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二戰後,各國競相發展性能更加先進的火箭炮,特別是蘇聯於20世紀50年代研製出BM一24履帶式自行火箭炮,為火箭炮披上了“堅甲”、裝上了“鐵腿”,使其能夠更有效地伴隨坦克戰鬥。進入20世紀60年代後,隨著我軍軍事鬥爭準備任務的重大轉變,快速、及時地封閉入侵之敵的“核突破口”,粉碎敵軍集群坦克的大縱深突擊,成為全軍裝甲兵部隊戰備工作的首要任務。火箭炮不僅能以猛烈和突然的火力有效壓制暴露的有生力量和各種工事,而且也是對付敵集群坦克的“殺手鐧”——用從天而降的碎甲彈專打敵坦克“天靈蓋”、毀傷敵坦克,以短促和密集的彈幕對敵坦克構成強大的震撼,有效遲滯其行動,為我坦克和其他反坦克武器發揮威力創造有利條件。然而,當時裝甲兵部隊裝備的輪式火箭炮,機動能力弱,防護性能差,難以有效伴隨坦克作戰。為滿足軍事鬥爭準備的需要,1970年2月,我國決定研製履帶式自行火箭炮,從此,一場打造中華第一代鐵甲“喀秋莎”的會戰,緊張而又秘密地開始了。
發展歷程
(一)“十年磨一劍”,可謂精工細作、精益求精
1970年3月,我國第一代履帶式自行 火箭炮的研製工作全面展開。當時,我國已經研製出以國產躍進汽車為底盤的130毫米輪式自行火箭炮,積累了火箭炮的研發經驗,但研製履帶式裝甲自行火箭炮,對我國兵工科技工作者來說,還是一個充滿挑戰和艱辛的新領域。但是,他們不畏艱險,迎難而上,在深入研究軍事需求、全面跟蹤國外履帶式自行火箭炮發展動態的基礎上,自主創新,經過反覆論證,很快就提交了兩套總體論證方案。
第一方案是將國產19管130毫米火箭炮安裝在63式履帶式裝甲輸送車,本刊曾於2005年第10期予以介紹)上,火箭炮的定向器採用機械式的升降裝置,射擊時由人工升起來,射擊完畢後再搖下去。第二方案是將國產23管130毫米火箭炮安裝在63式改進型裝甲輸送車,本刊也曾在2005年第11期介紹)上,火箭炮的定向器則採用先進的液壓升降裝置。同時,科研人員以這兩個方案為藍圖,分別用63式裝甲車改裝出2輛自行火箭炮的樣車。
1970年6月,軍方組織有關部門的領導和專家,對兩種方案的樣車進行綜合戰術技術性能的考察,並觀看了2輛樣車進行的行駛試驗和射擊試驗演示。演示結束後,專家們認為,兩套方案各具特色:機械式升降裝置方案所選用的火箭炮體積小、輕便靈活,更適合於安裝在裝甲車底盤上;液壓式升降裝置方案所選用的底盤性能好、升降裝置技術先進、升降速度快。根據專家的考察意見,軍方決定選用液壓式升降裝置的總體設計方案,同時,吸收機械式升降裝置方案中武器站的選配構想。同年9月,科研人員以第一方案為基礎修改設計後,又改裝出第3輛自行火箭炮樣車。該樣車採用了63式改進型裝甲車底盤和液壓式升降裝置,安裝了19管130毫米火箭炮。新樣車試製出來後,科研人員又對其進行了帶彈行駛試驗和必要的射擊補充試驗,取得了較好的試驗效果,自行火箭炮的各項指標基本上滿足了軍方提出的戰技指標要求。
同年10月9日,軍委裝甲兵同意該型自行火箭炮設計定型,並批准轉入小批量試生產。11月14日,國務院常規兵器工業領導小組也以批文形式,正式批准1 30毫米履帶式自行火箭炮設計定型,同時要求在小批量生產中,對該型自行火箭炮在試製和試驗中存在的問題儘快加以解決。
按照批准設計定型的樣車圖紙,科研人員改裝出了一批130毫米自行火箭炮,並於1971年3月交付坦克部隊試用。部隊接裝後經過一段時間試用,發現該型自行火箭炮存在一些問題。國務院常規兵器工業領導小組對部隊提出的意見高度重視,向有關參研單位下達了“修改設計,逐項攻關,重新研製,並進行嚴格試驗,再重新定型”的指示。在軍委裝甲兵的直接協助下,從1971年10月開始,科研人員經過7個月的科研攻關、試製,於1972年4月又改裝出1輛第二輪樣車,並交給坦克部隊試用。部隊試用後,對改進後的自行火箭炮的戰技性能表示滿意。1972年10月至12月,該樣車進行了設計定型試驗,但由於行軍固定器工作不可靠,定型試驗未能通過。
面對新的難題,科研人員毫不氣餒。1973年6月至10月,他們繼續攻關,再次修改設計,並改裝出第三輪樣車。同年12月至1974年3月,樣車通過了嚴格的補充定型試驗,具備了設計定型的條件。
1977年10月5日,軍委裝甲兵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批准該型自行火箭炮設計定型,並命名為70式130毫米自行火箭炮,產品代號為WZ303。從1979年開始,該型自行火箭炮轉入批量生產,並正式裝備我軍裝甲兵部隊。該型自行火箭炮與同期裝備部隊的70—1式122毫米履帶式自行榴彈炮一道,構成了“鐵甲騎兵”的機動火力突擊體系,大大提高了裝甲兵部隊的機動作戰能力。
(二)清秀靈巧的裝甲底盤配上可自動升降的武器站,在裝甲車輛中可謂“獨樹一幟”
與70一l式122毫米自行榴彈炮一樣,70式130毫米自行火箭炮(以下簡稱130火),也選用了裝甲兵大量裝備、性能可靠、價廉物美的63式裝甲車作為武器平台,武器站則選用了性能可靠的國產19管130毫米火箭炮(H212)。這種平台和武器的搭配方式,在國產裝甲車輛中尚屬首例,在國外也很少見。130火的外形特徵十分明顯,與原型裝甲車相比,在結構上主要有以下特點:
一是19管火箭炮穩居裝甲車的中央。130火的武器系統由H212火箭炮、液壓升降裝置和火箭彈等組成。H212火箭炮為當時我軍師團一級部隊的主力壓制火炮,具有射程遠、威力大、精度較高、可靠性好等顯著特點,將該型火箭炮直接搬上裝甲車,縮短了研製周期,降低了研製費用。該型火箭炮由定向器、迴轉盤、高低機、方向機、行軍固定器、瞄準裝置、調平裝置和發火系統等組成。為適應裝車需要,該炮的部分結構做了些改動:改進了原炮的行軍固定器(固定器的用途與152毫米自行榴彈炮相同)、拉桿機構和防護蓋;改變了瞄準具的安裝位置,重新布置了高低機和方向機手輪;在底盤車體上設定了水準儀安裝座,同時取消了迴轉體上的水準座。該炮的操瞄系統與原炮相同,高低機和方向機均為手動操縱;瞄準裝置為58式周視瞄準鏡、58式標定器和2套電發光照明具。
二是升降式的武器站,高打(射擊)低走(行軍)很理想。許多讀者都知道,由於火箭炮採用的是無後坐的發射原理,因此,射擊時尾噴火相當大。為有效避免火箭彈尾噴火對裝甲車體的燒蝕,就要儘可能使火箭炮的定向管(火箭炮的發射管只對火箭彈起導向作用,所以叫定向管;而一般榴彈炮的身管不僅要給彈丸定向,還要給它賦予初速,是真正意義上的炮管)遠離車體,辦法只有一個,就是讓它“高高在上”,於是,兵器專家們就為自行火箭炮設計了一個液壓式自動升降裝置。該裝置的作用有兩個:第一是將火箭炮與裝甲底盤連線成一體;第二是實現火箭炮的自動升降,射擊時液壓升降裝置將火箭炮定向器升起500毫米,既便於裝彈,也使定向管的後部抬高,行軍機動時將其降下。液壓升降裝置包括直流電機、減速箱、齒輪油泵和手動換向閥、直控平衡閥、中壓溢流閥、電磁閥、等量油壓閥及油缸、濾油器等。液壓系統工作壓力為3兆帕,流量為25升/分鐘,油箱容量為40升。該裝置全部自動化操作,升降速度快,動作準確——火箭炮升起到位時間僅需30秒鐘,降下來轉為行軍狀態時間約2分鐘。
三是攜彈、帶彈分“兩家”,不用現裝就能打。該炮主要使用殺傷威力較大的63式130毫米殺傷爆破榴彈。隨車攜行火箭彈20發,安放在車內的彈藥架上,裝填和使用十分方便,彈藥架分別位於後門內兩側,左側水平甲板上安裝了引信盒。另外,為縮短射擊反應時間,必要時,也可在定向器管內預先裝填好19發火箭彈,帶彈行軍,到了陣地後升起定向管就可以發射。這樣,130火攜彈和帶彈總計39發,可供火箭炮實施兩次齊射。
四是乘員精幹分工明,各司其責還多能。該自行火箭炮由6名乘員組成,分別是炮長、炮手(4-1"/5)和駕駛員(兼五炮手)。炮長為全車指揮員,負責組織訓練、指揮戰鬥、操縱火炮的發火器和負責使用電台;一炮手和二炮手負責火箭彈的裝填,在發射準備時,協助四、五炮手準備彈藥;三炮手為瞄準手,負責操縱瞄準裝置、方向機和高低機,射擊準備時,配合四炮手調平火箭炮;四炮手為引信手,並負責操作液壓升降裝置和配合瞄準手調整火箭炮,在射擊準備時,協助其他炮手準備彈藥,傳遞炮彈;五炮手由駕駛員兼任,負責駕駛和保養車輛,在射擊準備時,協助其他炮手準備彈藥。與152毫米自行榴彈炮不同的是,130火的炮手全部都坐在車體內,無乘員和隨員之分。從炮手的數量和分工上看,倒是與70—1式自行榴彈炮有點相似。
五是底盤雖依舊,卻有別樣情。130火的發動機室、傳動室、駕駛室和車體外形均與63式裝甲車相同。其不同之處是將載員室改為戰鬥室,取消了原63式裝甲車頂甲板上的12.7毫米高射機槍,換為130毫米火箭炮;相應修改了後頂甲板結構並安裝了火箭炮行軍固定器;原後頂甲板上的2個雙人視窗改為1個單人視窗;在車體右側斜甲板上設定了上車和裝彈踏板。另外,在原裝甲車副駕駛室內增設了火箭炮的點火裝置,點火裝置用專用電纜與火箭炮連線。
該自行火箭炮的推進系統、防護系統、通信設備和浮渡裝置均與基型車相同。其電氣設備除增加了液壓油泵電機、發火器及水準座、照明燈等耗電裝置外,發電機和蓄電池等也與基型車相同。
六是更換改進型電台,提高了通信能力。1986年,根據裝甲兵部隊通信裝備的發展情況,裝甲兵領導機關及時組織自行火箭炮的研製和生產單位,對130火進行換裝國產新型通信設備的改進,即將原車所裝A一220A型坦克電台和A一221A型車內通話器換裝為CWT一167B型坦克電台~ICYY一168型車內通話器,改進後火箭炮的稱謂不變,但產品代號改為WZ303A。
(三)火箭炮的射擊別有一番“風味”,火箭彈的使用也很有特點
火箭炮發射的火箭彈,是以火箭發動機為動力,推動彈體飛向遠方的目標區域,殺傷敵方步兵等暴露目標、破壞敵方工事等堅固目標以及打擊和遲滯敵坦克行動的彈藥,而榴彈炮和加農炮的炮彈,則是靠發射藥瞬間爆燃產生的強大氣浪推出身管射向遠方的彈藥。由於發射原理的不同,使得火箭炮的發射和火箭彈的使用多彩多姿,別有“風味”。 一是火箭炮要歪著打。自行榴彈炮和自行加榴炮,一般都把車體正面朝向射擊的目標,而火箭炮則不然,它通常把車的一側作為基本射向,如130火的基本射向是裝甲車縱軸線向左45度為零射向;國產PHL82式130毫米自行火箭炮的基本射向是汽車縱軸線向左78度為零射向,以零射向為準,其方向射界為向左30多度,向右百餘度。為什麼火箭炮要以武器平台一側作為零射向呢?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是儘可能減少火箭彈尾噴火對車輛的燒蝕。道理很簡單,若朝向正前方射擊,火箭彈的尾噴火將直接燒灼汽車的駕駛室或裝甲車的傳動裝置、發動機室等重要部位。為此,輪式火箭炮在駕駛室處裝有防火板,用於遮擋駕駛室的玻璃。履帶式自行火箭炮雖然不需要特殊防護,但在火箭炮朝向前方射擊時,駕駛窗和發動機以及傳動裝置散熱百葉窗等,也應當關閉。另外,輪式自行火箭炮朝向前方射擊的射角必須高於車頭,以防火箭彈打了自己。
如PHL82式130毫米自行火箭炮朝前方射擊時,射角不能小於17度。由於有那么多的講究,而且火箭炮發射時也沒有什麼後坐力,所以,乾脆歪著打痛快。130火歪著打還有一個好處,就是便於裝填彈藥——車體右側裝有供炮手站立的踏板,站在上面裝彈很順手。
二是定向管沒炮閂,全靠擋彈裝置把“門”關。榴彈炮和加農炮的炮彈進膛後,要用炮閂把藥室密閉起來,這樣發射藥的強大氣流才不致外泄,彈丸出膛後靠後坐力開閂並拋出藥筒(據了解,國外正在研究彈丸出膛前的適當時機就開閂,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後坐力的火炮,不知坦克炮敢不敢運用這一發射原理)。火箭炮運用的是火箭發射原理,所以,定向管的後部不能密封。這就帶來一個問題,就是火箭彈裝上去後,由於沒有炮閂擋著,會不會掉下來?掉不下來。原來,兵器專家們在定向管的後部裝了一個擋彈裝置,可以有效地防止裝在定向管內的火箭彈滑動。火箭彈裝入定向管後,當彈尾的環型卡彈槽滑過擋彈卡舌時,卡舌卡住卡彈槽,火箭彈既不能向後掉落,也不能向前滑出;當火箭彈發射時,火箭彈向前運動的強大推力,使擋彈卡舌被頂起,解脫對火箭彈的鎖定。擋彈卡舌的上方還有一個移動槓桿閉鎖裝置,在帶彈行軍時手動將其鎖死,閉鎖力達600~800千克,確保火箭彈在定向管內安然無恙。就這么一個小小的擋彈裝置,就成了火箭炮的“炮閂”了,真有點意思。
三是火箭彈採用電點火。130火的19個定向管分上下兩排,上排10管、下排9管。為形成強大的殺傷力和震撼力,同時,火箭炮射擊時火光沖天,陣地暴露,打完就得轉移陣地,所以,火箭炮通常採用一次性齊射的方法實施射擊,很少一發一發地打。130火的19發火箭彈一般在十幾秒鐘內就可以向敵方陣地傾瀉完畢。19發彈的發射順序是很有講究的:為保持火箭炮的穩定性和射擊精度,通常按先左後右、先上排後下排的順序發射。發射程式由一個發火器來控制,控制發射電路按順序給各彈加電,絕不會亂來,更不會出現“萬箭齊發”的景觀。由於火箭彈是電點火,同時,定向管只起一個導向作用,所以,火箭彈還有一種十分另類的發射方式,就是簡便發射。所謂簡便發射,就是用土堆等簡易器材賦予火箭彈射向和射角,用幾節普通的乾電池作電源,用導線連在火箭彈的導電環上,接通電源後火箭彈就一飛沖天了。還真有這樣的戰例。
1985年老山防禦作戰中,我軍一位連長就用火箭彈簡便發射方法,一舉摧毀了敵軍的一個火力點,創造了我軍炮兵作戰史上的奇蹟,也充分展示了中國軍人的智慧和勇氣。原來,這位英雄連長防守的高地對面的一個山洞是敵軍的一個火力點,狡滑的敵人經常利用這個山洞襲擊我方陣地,連長決心拔掉這個“眼中釘”。從當時的情況看,我方陣地山高坡陡,大炮拉不上去,火箭筒威力小、射程近,夠不著。怎么辦?焦急時刻,連長突然想起敵軍逃跑時遺棄在我方陣地山下的兩發107毫米火箭彈,於是,扛來火箭彈,堆好土堆,將火箭彈瞄準敵人洞口,把電線和電台的電池連線好。隱蔽,發射!只聽轟的一聲巨響,敵人的火力點報銷了,陣地上一片歡呼雀躍,連長成了戰士們心中的英雄。戰後,英雄連長榮立二等功。
除上述特點外,1 30火還具有射程遠、殺傷成力大等顯著特點,它不僅能使用殺傷爆破彈,還可使用配無線電近炸引信的預製破片殺傷爆破彈,來他個凌空爆炸,殺傷更多的敵人。另外,它還可使用碎甲彈,並充分利用火箭彈落角大的有利條件,專打敵坦克的“天靈蓋”,讓敵坦克望而生畏、聞風喪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