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大獎小說:蒂莉阿姨的魔法箱

國際大獎小說:蒂莉阿姨的魔法箱

基本介紹

  • 書名:國際大獎小說:蒂莉阿姨的魔法箱
  • 作者:彼得·赫爾德林
  • 出版社:新蕾出版社
  • 頁數:139頁
  • 開本:32
  • 外文名:Tante Tilli macht Theater
  • 譯者:王泰智
  • 出版日期:2011年4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530750607, 9787530750605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媒體推薦,圖書目錄,文摘,序言,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蒂莉阿姨有個神奇的“魔法箱”,她總能用它把自己裝扮成巫婆或是美麗高貴的神秘女郎。大衛的同學和老師都非常欣賞蒂莉阿姨的表演,而且大家基至有些嫉妒他能有這樣一位可愛的阿姨。一次意外使大衛受傷住院,蒂莉阿姨每天都帶著“魔法箱”到醫院照顧他,還冒充大衛的父親寫信鼓勵和安慰他……彼德·赫爾德林的這本《蒂莉阿姨的魔法箱》描寫細膩生動,它不但能帶給孩子幸福,同時也能夠指導家長如何教育孩子、如何貼近孩子的心靈。

作者簡介

作者:(奧)彼得·赫爾德林 譯者:王泰智、沈惠珠

媒體推薦

本書描寫細膩生動,讓人讀過之後都會羨慕大衛能有這樣一位“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好阿姨。
——《亞馬遜網站》
本書不但能帶給孩子幸福,而且還能指導家長如何教育孩子、如何貼近孩子的心靈。
——《柯庫斯書評》

圖書目錄

第一章 蒂莉阿姨不是真正的阿姨
第二章 一篇作文引起的麻煩
第三章 蒂莉阿姨登場演出
第四章 一次可怕的遭遇
第五章 美麗的女歌手
第六章 紅燈時一切都變得昏暗了
第七章 一封比電報還快的信
第八章 葆拉的探望
第九章 拿破崙是個小個子
第十章 護理員內波穆克
第十一章 石膏終於拆除了
第十二章 陷入困境
第十三章 為蒂莉阿姨申訴
第十四章 父親的第一封信

文摘

蒂莉阿姨不是真正的阿姨
其實,準確地說,蒂莉阿姨並不是真正的阿姨,也不願意別人叫她阿姨,但母親卻堅持讓這么叫。蒂莉阿姨只能是阿姨,而不能是別的什麼。至少對大衛是這樣,儘管蒂莉真的不是他的阿姨。
母親在這種事情上特別固執。她不許大衛管她叫媽媽或者媽咪或者阿媽或者伊爾莎,儘管所有這些稱呼都是正確的。有一次,他只是出於高興叫了母親一聲媽咪,她就立即跳了起來,並警告他說,如果他再這么叫的話,她就會因生氣而鐵青個臉,而且永遠那樣下去。大衛當然不想有一個鐵青著臉的母親。
蒂莉阿姨也是因為大衛才搬到他家來的,但他已經完全不記得了。因為這一切都是在他嬰兒時代發生的事情。父親在國外主持一項大型工程項目,要在南美修建一座水壩,每半年才能回家一次,而且只能住三周。等他走了以後,母親就會說,現在該輪到她休假了。
大衛出生後不久,父親又走了。母親忙得幾乎到了四腳朝天的地步。她必須為歌劇院新一輪演出縫製服裝,還要照顧尚在襁褓中的大衛。母親為此問過很多人,但她們都沒有時間,或者都表示沒有時間。就在這個緊急時刻,母親想起了她過去認識的一個筆友:蒂莉阿姨。其實她完整的姓名是奧戴莉·韋威爾卡。
母親的母親,也就是外婆,1945年時,和還是“純情少女”的蒂莉,從捷克的布魯諾被趕了出來。那時外婆和蒂莉阿姨在一起共患難過一段時間。她們一起生活、學習和唱歌。
外婆死後,母親仍然和蒂莉阿姨保持了一段通信聯繫。現在,她求蒂莉阿姨至少暫時到法蘭克福來住一段時間。開始時,蒂莉阿姨還有些不樂意:“植物要是老了,就不能隨隨便便移植花盆了!”但後來她還是答應了。算起來,這都是十二年前的事情了。
現在,蒂莉阿姨不再埋怨了。“老植物”在新花盆裡感覺良好。她住在走廊盡頭的一個大房間裡,她覺得,房間裡最重要的東西就是床和鋼琴。她躺在床上唱歌,但在鋼琴旁卻不唱。她說,一邊彈鋼琴一邊唱歌,這會使約翰內斯,就是她的那隻虎皮鸚鵡受不了的。這些年來,這隻鸚鵡的音樂素養提高得很快,只要你唱錯一個音,它就會唧唧地叫起來。
蒂莉阿姨在房間的四扇窗子上都掛了特別漂亮的窗簾。看上去,它們就像舞台上的幕布,拉開和關閉時,還發出沙沙的響聲。
蒂莉阿姨老是不斷變換自己的形象。有一次來吃早飯時,她變成了一個特別年輕的小姑娘,染紅的頭髮,超短的裙子。她還特別讓母親和大衛注意她的大腿:“你們看這兒!有這兩條腿,我可以參加任何一場時裝表演。”有時她又扮成流浪女,拖到腳腕子的深色長裙,滿臉的皺紋,一縷灰發垂在額頭上。
母親不喜歡這種把戲。“你知道嗎,蒂莉,你這個滑稽的樣子我無法接受。”
可這卻絲毫不能影響蒂莉阿姨的興致:“你們倆所做的一切,如果我都能接受,那我早就把我的寬容之心吃掉了。”
裝扮成另外一個樣子,這對蒂莉阿姨是一種享受。完全進入角色以後,她會興奮地稱自己是個狂人。
她唱歌的場所早已不在舞台上,而是在舞台的側下方,那個叫提詞暗室的小屋裡面。那是用來為忘記台詞的男女演員做提示的。
母親知道,蒂莉阿姨當提詞員不僅備受讚賞,而且聲名遠播。
蒂莉阿姨是個有爭議的人物,但這正是她所希望的。父親逃到遙遠的地方去,她也並不是完全沒有責任的。這個想法,有時也在大衛的腦子裡閃過。但他永遠也不會說出去,否則,蒂莉阿姨會大發雷霆的。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父親一回到家,老是和蒂莉阿姨發生爭執。父親嘆氣說,她就是騷亂的化身。在客廳里,父親感覺很不舒服,因為她在牆壁上貼滿了戲劇招貼畫和印有男女歌星的可怕圖片。而大衛卻覺得這個“舞台裝飾”很不錯。
今天好像有什麼不大對頭。“你母親在房間裡跑來跑去,就像一隻快要進湯鍋的母雞。”蒂莉阿姨說。
剛剛放學回來的大衛,思想還停留在學校里,但覺得蒂莉阿姨這種比喻實在是太粗俗了。
大衛知道,蒂莉阿姨這幾天在劇院沒事幹。她一輕鬆下來,總是顯得有些百無聊賴。她穿著一件銀光閃閃的晨袍,縮在廚房的椅子上。晨袍太大了,罩在身上,就像是一頂小帳篷。她的臉用面膜塗了一個白色的“面具”,露在外面的兩隻眼睛閃著綠色的光芒。她把頭髮梳成了一個髮髻,就像是帽子上的絨球。
母親站在灶旁燒午飯,向蒂莉阿姨拋過來一個疑惑的目光,或者是試探的目光。大衛一邊在餐桌上擺放餐具,一邊暗暗地觀察著。然後他坐下來,等著母親把鍋從灶台拿下來放到餐桌上,好給大家的盤子裡分蔬菜和土豆。
蒂莉阿姨把盤中的一塊肉推向一邊。“今天是我的素食日。”她嘟囔著。
母親坐直了身體,把刀叉放在盤子旁邊,嘴裡咀嚼著,儘管她什麼都沒有吃。然後,她終於把心裡的話說了出來:“我必須請你們倆單獨生活兩個禮拜。”
“什麼?”大衛驚訝地問。
“原來如此。”蒂莉阿姨說。
“對。”母親點頭道。
“為什麼?”蒂莉阿姨問。
大衛不知說什麼好,所以也重複這個問題:“為什麼?”
蒂莉阿姨尖刻地說:“難道你是我的回聲?”
“我要和劇院一起去巴黎巡迴演出。”母親輕聲說,似乎有些擔憂。
“那我呢?”蒂莉阿姨不滿地問,似乎要消失在她的銀色帳篷里。“難道讓我把休閒的日子浪費在這孩子身上?”
大衛眼睛盯著盤子裡的蔬菜說:“你太卑鄙了,蒂莉阿姨。”P1-7

序言

一輩子的書
親近文學
一個希望優秀的人,是應該親近文學的。親近文學的方式當然就是閱讀。閱讀那些經典和傑作,在故事和語言間得到和世俗不一樣的氣息,優雅的心情和感覺在這同時也就滋生出來;還有很多的智慧和見解,是你在受教育的課堂上和別的書里難以如此生動和有趣地看見的。慢慢地,慢慢地,這閱讀就使你有了格調,有了不平庸的眼睛。其實誰不知道,十有八九你是不可能成為一個文學家的,而是當了電腦工程師、建築設計師……可是親近文學怎么就是為了要成為文學家,成為一個寫小說的人呢?文學是撫摸所有人的靈魂的,如果真有一種叫作“靈魂”的東西的話。文學是這樣的一盞燈,只要你親近過它,那么不管你是在怎樣的境遇里,每天從事怎樣的職業和怎樣地操持,是設計房子還是打制家具,它都會無聲無息地照亮你,使你可能為一個城市、一個家庭的房間又添置了經典,添置了可以供世代的人去欣賞和享受的關,而不是才過了幾年,人們已經在說,哎喲,好難看嘔!
誰會不想要這樣的一盞燈呢?
閱讀優秀
文學是很豐富的,各種各樣。但是它又的確分成優秀和平庸。我們哪怕可以活上三百歲,有很充裕的時間,還是有理由只閱讀優秀的,而拒絕平庸的。所以一代一代年長的人總是勸說年輕的人:“閱讀經典!”這是他們的前人告訴他們的,他們也有了深切的體會,所以再來告訴他們的後代。
這是人類的生命關懷。
美國詩人惠特曼有一首詩:《有一個孩子向前走去》。詩里說:
有一個孩子每天向前走去,
他看見最初的東西,他就變成那東西,
那東西就變成了他的一部分……
如果是早開的紫丁香,那么它會變成這個孩子的一部分;如果是雜亂的野草,那么它也會變成這個孩子的一部分。
我們都想看見一個孩子一步步地走進經典里去,走進優秀。
優秀和經典的書,不是只有那些很久年代以前的才是,只是安徒生,只是托爾斯泰,只是魯迅;當代也有不少。只不過是我們不知道,所以沒有告訴你;你的父母不知道,所以沒有告訴你;你的老師可能也不知道,所以也沒有告訴你。我們都已經看見了這種“不知道”所造成的閱讀的稀少了。我們很焦急,所以我們總是非常熱心地對你們說,它們在哪裡,是什麼書名,在哪兒可以買到。我就好想為你們開一張大書單,可以供你們去尋找、得到。像英國作家斯蒂文生寫的那個李利一樣,每天快要天黑的時候,他就拿著提燈和梯子走過來,在每一家的門口,把街燈點亮。我們也想當一個點燈的人,讓你們在光亮中可以看見,看見那一本本被奇特地寫出來的書,夜晚夢見裡面的故事,白天的時候也必然想起和流連。一個孩子一天天地向前走去,長大了,很有知識,很有技能,還善良和有詩意,語言斯文……
同樣是長大,那會多么不一樣!
自己的書
優秀的文學書,也有不同。有很多是寫給成年人的,也有專門寫給孩子和青少年的。專門為孩子和青少年寫文學書,不是從古就有的,而是歷史不長。可是已經寫出來的足以稱得上琳琅和燦爛了。它可以算作是這二三百年來我們的文學裡最值得炫耀的事情之一,幾乎任何一本統計世紀文學成就的大書里都不會忘記寫上這一筆,而且寫上一個個具體的燦爛書名。 它們是我們自己的書。合乎年紀,合乎趣味,快活地笑或是嚴肅地思考,都是立在敬重我們生命的角度,不假冒天真,也不故意深刻。
它們是長大的人一生忘記不了的書,長大以後,他們才知道,原來這樣的書,這些書里的故事和美妙,在長大之後讀的文學書里再難遇見,可是因為他們讀過了,所以沒有遺憾。他們會這樣勸說:“讀一讀吧,要不會遺感的。”
我們不要像安徒生寫的那棵小樅樹,老急著長大,老以為自己已經長大,不理睬照射它的那么溫暖的太陽光和充分的新鮮空氣,連飛翔過去的小鳥,和早晨與晚間飄過去的紅雲也一點兒都不感興趣,老想著我長大了,我長大了。
“請你跟我們一道享受你的生活吧!”太陽光說。
“請你在自由中享受你新鮮的青春吧!”空氣說。
“請你盡情地閱讀屬於你的年齡的文學書吧!”梅子涵說。
現在的這些“國際大獎小說”就是這樣的書。
它們真是非常好,讀完了,放進你自己的書架,你永遠也不會抽離的。
很多年後,你當父親、母親了,你會對兒子、女兒說:“讀一讀它們,我的孩子!”
你還會當爺爺、奶奶、外公和外婆,你會對孫輩們說:“讀一讀它們吧,我都珍藏了一輩子了!”
一輩子的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