易要素的空間經濟學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一個基本的理論框架.另外,藉助剛剛發展的新新貿易理論(New New Trade Theory),則進一步的為本文的分析提供了更為強大的理論工具。因此,本文的理論來源主要包括空間經濟學和新新貿易理論。 具體來說,本文主要嘗試解決以下兩個方面的問題:(1)國際貿易影響產業集聚的機制是什麼?國際貿易將使產業在國際間和一國內部更為集聚還是擴散?(2)產業集聚影響國際貿易的機制是什麼?產業集聚如何影響和改變一國的貿易模式?當然,研究這兩個方面問題的最終目的乃是考察開放條件下中國的貿易發展與產業集聚的互動機制及其福利效應。 本文認為,國際貿易主要通過三個機制影響產業集聚,即貿易成本、資本流動和垂直關聯。而產業集聚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則主要是通過本地市場效應和生產率進步這兩個渠道來體現的。本文的主要內容安排如下: 第二章首先從理論和經驗上總結了貿易成本影響產業集聚的基本機制和一般規律,然後在測度中國與G-7各國關稅等價的雙邊貿易成本的基礎上,考察了貿易成本變化對中國產業集聚的影響。 第三章運用空間經濟學的FC模型和FCVL模型刻畫了資本流動與產業集聚的互動機制,並結合中國利用FDI的實踐,探討了FDI、集聚與東道國利益之間的關係。對中國八大區域工業面板數據的經驗研究證實了理論預期。 第四章採用一個拓展的二元分析框架分析了國際分散化生產與產業集聚的互動機制,並對中國東南沿海的產業集聚與國際分散化生產之間的相關性進行了經驗考察。 第五章考察了貿易成本變化的一種現實形態——特惠貿易安捧對產業集聚的影響。套用空間經濟學的模型和方法,該章在一個多國FC模型的基礎上融入了比較優勢因素,著重探討了PTA形成後,比較優勢差異對PTA內外部國家的區位效應、總體福利影響及其具體作用機制。 第六章和第七章開始轉入產業集聚影響國際貿易的討論。第六章從本地市場效應的角度考察產業集聚對國際貿易的影響。在系統回顧本地市場效應的理論和經驗研究的基礎上,該章估計了1996-2006年間中美雙邊貿易中的本地市場效應。 第七章主要通過生產率進步在產業集聚與國際貿易之間建立了聯繫。我們詳細考察了產業集聚、生產率進步與出口貿易之間的互動機制,並在一個企業異質性貿易模型框架下,通過實證檢驗出口固定成本對出口增長的影響,從而間接表明位於集聚區內的較高生產率水平的企業最有可能支付這一成本進入出口市場。 本文的主要研究結論是:(1)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貿易成本的迅速下降提高了產業集聚水平從而加大了內部不平衡;(2)FDI促進了中國的產業集聚,但產業集聚並不能進一步的吸引FDI。原因在於FDI並未與本土產業建立有效的前後向關聯,而這又約束了FDI對東道國利益的促進作用;(3)國際分散化生產與產業集聚相伴而生,中國東南沿海的部分產業集聚與國際分散化生產密不可分,但在參與全球分工的過程中需要警惕二元集聚導致的利益分配不平衡問題;(4)在區域經濟一體化過程中,比較優勢對於區內外國家的區位效應和福利效應至關重要。中國在實施自由貿易區戰略過程中,一定要謹慎評估李嘉圖型比較優勢選擇合適的合作夥伴;(5)本地市場效應是產業集聚影響貿易模式的一個重要渠道。對中美雙邊本地市場效應的估計表明,本地市場效應已經成為中國比較優勢一個新的重要來源;(6)產業集聚、生產率進步與出口貿易之間存在互動關係。在企業異質性貿易模型框架下,考察出口固定成本對出口貿易的影響,不僅間接證明生產率水平高的企業最有可能出口,更為重要的是,它還表明一國出口增長是沿著二元貿易邊際而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