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國際熱點問題報告》經濟熱點當然備受關注。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國際金融危機引起了一系列的巨大影響,至今世界經濟的發展仍籠罩在危機的陰影之下,本報告選擇了三個熱點問題——世界經濟形勢、歐債危機和國際資本流動進行分析;新國際干預主義以及由此造成的地區局勢動盪引起了世界的關注,本報告選擇了伊朗核問題、歐洲的國際干預行為兩個問題進行分析;亞太地區的一些新變化無疑牽動了世界的神經,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本報告選擇了美國重返亞洲與中美關係,南海問題,跨太平洋夥伴協定,日本的大地震與福島核事故,還有俄羅斯大選,俄美關係諸多問題進行分析;其他熱點問題,比如美國的占領華爾街運動,拉美的貧困化與社會收入分配也值得關注,亦列為本報告的議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際熱點問題報告
- 作者:張蘊嶺
- 內容:經濟熱點
- 主要問題:南海問題,跨太平洋夥伴協定
作者簡介
目錄
一 全球經濟成長態勢
二 全球巨觀經濟形勢
三 全球不平衡狀況與債務危機
四 世界經濟展望
歐洲能否走出債務危機
一 歐洲債務危機的三個階段
二 債務危機與歐元區的治理
三 歐洲如何走出危機
四 對未來發展趨勢的判斷
金融危機、全球流動性與管理
一 如何測量全球流動性
二 全球流動性對金融穩定的影響
三 如何應對全球流動性風險
伊朗核問題的本質與力量博弈
一 伊朗核問題的歷史、現狀及癥結
二 伊朗核問題的實質及相關各方對核問題上的看法
三 解決伊核問題的路徑與博弈的空間
歐洲為何推動和參與新國際干預
一 歐洲新國際干預的實踐
二 歐洲新國際干預的動因分析
三 歐洲新國際干預的未來走向
美國戰略東移與中美關係
一 冷戰結束後的美國亞洲政策
二 歐巴馬政府戰略東移的背景
三 美國軍事“重返”亞洲
四 美國政治和經濟“重返”亞洲
五 美國“重返”亞洲與中美關係
2011年12月4日,俄羅斯第六屆國家杜馬選舉結果是:統一俄羅斯黨(簡稱統俄黨)獲得49.32%的選票,遠低於該黨原定65%的得票率的目標,喪失議會憲法多數席位,僅保持簡單多數席位(238席)。其他三個政黨的席位數都有所增加。其中俄羅斯聯邦共產黨(簡稱俄共)從上屆的57席增加到92席(得票率19.19%),繼續保持國家杜馬第二大黨和最大左翼反對黨的地位。在選舉之前不被看好的公正俄羅斯黨(公俄黨)獲得13.24%的選票(64席),俄羅斯自由民主黨(自民黨)得票率為11.67010(56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