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民革命軍第十軍
- 首任軍長:王天培
- 參謀長:高冠吾
- 黨代表:周仲良
- 政治部主任:甘嘉儀
國民革命軍第10軍一般指本詞條
在國民革命軍歷史上共有7個第十軍,分別是:(1)1926年8月,黔軍第2師擴編之第十軍;(2)1929年4月,西北軍方振武部擴編之第十軍;(3)1929年10月,浙軍、國民...
1938年夏,第七十軍調離,第十集團軍只轄第二十八軍的第六十三師、第一九二師、第一九四師、第一○七師和預十師等部。1939年,國民革命軍第九十一軍加入該...
該軍前身是國民黨軍第4軍第10師一部。1923年2月,以粵軍第1師一部編為粵軍第4軍第1師第1旅;1925年7月,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4軍第10師。1926年11月,第4...
國民革命軍第十九路軍是中華民國國民革命軍的一支部隊,因一·二八事變和福建事變而聞名,前身是粵軍第一師第四團。1926年由粵軍第一師改為國民革命軍第四軍,在...
國民革命軍第88軍第八十八軍1938年1月范紹增在四川編成第八十八軍,委范紹增為第八十八軍軍長,范在四川招集舊部編成4個團,在合川進行訓練。...
國民革命軍第八十九軍於1938年2月由江蘇保全團和警察隊編成,韓德勤是軍長。...... 國民革命軍第八十九軍於1938年2月由江蘇保全團和警察隊編成,韓德勤是軍長。...
在國民革命軍的編制序列中,歷史上曾先後出現過5個第27軍...... 前身是鄂軍夏斗寅所屬國民革命軍新編第十軍。1928年2月25日,夏斗寅所屬新編第10軍因與楊勝治新...
1937年8月中旬奉令組建,首任集團軍總司令為陳誠、副總司令為羅卓英,下轄羅卓英的國民革命軍第十八軍、劉和鼎的第三十九軍和俞濟時的第七十四軍,屬第三戰區...
在國民革命軍的編制序列中,曾先後組建過5次國民革命軍第13軍:一、“建國豫軍”樊鐘秀一部組成的第13軍;二、第2軍一部組成的第13軍;三、黔軍一部組成的第13...
在國民革命軍的編制序列中,歷史上曾先後出現過2個新編第11軍。一、第77師、第200師組建的新編第11軍該軍前是國民革命軍第54軍第77師、國民革命軍第5軍第200...
國民革命軍第八軍,1926年6月,由湘軍第四師與葉琪旅改編成立;從北伐戰爭到解放戰爭中期間,在曾先後組成五次:1926年、1931年、1937年、1938年、1941年。1數次...
該軍前身是馮玉祥所屬的國民軍一部。即由宋哲元部所屬的國民革命軍第29軍暫編第2師擴編而成。...
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簡稱八路軍,後改稱國民革命軍第十八集團軍 [1] ,屬於國民革命軍戰鬥序列 [1] ,是由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部隊 [1] 、中國人民解放軍前身...
在國民黨軍的編制序列中,歷史上曾先後出現過3個第十四軍。一、贛軍賴世璜部組成的第十四軍:1926年8月,北伐軍總司令部將江西陸軍第4師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獨立第1...
國民革命軍第九集團軍發展 編輯 1937年8月中旬在上海地區組建,首任集團軍總司令為張治中先生,副總司令黃琪翔,下轄第三十六師、第八十七師、第八十八師,均系原...
在國民革命軍的編制序列中,歷史上曾先後出現過2個新編第10軍。...... 為此,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介石將河南省項城等地民軍收編為新編第10軍,民軍首領袁英任軍長,...
“國軍五大主力”是指中國抗日戰爭結束後,國民革命軍內作戰力最為堅強,裝備最為精良的五支部隊,分別為:國民革命軍新編新一軍、新六軍、第五軍、國民革命軍第七...
所任第10軍獲“泰山軍”的榮譽稱號 追認為革命烈士 目錄 1 人物簡介 2 人物...8月26日,黨軍第1師改稱國民革命軍第1師,李玉堂繼續在第2團擔任連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