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物流連線

國際物流連線

國際物流連線是指連線國內外眾多收發貨物結點間的運輸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際物流連線
  • 外文名:無
  • 實質:連線國內外眾多收發貨物運輸線
  • 分類:定期航線和不定期航線
含義,國際遠洋航線,海上航線分類,主要航線,國際海運航線,國際航空航線,北大西洋航空線,北太平洋航線,西歐—遠東線,國際大陸橋運線,西伯利亞大陸橋,北美大陸橋,新亞歐大陸橋,國際輸油管道,

含義

如各種海運航線、鐵路線、飛機航線及海、陸、空聯合運航線。這些網路連線是庫存貨物的移動(運輸)軌跡的物化形式;每一對結點間都有許多連線以表示不同的運輸線路、不同產品的各種運輸服務;各結點表示存貨流動暫時停滯,其目的是為了更有效的移動(收或發)。
國際物流連線實質上也是國際物流流動的路徑。它主要包括國際遠洋航線及通道、國際航空線、國際鐵路運輸線與大陸橋、國際主要輸油管道等。

國際遠洋航線

海上航線分類

一按船舶營運方式,航線可以分為定期航線和不定期航線。定期航線又稱為班輪航線。
二按航程的遠近,航線可分為遠洋航線、近洋航線和沿海航線。指跨越大洋的航線,指與鄰國港口間的運輸航線,則指本國沿海各港口間的海上運輸路線。
三按航海的範圍分,可分為:
①太平洋航線。指連線太平洋西岸的亞洲、大洋洲與東岸的美洲之間的航線,具體有:
遠東—北美西海岸各港航線;
遠東—加勒比海、北美東海岸各港航線;
遠東—南美西海岸航行;
遠東—澳、新航線;
澳、新—北美東西海岸航線。
②大西洋航線。指連線大西洋東岸的歐洲、非洲與西岸的美洲之間的航線,具體有:
西北歐—北美東海岸各港航線;
西北歐、北美東岸—加勒比海各港航線;
西北歐、北美東岸—地中海、蘇伊士運河去東方航線;
西北歐、地中海—南美東海岸航線;
西北歐、北美大西洋岸—好望角、東方航線。
③印度洋航線。該航線可分為:
波斯灣好望角—西歐、北美航線;
波斯灣—東南亞—日本航線;
波斯灣蘇伊士運河—地中海—西歐、北美航線。

主要航線

目前,世界海運國際貨櫃的主要航線有:
遠東—北美航線(也稱為泛太平洋航線);
北美—歐洲、地中海航線(也稱為跨大西洋航線);
歐洲、地中海—遠東航線(也稱歐地航線);
遠東—澳大利亞航線;
澳洲、紐西蘭—北美航線;
歐洲、地中海—西非、南非航線。

國際海運航線

①近洋航線。至亞洲、大洋洲航線,由北向南,共14條。具體為:俄羅斯線;朝、韓線;日本線;港澳線;越南線;新馬線;菲律賓線;北加里曼丹線;印度尼西亞線;暹羅灣線;孟加拉灣線;斯里蘭卡線;波斯灣線;澳大利亞、紐西蘭線。
② 遠洋航線。至歐洲、非洲、美洲的航線,共12條。西行的有:紅海線;地中海線;羅馬尼亞線;阿爾巴尼亞線;西北歐線;東非、南非線;西非線。
東行的有:加拿大東岸線;美國東岸線;加拿大西岸線;美國西岸線;中南美線

國際航空航線

北大西洋航空線

本航線連線西歐、北美兩大經濟中心區,是當今世界最繁忙的航空線,主要往返於西歐的巴黎、倫敦、法蘭克福和北美的紐約、芝加哥、蒙特婁等機場。

北太平洋航線

本航線連線遠東和北美兩大經濟中心區,是世界又一重要航空線,它由香港、東京和北京等重要國際機場,經過北太平洋上空到達北美西海岸的溫哥華、西雅圖舊金山、洛杉磯等重要國際機場,再接北美大陸其他的航空中心。

西歐—遠東線

本航線連線西歐各主要航空港和遠東的香港、北京、東京、漢城等重要機場,為西歐與遠東兩大經濟中心區之間的往來航線。除以上三條最繁忙的國際航線外,重要的航空線還有:
北美—澳新航空線;
西歐—東南亞—澳新航空線;
遠東—澳新航空線;
北美—南美航空線;
西歐—南美航空線。
世界各大洲主要國家的首都和重要城市都設有航空站。著名的國際航空站有:美國芝加哥哈爾機場、英國西斯羅機場、法國戴高樂機場、德國法蘭克福機場、荷蘭阿姆斯特丹西普霍爾機場、日本成田機場、香港啟德機場、新加坡樟宜機場等。它們都是當今現代化程度較高的大型國際貨運空中樞紐。

國際大陸橋運線

大陸橋運輸是指以橫貫大陸上的鐵路、公路運輸系統作為中間橋樑,把大陸兩端的海洋連線起來形成的海陸聯運的連貫運輸。它主要採用貨櫃技術,實現了現代化、多式化的聯合運輸。

西伯利亞大陸橋

西伯利亞大陸橋(SLB)也稱為第一亞歐大陸橋,是指使用國際標準貨櫃,將貨物由遠東海運到俄羅斯東部港口,再經跨越歐亞大陸的西伯利亞鐵路運至波羅的海沿岸如愛沙尼亞的塔林或拉脫維亞的里加等港口,然後再採用鐵路、公路或海運運到歐洲各地的國際多式聯運的運輸線路。
西伯利亞大陸橋於 1971 年由原全蘇對外貿易運輸公司確立,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一條陸橋運輸線,它大大縮短了從日本、遠東、東南亞及大洋洲到歐洲的運輸距離,並因此而節省了運輸時間和成本。經路橋從荷蘭鹿特丹到蘇聯海參崴港或與此毗鄰的納霍特卡港,全長有13000公里,比經蘇伊士運河至鹿特丹的運程整整縮短了7300公里。

北美大陸橋

北美大陸橋是指利用北美的鐵路從遠東到歐洲的“海陸海”聯運,它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影響最大、服務範圍最廣的陸橋運輸線。該陸橋運輸包括美國大陸橋運輸和加拿大大陸橋運輸。
美國大陸橋有兩條線路:一是從美國西部太平洋的洛杉磯、西雅圖、舊金山等港口上橋,通過鐵路橫貫至美國東部大西洋的紐約、巴爾的摩等港口轉海運,鐵路全長3200公里;另一路徑是從美國西部太平洋港口上橋,通過鐵路至南部墨西哥灣的休斯敦、紐奧良等港口轉海運,鐵路全長為500~1000公里。北美大陸橋於1971年底由經營遠東/歐洲航線的船公司和鐵路承運人聯合開辦“海陸海”多式聯運線,後來美國的幾家班輪公司也投入運營。目前,主要有四個集團經營遠東經美國大陸橋至歐洲的國際多式聯運業務,這些集團均以經營人的身份,簽發多式聯運單證,對全程運輸負責。
加拿大大陸橋運輸線路:從日本海運至溫哥華或西雅圖港口後,換裝並利用加拿大鐵路橫跨北美大陸至蒙特婁,再換裝海運至歐洲各港。

新亞歐大陸橋

亞歐大陸橋(Eurasia Bridge)又稱第二亞歐大陸橋,東起我國的連雲港、日照港等港口,經津浦、京山、京滬、京廣、廣深、京九等線路進入隴海線,途經我國的阿拉山口國境站進入哈薩克斯坦,最終與中東地區的黑海、波羅的海、地中海以及大西洋沿岸的各港口相連線,實現了海—陸—海運輸的國際大通道。
新亞歐大陸橋為亞歐開展國際多式聯運提供了一條便捷的國際通道。遠東至西歐,經新亞歐大陸橋比經蘇伊士運河的全程海運航線縮短運距8000公里,比通過巴拿馬運河縮短運距11000公里。遠東至中亞、中近東,經新亞歐大陸橋比經西伯利亞大陸橋縮短運距2700~3300公里。該陸橋運輸線的開通將有助於緩解西伯利亞大陸橋運力緊張的狀況。
與西伯利亞大陸橋相比,新歐亞大陸橋的優勢明顯,陸上距離縮短3345公里,主要貨源地擴大到東亞、東南亞和中亞、西亞各國和地區。如何利用和發揮這個優勢為客戶提供更好的運輸服務,是我們面臨的共同課題。

國際輸油管道

世界輸油管道運輸網分布很不均勻,主要集中在北美和歐洲。美國和前蘇聯的管道運輸最為發達。1993年美國有運輸管道31.93萬公里,油品運輸量達9億多噸,周轉量達8299億噸公里,占國內貨物總周轉量的約20%。除美國和獨立國協國家外,加拿大、西歐、中東等國家和地區管道網也很發達。加拿大有輸油管道3.5萬公里,管道網把落基山脈東麓產油區(草原諸省)與消費區(中央諸省與太平洋沿岸)連線起來,並和美國的管道網連通。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