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漢學譯叢(第3輯)》是2024年學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西平、張朝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際漢學譯叢(第3輯)
- 作者:張西平、張朝意
- 出版時間:2024年5月
- 出版社:學苑出版社
- ISBN:9787507769616
- 裝幀:平裝
《國際漢學譯叢(第3輯)》是2024年學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西平、張朝意。
《國際漢學譯叢(第3輯)》是2024年學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西平、張朝意。內容簡介《國際漢學譯叢》第3輯內容豐富,收錄了不同時代的著名學者的文章,如沙畹、雷慕沙、田仲一成等,他們的文章涉及不同領域,如建築、儒學、...
《國際漢學集刊(第3輯)》是2015年7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學超。內容簡介 國際漢學的研究對象,包括中國語言、文學、歷史、哲學、藝術、宗教等一切涉及中國思想文化的學問,它注重傳統的經典文本,更注重國際化的延伸和傳遞;它具有多元化、邊緣化和比較文化研究的性質,更需要超過國別文化研究的...
《國際漢學譯叢(第2輯)》是2023年學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西平。內容簡介 為了促進國內外漢學(中國學)研究者之間的學術交流和對話,北京外國語大學中華文化國際傳播研究院自2022年起每年定期出版《國際漢學譯叢》輯刊。《譯叢》主要刊發與海外漢學(中國學)相關的優秀的翻譯類文章。圖書目錄 西方早期漢學...
《國際漢學譯叢(第4輯)》是2024年學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張西平。內容簡介 《國際漢學譯叢》是《國際漢學》刊物的姊妹刊,來稿原本全部是投給《國際漢學》雜誌的稿件。國際漢學類的譯文一直是國際漢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較高學術價值。《國際漢學譯叢》第4輯收錄作品包括:《天子之孝》《論近世...
《中國文獻史/國際漢學經典譯叢》是2014年大象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是瓦西里·帕夫洛維奇·瓦西里耶夫。內容簡介 《中國文獻史》是俄國漢學家瓦西里·帕夫洛維奇·瓦西里耶夫寫的一部中國文獻介紹類的漢學讀物。在當時的背景下,把中國文獻介紹給俄國,是件很有意義的事情。本書按照專題,把中國文獻分為儒家文獻(其中...
劉東,浙江大學敦和講席教授、中西書院院長。治學方向除中國哲學外,還旁涉美學、比較文學、國際漢學、政治哲學、高等教育、藝術社會學等領域。著有《西方的醜學》《我們共通的理性》《思想的浮冰》等,創辦並主持“社會思想叢書”“大學之思叢書”“海外中國研究叢書”“人文與社會譯叢”等叢書及《中國學術》學刊...
劉東現任北京大學比較文學與比較文化研究所的教授和博士生導師,其教學和指導方向為“比較美學”與“國際漢學”,他著有《西方的醜學》(1986)、《浮世繪》(1996)、《劉東自選集》(1997)、《理論與心智》(2001)等,主編有《中華文明》(1994),並譯有《馬克斯·韋伯》(1987)、《維根斯坦哲學導論》...
生於威尼斯,義大利拿波里大學東方學博士。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外國專家,曾為加州伯克利大學“阿扎佩傑出專家”,紐約大學訪問學者,威尼斯大學東方系講師、助教等。考古學家,壁畫學家,漢學家。在國際絲路考古領域,參加過義大利考古隊在布哈拉綠洲的七處壁畫遺址發掘、義大利-伊朗聯合考古隊在塔克-伊-布斯坦摩崖遺址發掘...
譯學評論”“青年論壇”“學術動態”“新書評介”等欄目,旨在從不同角度對比較文學及其相關理論進行探索與爭鳴;拓展比較文學的理論範疇,對不同文化的文學現象(思潮流派、作家作品、文類風格等)進行深入、有意義的比較;譯介國外有關比較文學的研究成果;展現青年學者、碩、博研究生的比較文學研究優秀成果;報導國際...
十篇書評對應的書籍多為近年新作,涉及生態問題、歷史上的國際關係、漢學研究等領域,篇幅精幹,內容豐富。作者簡介 劉東教授,著名學者,現任浙江大學中西書院院長、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特聘教授。早年師從思想家李澤厚,學術上以國學、美學、哲學、比較文學等為主攻方向,先後於浙大、南大、中國社科院、北大、清華等校...
- 明清之際經澳門進入中國內地西洋畫家勾沉,中山大學出版社《藝術史研究》第3輯 2002年(3萬)- 明清之際方濟各會在中國的傳教,載《明末清國中西文化交流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集》2003年9月 (2.5萬)- 清朝前期天主教在中國社會的發展及興衰,載《國際漢學》第9期 2003年9月 (4.0萬)- 康熙後期陳?
56.兩漢魏晉南北朝正史西域傳的里數,《文史》第47輯, 1999年,頁31-48;第48輯,1999年,頁129-141 57.讀蔡鴻生著《唐代九姓胡與突厥文化》,《書品》1999年第4期,頁29-34 58.關於甘英西使,《國際漢學》第3輯,大象出版社,1999年,頁257-263 59.犬方、鬼方、方與獫狁、匈奴同源說,《歐亞學刊》...
*《艾約瑟編譯的歐洲史與晚清史學敘事結構的轉變》,載張西平主編《國際漢學》第十六輯,大象出版社2007年12月。*《清末民初上海群益書社與〈納氏文法〉的譯刊及其影響》,載復旦大學歷史系、復旦大學中外現代化進程研究中心編《近代中國研究集刊(3)中國現代學科的形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8月。*《西餐引入與...
2005年,教學課題《〈國際漢學〉雙語本科課程教學改革的研究與實踐》,校優秀教學成果,二等獎。出版圖書 學術成果 ①個人專著、個人編著或主編著作 王秀麗等著:《元代的一百個老百姓》,中國文史出版社,2009年。王秀麗著:《文明的吸納與歷史的延續:元代東南地區商業研究》,澳亞周刊出版有限公司,2005年。方駿、...
“阮元研究及其國際化的新進展”,《清代文學研究集刊》第2輯(2010年)。“遊牧社會視角下的滿蒙歷史:清代族群問題再思考”,《北京大學研究生學志》2010年第3期。“民族國家觀念的中國式闡釋與中國主體性建構”,《國際社會科學雜誌》(中文版)第27卷第1期(2010年)。該文被人大報刊複印資料《政治學》2011年...
做這部片子的時候,我的腦子裡老想起一個詞——國際主義。這些漢學家也好、中國學家也好,最初的出發點,往往都是出於興趣,都超越了眼前的功利。當然,他們的學問,無疑豐富了他們母國當下的知識體系,但如果放到一個更長久的歷史時期去考量,這對中國文化也是一個極大的反哺,尤其是走到今天,他們的研究成果,更...
4.《節日:社會的透鏡——〈中國中世紀的鬼節〉評介》,《國際漢學》第六輯,頁508-516 3.《讀汪桂海著〈漢代官文書制度〉》,《中國史研究動態》2000年第8期,頁27-29 2.《誤譯叢生的一部書——〈佛教征服中國〉中譯本瑣議》,《中華讀書報》1998年8月19日,第11版 1.《一部成功的中國史學史教材——...
1975—1993年,他與荷蘭大學漢學院前任院長許理和(Erich Ziircher)教授共同主編創刊於1890年的國際漢學雜誌《通報》。1995年1月,應邀參加在海南省召開的國際漢學會議,並向大會提交了論文《二戰以來法蘭西學院的中國學研究》(刊登在《中國史研究動態》,1995年3期,嚴武譯)。2018年3月3日,謝和耐在法國...
2. 《南漢考釋——兼說劉氏先祖血統問題》,《漢學研究》第二十六卷第二期,2008年六月出版。3. 《突厥的墓上祭祀》,《傳統中國研究集刊》編委會編《傳統中國研究集刊》第四輯,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36-59頁。2007年 1. 《中古時代絲綢之路貿易中的貨幣問題——“絲綢之路古國錢幣暨絲路文化國際學術研討...
全球視野下的漢語在外教學,《海外華文教育》,2016年第3期。英國漢學中的漢語詞類觀——以《漢語手冊》與《語言自邇集》為中心,《國際漢學》,2016年09月 The significance of Early English Version Sinological Periodicals in the Overseas Transmission of Chinese Languag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ducation...
馬如丹,《,從用典到隱喻:意義之自由度》,載《法國漢學》第四期,1999、12,中華書局 柯孟德,《中國:在神話與遊記之間——西方人看中國三例》,載《國際漢學》第四輯,1999,大象出版社 5、教材:《形象學》,載陳惇等主編,《比較文學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形象學》(與李華川合著),載劉...
劉東師從思想家李澤厚,曾先後任教於浙大、南大、中國社科院、北大、清華,講學足跡遍及亞美歐澳各洲;除國學領域外,所治學科依次為美學、比較文學、國際漢學、政治哲學、教育學,晚近又進入藝術社會學;發表過著譯作品十七種;迄今創辦並主持了“海外中國研究叢書”“人文與社會譯叢”等叢書及《中國學術》雜誌。人...
166、中日現代楚辭研究比較 內蒙《職大學報》2010年第3期 167、探尋古詩魅力之源 《漢學研究》第13集,學苑出版社,2011年 168、論古詩闡釋與語際批評家 《古代文學理論研究》第32輯,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 169、美籍華裔學者蔡宗齊的中西詩學研究 《國際漢學研究通訊》第3輯,北大出版社,2011年...
〈格套、榜題、文獻與畫象解釋──以失傳的「七女為父報仇」漢畫故事為例〉,收入氏編,《中世紀以前的地域文化、宗教與藝術──第三屆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歷史組》(台北: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2002),頁183-234。〈從古代天下觀看秦漢長城的象徵意義〉,《燕京學報》新13 (2002):15-64。〈行役...
《唐都管七個國六瓣銀盒考》,《唐研究》第3輯,1997年 《唐梨園新考》,《西北大學史學叢刊》第1集,三秦出版社,1998年 《從民族關係看魏晉南北朝隋唐的歷史特徵和地位》,韓國《歷史學報》第38輯,1998年漢城 《五代至宋陝北的党項及宋夏在陝北的爭戰》,載《首屆西夏學國際會議論文集》,寧夏人民出版社...
無疑,王靜如的《西夏研究》當年是領先國際西夏學界的重頭產品,是世界漢學和中國學研究的重大成就。1936年,《西夏研究》獲得了國際漢學最高成就獎——儒蓮獎,王靜如成為獲得這個獎項的第一位中國學者,取得了他的老師們都未曾獲得過的世界性的學術殊榮。1936年回國至1949年任中央研究院史學研究所研究員和中法...
[美]孟德衛(D.E.Mungello)著,吳莉葦譯:《中國禮儀之爭研究概述》(AnIntroductiontoTheChineseRitesControversy),刊任繼愈主編:《國際漢學》第五輯,大象出版社2000年6月,頁203-216。[日]黎德機(KurtW.Radtke)著,吳莉葦譯:《全球化以外──20世紀中國的個人和社會》(BeyondGlobalisation.Theindividualand...
53. 《陳垣與國際漢學界——以與伯希和的交往為中心》,《勵耘學術承習錄》,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0年。54. 《陳寅恪與中國近代史研究》,《陳寅恪與20世紀中國學術》,淅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55. 《陳寅恪與中國近代史研究》,《中華文史論叢》第62輯,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56. 《紀念陳寅恪教授...
23. “‘心理距離’研究綱要”,《學人》第15輯,江蘇文藝出版社2000年版。24. “世紀之交的中國文藝學”,《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02年第1期。25. “20世紀西方美學主潮”,《海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2年第3期。26. “論文學藝術評價的文化性與國際性”,《文學評論》2002年第2期。《主義與學術:馬克思...
1、《奇書萬卷皆搜取 獨存鄭君之魯論》,《漢學研究》2016秋冬卷,2016年11月。2、《從經學向文學——一個中國文學研究者的闡釋》,《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集刊》第15輯,[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6年8月。3、《江戶時代以來在日本的傳播》,《國際漢學》總第7期,2016年6月。4、《圍繞〈鄭玄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