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民革命軍的編制序列中,歷史上曾先後出現過3個第69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民革命軍第69軍
- 領域:歷史
- 前身:北洋軍閥孫傳芳五省聯軍一部
- 時間:1937年7月
北洋軍五省聯一部組成的第69軍,第181師、新編第6師等部組成的第69軍,整編第13師組成的第69軍,軍部舊址,
北洋軍五省聯一部組成的第69軍
該軍前身是北洋軍閥直系孫傳芳所屬“五省聯軍”江蘇陸軍第6師和皖軍第3混成旅。1927年3月,國民革命軍北伐到達蘇、皖境內時,江蘇陸軍陳調元部第6師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37軍;皖軍第3混成旅王普部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27軍。1929年,第37、第27軍依次縮編為第55、第57師。1930年,編入陳調元的第1路軍。
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國民黨軍隊進行統一整編時,將第55、第57師和編為第69軍。阮肇昌任軍長,李松山任副軍長,隸屬第8集團軍。下轄:第55師,李松山兼任師長;第57師,阮肇昌兼任師長。該軍編成後,即參加了淞滬會戰。在此次會戰中,該軍傷亡嚴重,無力補充兵員。戰後,該軍番號被撤消。
第181師、新編第6師等部組成的第69軍
該軍前身是河北地方保全團和河北民軍。1937年7月,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國民黨軍隊進行統一整編時,以冀北保全司令部3個保全團組成第181師;1938年1月以高樹勛領導的河北民軍編為新編第6師。1938年3月第181師與新編第69師等部合編為第69軍,隸屬第10軍團。石友三任軍長,王清翰任副軍長。下轄:第181師,石友三兼任師長;新編第6師,高樹勛任師長;騎兵第9師,鄭大章任師長。該軍組成後,先後參加了徐州會戰、豫魯皖邊地區作戰等。
1939年冬,將該軍改隸冀察戰區時進行編制調整,將原轄騎兵第9師調歸第77軍建制,另將獨立第13旅、新編第4旅調歸該軍。此次整編後,該軍參加了冬季攻勢作戰。在此期間,該軍在國民黨頑固派發動第一次反共高潮中,參加了進攻八路軍第129師的作戰。在衛東戰役中,該軍獨立第13旅大部被殲滅後該旅番號撤消,殘部經收容整理後改編為新編第3旅。
1940年4月,該軍隸屬第39集團軍,石友三升任集團軍總司令兼第69軍軍長,王清翰任副軍長。此時,該軍下轄:第181師,張雨亭任師長;新編第6師,高樹勛任師長;新編第3旅,黃禎泰任旅長;新編第4旅,孟昭進任旅長。1940年夏,該軍由河北移防魯西南擔任游擊任務。同年12月,軍長石友三勾結日寇,陰謀投敵叛國時,被新編第6師師長高樹勛誘捕活埋。
1941年1月,國民党進行整編時,該軍擴編為第69軍和新編第8軍兩個軍。其中,以第181師和新組建的暫編第28師和編,繼續保留第69軍番號,畢澤宇任軍長兼察哈爾省政府主席,米文和、王清翰人副軍長。下轄:第181師,張雨亭任師長;暫編第28師,米文和兼任師長。
1942年春,畢澤宇被免職,由米文和任軍長,朱明軒任副軍長,隸屬第39集團軍。轄第181師,張雨亭任師長;暫編第28師,米文和兼任師長。同年,該軍先後在魯西、皖北、豫北邊界地區進行游擊作戰。1943年3月,該軍調往鄂西,歸第2集團軍指揮,先後參加了鄂西會戰和常德會戰。在常德會戰後,該軍撤至湖北棗陽一帶擔任守備任務。
1945年3月,該軍隸屬國民政府國民黨軍事委員會直轄,由第5戰區代指揮,參加了豫西鄂北會戰。抗日戰爭勝利後,該軍番號被裁減,所轄第181師改隸第55軍,暫編第28師被裁減。
整編第13師組成的第69軍
該軍前身是整編第17師和整編第15師各一部。1948年8月,國民政府國防部為加強在西北戰場上的軍事力量,以整編第17師第84旅和整編第15師第135旅合編為整編第13師,隸屬整編第29軍。謝義鋒任師長,下轄:整編第84旅,歐陽明任旅長;整編第135旅,唐明德任旅長。同年9月,國民黨軍在整編時廢除整編師、整編旅番號。整編第13師改編為第69軍,隸屬西安綏靖公署。謝義鋒任軍長。原轄整編第84、整編第135旅依次改稱為第84、第135師。9月下旬,西安綏靖公署將直轄第144師撥歸第69軍建制,江永烈任師長。1949年,該軍改隸第5兵團,在西北戰場上,先後參加了西北春季戰役、陝中戰役和西南戰役等。在西南戰役中,該軍第135師被人民解放軍殲滅於川西新津、邛崍地區;第84師投誠,第144師起義,接受人民解放軍的改編。
軍部舊址
國民革命軍第69軍軍部舊址位於原文廟和城隍廟附近,現存磚窯31孔(縣檢察院占用)和大殿五楹(農機公司庫房)。窯洞為民國11年(1922)陝西陸軍第一混成旅旅長田德勤所建,舊稱柳營。大殿建於乾隆三十三年(1768),原為大成殿。69軍軍部於民國24年(1935)遷至該處,年底離開,曾是張學良將軍的行營。張到此就逼蔣抗日問題和69軍軍長王以哲達成協定,並和中共代表李克農幾次會談,達成聯蔣抗日協定,為“西安事變”作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