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科學史研究院

國際科學史研究院是科學史學家的會員組織。成立於1928年8月17日,發起人為梅力(Aldo Mieli)、薩頓(George Sarton)、雷伊(Abel Rey)、西格里斯特(Henry E. Sigerist)、辛格(Charles Singer)、薩德霍夫(Karl Sudhoff )和桑代克(Lynn Thorndike),總部設在巴黎

國際科學史研究院由院士(Effective member)和通訊院士(Corresponding Member)組成,成員為終身榮譽稱號,原則上每三年進行一次院士及通訊院士的增選。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際科學史研究院
  • 外文名:The International Academy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 成立時間:1928年8月17日
  • 總部地點:法國巴黎
  • 組成人員:院士和通訊院士
  • 發起人:梅力、薩頓、雷伊、西格里斯特、辛格、薩德霍夫和桑代克
  • 研究院性質:科學史學家的會員組織
  • 院士增選:原則上每三年進行一次院士及通訊院士
研究院簡介,組織結構,中國籍(通訊)院士,設立獎章,柯瓦雷獎章,

研究院簡介

國際科學史研究院是科學史學家的會員組織。成立於1928年8月17日,發起人為梅力(Aldo Mieli)、薩頓(George Sarton)、雷伊(Abel Rey)、西格里斯特(Henry E. Sigerist)、辛格(Charles Singer)、薩德霍夫(Karl Sudhoff )和桑代克(Lynn Thorndike),總部設在巴黎

組織結構

國際科學史研究院由院士(Effective member)和通訊院士(Corresponding Member)組成,成員為終身榮譽稱號,現有院士120人,通訊院士180人。國際科學史研究院原則上每三年進行一次院士及通訊院士的增選。

中國籍(通訊)院士

中國科學院原副院長竺可楨(1961年)、中醫學史學科創始人王吉民(1966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席澤宗(1993年)、原國際科學史學會主席劉鈍(2002年)、李迪(2002年)都是該院院士。
近幾年入選的還有孫小淳(中國科學院大學,2016年)、曲安京(西北大學,2016年)、張柏春(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2019年)、郭書春(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2019年)、鄒大海(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2019年)、張大慶(北京大學醫學部,2019年)、關增建(上海交通大學,2019年)、紀志剛(上海交通大學,2019年)、王思明(南京農業大學,2019年)、郭世榮(內蒙古師範大學,2019年)、馮立昇(清華大學,2019年)。

設立獎章

柯瓦雷獎章

柯瓦雷科學思想史學派的開創者,“柯瓦雷獎章”由國際科學史研究院設立,旨在表彰對科學史事業具有突出貢獻的科學史家。該獎項自1968年首次頒發,在1989年後固定為每兩年評選一次,至今共頒21次。劉鈍教授2019年榮膺該獎是中國科學史家第一次獲此殊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