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第七中學

國立第七中學

國立第七中學是指1938~1949年間存在的一所中學,原址位於漢中市洋縣,國立七中建校12年間,共有6任校長,先後建制初、高中部、職業班和師範部,設教學班86個,學生除山西籍的之外,還有分布全國21個省市和洋縣本地的學生共3500多人,培養造就了大批具有中等文化知識,品學兼優的後學人才,他們或就業,或進入大學深造,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為振興中華作出了巨大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立第七中學
  • 原址:漢中市洋縣
  • 本地學生:3500多人
  • 成就:培養了大批具有中等文化知識人才
簡介,歷史沿革,歷史意義,

簡介

國立第七中學是指1938~1949年間存在的一所中學,原址位於漢中市洋縣
國立七中洋縣本部五雲宮(已毀)國立七中洋縣本部五雲宮(已毀)

歷史沿革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日寇長驅直入,北平、河北、山東、山西相繼淪陷,大批難民和中學愛國師生湧入西安。次年,在山西各界人士爭取下,國民政府批准成立國立山西中學招收大批山西流亡學生,覓址洋縣五雲宮、智果寺、良馬寺棲身辦學。同年6月,經過編班、分組,師生共千餘人分三批跋山涉水向目的地進發。先是乘火車到寶雞,然後,徒步翻越秦嶺,途經鳳縣、雙石鋪、留壩褒城到達漢中
校本部設在五雲宮,這裡是全校的核心所在,修葺工程尚未完工,同學們臨時居住在城內的鼓樓和城隍廟內。如今早已被毀的五雲宮原是一座道教宮觀,位於洋縣城內東南隅,座東向西,與南門附近的唐塔相望。但它始建於何時,已不可考。設校之前,這裡殘破不堪,既無圍牆,又無殿堂,僅在中軸線上留下一個戲台,距戲台東面四、五十米外有一座三層樓閣建築在一米多高的台基上,二者之間的甬道上有幾棵枝葉稀疏的古柏,中軸線兩側還有零零星星幾間廂房。由於年久失修,所有建築門窗俱無。當校本部選定此處後,聘請工匠,就地取材,房頂用茅草鋪成,僅用3個月時間就修造出了一排排整齊的土木結構明亮的校舍。校本部設有高中3個年級6個班。
國立七中一分校原智果寺大門(已毀)國立七中一分校原智果寺大門(已毀)
學校一分校設在距縣城30里的智果寺。智果寺是始建於唐儀鳳年間(676—679)陝南著名的佛教勝地,此處為國中部一年級所在地,後來曾增設過師範部和高中部。寺內的殿堂、房舍大部分被用作教室和學生宿舍,寺外西南、東北方向的三座祠堂也都臨時借作教室。
二分校在縣城西40里龐家店村外一座由洛陽白馬寺僧人慧能建於元代中統二年(1261)的古剎良馬寺。良馬寺內住著國中二、三年級,最多時有8個班400餘人。
1939年5月,按戰區國立中學排序要求,國立山西中學更名為“國立第七中學”。
當時,淪陷區的師生員工懷著滿腔仇恨和萬般傷痛流落到後方,學生幸得重返課堂學習知識,生活也基本有了依靠,一伙食費是國家供給,課本是學校購買以班組為單位借用、歸還。因而,在十分艱苦的條件下,師生們都能體念國難,甘守清貧,廉潔自奉,團結互助,扶危濟困。老師們傾全力做好授課和輔導,學生們則多能專心學習積澱智慧型。除了文化課,學校還十分注重德育工作。年長的老師常以往古聖賢哲,以及中山先生愛國救民的遺訓,孜孜不倦地教導學生做人、做事。
在每星期一清晨早操後,校本部及一、二分校全體學生都要分別在各自住地參加“總理紀念周”活動,由校領導引領學生宣讀一遍“總理遺囑”,訓誡學生要剛正不阿、勿忘國恥、發奮圖強、興國富民,教育學生要好學、儉樸,以誠信為本、明辨是非,養成貧賤不移、威武不屈的治學志向。於是,晨起誦讀,汽燈下自習,桐油燈下研討,穿多次補過的衣褲、鞋襪,赤腳打球、賽跑等等就成了學校每日真實的寫照。桌凳多是舊物,有的以磚砌腿,有的以木板為桌面製成簡易書桌。生活上,師生們都能崇尚節儉,以整潔適用為榮。在全校師生較長期地共同努力下,逐步形成了“愛國抗日、追求進步,勤奮學習、艱苦奮鬥,友愛互助、患難與共”的七中校風。第三任校長楊德榮先生所作的《國立七中校歌》更是把校風的內涵提煉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歌云:“天降大任,勞苦先經,懿於七中,志士群英。鑽研於秦嶺漢水之間,闊懷於陝甘川楚之邊。勿忘祖宗奇恥,時念民族顛漣。遵循禮義廉恥的寶訓,實踐誠明仁行的道傳。激勵奮發,秋實春花,互助共勉,效力國家,復興我五千年燦爛的中華!”
1947年,“七中 ‘三·二九’事件”(原重慶《新華日報》曾作報導)的發生,致使校本部五雲宮部分校舍被縱火焚燒,校本部被迫於同年5月遷往漢中十八里舖楊家庵辦學。直至1949年,與在城固縣的國立一中(以河北學生為主)和國立二十二中(以山東學生為主)合併為漢中臨時中學。

歷史意義

國立七中建校12年間,共有6任校長,先後建制初、高中部、職業班和師範部,設教學班86個,學生除山西籍的之外,還有分布全國21個省市和洋縣本地的學生共3500多人,培養造就了大批具有中等文化知識,品學兼優的後學人才,他們或就業,或進入大學深造,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為振興中華作出了巨大貢獻。
1991年編《國立第七中學校友錄1938-1949》1991年編《國立第七中學校友錄1938-1949》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