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生產內在說

國際生產內在說是解釋國際資本流動的一種學說。即: 國外市場因政府管理和控制以及信息和工藝等因素的影響而產生的不完全性,使得國際貿易和投資不能順利地進行,於是跨國公司通過直接投資開闢內在性的渠道作為自由貿易的替代方法。通過內在化,跨國企業可以實現生產要素的最適配量和世界經濟最有效的運行。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國際資本流動的方式日趨複雜,西方主要已開發國家一方面對外進行直接投資,另一方面又輸入證券投資,兩種方式並存。因而以利差為動機的完全競爭說越來越不足以解釋這些現象。1976年巴克利和卡遜在其論著 (跨國公司的未來) 一書中提出了國際生產內在說,用以解釋直接投資這種資本流動現象。A·盧格曼根據內在說的分析線索,探究內在化與對外直接投資之間的關係,進一步概括了該說的基本內容。
該說認為: 市場的不完全性是對外直接投資的決定因素。直接投資的興旺是因為存在著產品或要素市場的不完全性,存在著造成市場分割的政府或企業對競爭的某些干預。在內部化理論中,市場不完全性是指由於某些市場失效,以及由於某些產品的特殊性質或壟斷勢力的存在,導致企業交易成本增加的情況。巴克利和卡遜認為,這種市場不完全性有兩個基本形式:一是技術等知識產品市場不完全; 二是零部件、原材料等中間產品市場不完全。前者產生了水平一體化的跨國公司,後者產生了垂直一體化的跨國公司。知識產品內部化是戰後跨國公司發展的最基本動因。這種市場不完全性,使跨國企業在國內市場獲得壟斷優勢,並通過國外生產加以利用。同時,任何一個跨國企業,不僅包括產品和勞務的生產,還包括銷售、研究與開發等流通過程,促使企業必須通過市場交易進行。而中間產品與原材料市場的不完全性,使得通過市場交易成本很高,這將導致企業將完全由市場連線和組織的各項活動得由內部渠道進行,置於統一的所有權控制之下。故對外直接投資的實質,不在於資本的轉移,而是基於所有權之上的企業管理和控制權的擴張,其結果是以企業管理機制來代替市場,來協調企業各項經營活動,進行資源配置。跨國公司規模擴張的界限,則由市場交易成本與企業內部貿易成本的均衡點決定。
後來,美國麻理省工學院經濟學教授C·D·金德爾伯格根據投資學家史蒂芬·海默關於直接投資屬於不完全競爭理論範疇的論斷,建立了寡頭壟斷競爭模型.即所謂的H/K模型。他認為,在其他條件都相同的情況下,一家當地公司比一家外國公司占有某種優勢。因為後者遠在異國他鄉,旅途往返和通訊聯繫使經營費用較高,尤其是與當地發生誤解時,往往要付出高昂代價。為了壓倒當地公司那種坐地得利的內在優勢,來自外國的企業就必須擁有為當地競爭者所沒有的另外一些壟斷優勢,諸如產品差別、銷售技巧、管理才能、先進技術、規模經濟等等。外國資本正是利用這些優勢來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潤。這就是直接投資的根本原因。他用計算永久收益流量資本化的簡單公式加以概括: C=I/r式中,C表示資產價值; I表示資產所提供的收益流量; r表示市場利率。外國在他國購買一項有益資產,如企業,可以比當地居民支付更高的價格,這並不是因為他們滿足於較低的r,而是因為他們能賺取較高的I。同時,直接投資者的其他行動,諸如他們在東道國以與當地居民相同的利率獲得借款,投資集中於寡頭壟斷工業,投資朝兩個方向移動,以及堅持完全的所有權,等等,都說明起決定作用的是I,而不是r。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