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物理學奧林匹克

國際物理學奧林匹克的英文全名是International Physics Olympiad,縮寫為IPhO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際物理學奧林匹克
  • 外文名:International Physics Olympiad
  • 縮寫IPhO
  • 宗旨:促進學校物理教育國際交流的發展
宗旨,歷史,機構,賽事流程,

宗旨

IPhO的宗旨是通過組織國際性中學生物理競賽來促進學校物理教育方面國際交流的發展,以強調“物理學在一切科學技術和青年的普通教育中日益增長的重要性” IPhO經過近40年的成功舉辦,其國際聲望越來越高,它的作用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和歐洲物理學會(EPS)所肯定。鑒於IPhO在促進物理教育進步和推動國際交流上所取得的成績,國際物理教育委員會(ICPE)於1991年10月向IPhO頒發了永久性的銅質獎章,輪流由舉辦國保存。

歷史

為組織國際性物理學科競賽,波蘭的Cz.Sctstowski教授、捷克斯洛伐克的R.Kostial教授和匈牙利的n.Kunfalvi教授作了艱苦的準備工作,使得首屆IPhO於1967年在波蘭的首都華沙舉行。第1屆賽事僅有波蘭、前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參加。第2屆IPhO於1968年在匈牙利的布達佩斯舉行,前蘇聯、原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和南斯拉夫等國也組隊參加,參賽國增加為8個。第3屆IPhO於1969年在前捷克斯洛伐克的布爾諾舉行,參賽國不變,而後,第4、5屆相繼在前蘇聯的莫斯科和保加利亞的索菲亞舉行。1972年在羅馬尼亞的布加勒斯特舉辦第6屆賽事時,法國與古巴組隊參加。這是第一次有西方國家和非歐洲、國家加盟IPhO,以後參賽國逐漸增多。1981年越南作為第一個亞洲國家參賽, 1985年加拿大作為第一個北美國家參賽。特別值得一提的是1986年我國與美國正式參加競賽,這是IPhO史上的一件大事,因為我國的理論教育高水平和美國的高科技水平是舉世公認的。1997年在加拿大舉辦的第28屆lPhO,參賽國已多達55個國家。

機構

lPhO的權威機構是賽期中由各國領隊和教學領隊(在我國也常譯為副領隊)組成的國際委員會,該委員會由主辦國的一名代表任主席。在每屆賽事開幕式後的第一次領隊會上,主辦國的這位代表(通常是該屆組委會的執行主席)在其座位上對著話筒發言時刻,便是本屆國際委員會的誕生時刻,講台上的那個席位也就自然地成了主席專座。
國際委員會有權對競賽章程和考綱提出修改意見;有權對東道國準備的理論考題進行有限制的選擇和對理論、實驗考題及評分標準提出修改意見;有權確定競賽結果的名次;有權選定以後各屆競賽的主辦包。委員會的決議按簡單多數舉手通過,各國領隊和教學領隊票權均等,不過至今尚未發現有哪一個代表隊的這兩票分別投在不同的"陣營"中。表決時贊成與反對票數相同時,主席票所在的一方"勝"。這是主席僅有的一份權威,儘管其實施的機率微乎其微。
通常情況下,閉幕式之前的最後一次領隊會議結束時,在掌聲中本屆國際委員會自動解散。
隨著參賽國越來越多,兩屆賽事之間需要協調和處理的事務也越來越多。為了適應這種情況,1983年在羅馬尼亞舉行的第14屆競賽期間,原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GunlerLind博士提議建立常設性的"國際物理奧林匹克秘書處"。此提議即被採納,旋即推選波蘭科學院的Waldemar Gorzkowski(高日科夫斯基)博土為秘書,任期5年。高氏當選後,為IPhO作出了很大的貢獻。從第14屆的16個參賽國擴大到第28屆的55個參賽國,在一定程度上應歸功於高氏的個人努力。為了分擔秘書的一部分工作,後又增設副秘書一人。值得一提的是無論正職還是副職,IPhO的秘書均有職無薪,而且在每屆國際委員會中除非他們兼任本國領隊或教學領隊,否則甚至不能成為一名普通的委員。高氏為人謙遜,從不以國際競賽的權威自居,雖然體質較弱卻仍為IPhO事業默默地奉獻著。他贏得的是人生最平凡而又最珍貴的東西--受人尊敬,也許這正是學科競賽不具有商業性價值的可貴之處。

賽事流程

每一代表隊包括5名年齡在20歲以下的中學生、1名領隊和1名副領隊,國際間旅費自負,東道國負責競賽期間各隊的食宿和旅遊費用。各國可自派觀察員參加,費用由派出國自籌。
賽期一般為9天。第1天報到後,隊員和領隊分開居住,住地一般相距幾公里以上。東道國為每一參賽隊學生配備1名翻譯兼導遊,這對東道國來說是一種很大的負擔,有些國家難以承辦IPhO活動,其部分原因也在於此。因華裔子弟遍布世界各地,東道國為我們代表隊配備的翻譯幾乎都是在該國讀研究生的華人學子。
第2天上午是開幕式,常在大學禮堂舉行,氣氛淡雅肅穆,學術氣氛濃厚。開幕式後領隊與隊員暫不往來,且自覺地互不通電話聯繫,有事均通過翻譯轉達。第2天下午學生由主辦者組織旅遊或參觀,領隊們則參加本屆國際委員會正式會議並集體討論、修改和通過理論賽題,再由各國領隊將題文翻譯成本國文字,交由組委會複印。會議開始時,各國領隊與觀察員分別就座,組委會執行主席及其助手們的座位安排在正前方。東道國將3道理論題的題文和題解,以及評分標準的4種文本(英、俄、德、法)之一發給各國領隊。大約一小時後,命題者代表用英語向大家介紹該題的命題思想及解題思路等,然後大會討論,提出修改意見,最後通過這道理論題。3道題逐題進行,若其中某道題被否決,組委會便公開備用的第4道題。
3道題通過後常已近深夜,這期間除晚餐外,還供應飲料和點心。中國領隊們而後所做的翻譯工作,一般都會持續到次日清晨6點左右,真可謂"通宵達旦"。
第3天上午8點開始,學生們進行5小時的理論考試,其間有飲料和點心供應,學生們用本國文字答卷。組委會為領隊們安排旅遊或參觀活動;儘管大多數人已經非常疲乏,也許因為身臨異國他鄉,仍是遊興十足。第3天下午東道國安排的休息性活動常能使領隊與學生有機會見面,然而師生間很少談及上午的考試,為的是不在情緒上影響後面的實驗考試。
第4天討論、修改、通過及翻譯實驗賽題。實驗賽題為1-2道,2道居多。
第5天學生分為兩組,分別在上、下午進行5小時的實驗考試。若有2道題,則每題2。5小時。實驗考試後學生們的緊張情緒驟然間消失,隊與隊之間頻繁交往,學生們"挨門串戶"地互贈小禮品,最受歡迎的當數各國硬幣。此時,領隊們開始悉心研究由組委會送來的本隊隊員的試卷複印件,上面有評分結果。分數由東道國專設的閱卷小組評定,在評定我國學生試卷時,常請另一位懂中文的研究生協助閱讀試卷上的中文內容。
東道國通常在第6、7天安排各國領隊與閱卷小組成員面談,商討和解決評分中可能出現的差錯和意見分歧。第7天的下午或晚上舉行最後一次國際委員會會議,多數領隊藉此機會互贈小禮品。會議最重要的議程是通過學生的獲獎名單。理論題每題10分,滿分30分;實驗題若有2道,則每題10分,滿分20分。按現在的章程規定,前三名選手的平均積分計為100%,積分達90%者,授予一等獎(金牌);積分低於90%而達78%者,授予二等獎(銀牌);積分低於78%而達65%者,授予三等獎(銅牌);積分低於65%而達50%者,授予表揚獎;積分低於50%者,發給參賽證書。上述評獎積分界限均舍尾取整。例如第24屆IPhO前三名平均積分為40。53分,其90%為36。48,取整為36分,即成金牌分數線。通常得獎人數占參賽人數的一半。金牌第1名被授予特別獎。此外,還可由東道國自設各種特別獎,例如女生最佳獎、各試題的解答最佳獎等。按章程"此競賽為個人之間的競賽",所以不評團體獎,但大家對每個代表隊的總成績還是比較重視的,所謂團體總分第一或第二,即基於這一重視而自行統計所排"座次"。
第8天上午或下午舉行隆重的頒獎和閉幕式,常有東道國學生的鼓樂隊來表演助興。當向金牌第1名頒發特別獎時,全體起立鼓掌祝賀,形成頒獎活動的高潮。閉幕式的最後一項內容是由本屆主辦國代表將國際物理教育委員會授予IPhO的銅質獎章和證書移交給下一屆東道國組委會代表,後者隨即發言歡迎各國組隊參加下一屆IPhO。閉幕式後的中午或晚上舉行正式宴會,宴會中東道國常邀請各隊學生表演節目,在歡笑聲中互相告別。
第9天由東道國派車送各隊赴機場回國,為這友誼的IPhO活動劃上圓滿的句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