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革命軍第三十三軍

國民革命軍第三十三軍,1927年1月組建,以駐湖北羅田的原淮上軍、國民二軍第十五混成旅袁家聲部4000多人為基本力量,編為一個師和一個獨立旅,軍長柏文蔚,黨代表常恆芳,軍部駐湖北武穴。同年春,第三十三軍挺進皖西。三·二三事件發生後,常恆芳率全軍各級政工人員通電討蔣。4月初,先後攻占霍邱、鳳台、正陽關、壽縣。夏秋間,扼守蚌埠、合肥一帶,隊伍發展到4個師,共35000餘人。寧漢分裂後,柏文蔚率全軍將領聯名通電,敦促蔣介石下野。9月至12月追擊津浦路南段以西地區的孫傳芳軍隊,再克壽縣、鳳台,並攻占皖北各地。1928年1月,軍長柏文蔚辭職,由第二師師長張克瑤升任,加入第一集團軍第三軍團賀耀組指揮的左翼序列,北伐至泰安、萊蕪一帶。同年冬被編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民革命軍第33軍
  • 性質:軍隊
  • 具體事件:詳見正文
組建始末,

組建始末

國民革命軍第三十三軍,1926年開始編組。國共兩黨合作北伐到達武漢的時期。此時,淮上革命同志王慶雲(號龍亭,辛亥起義時任淮上革命軍總司令)、朱蘊山等,擬組織民眾武裝,並推柏文蔚(字烈武)負責主持,並向總司令部請示。當時,蔣介石欲請王慶雲主持民眾武裝,王答以本人不是軍人,應以柏烈武為宜。蔣介石不便違其所請,遂委任柏文蔚為國民革命軍第三十三軍軍長。同時,派常恆芳(藩侯)為黨代表,並令積極組織,以適應軍事進展。
柏烈武自從“癸丑討袁”失敗以後,南北奔走,與北洋軍閥作鬥爭,組建淮上討倪(嗣沖)、討曹(曹錕)組織。北伐開始時。他為了組織淮上革命武裝問題,由汴北上,欲到張家口與馮玉祥商洽,不意路過北平被奉軍監視邂居東交民巷,不得自由及北伐軍占領武漢時,奉系軍閥忙於“討赤軍”的調遣,無暇顧及,始得化裝逃出,潛由天津搭外輪抵漢適與王慶雲、朱蘊山、沈子修多人相遇,得知三十三軍已經發表。及袁家聲所部已經南來等訊息,很是高興。1926年12月柏往汀泗橋晤蔣介石,蔣以後生的姿態,對老前輩極表推崇。柏烈武即慨然承諾。柏回來向大家說,他在廣東時與蔣介石沒有共過事,並不很熟悉,蔣的為人如何.本領如何,很不清楚。但是,這次北伐,是實行中山先生三大政策,政治工作由共產黨人負責。軍事計畫由蘇聯顧問主持勝利確有把握,革命定可成功。
是時淮上革命同志聚在漢口的很多。柏烈武一面派人覓定住址把軍部組織起來,並委任王鑄人為軍部參謀長:一面分函各地召集舊部,並委參謀多人,分往江淮各地區.組織民眾武裝。三十三軍開始編組是以袁家聲第一師及岳相如獨立旅為基礎。當袁家聲率十五旅到達湖北羅田休整時,柏文蔚連日奔走總司令部,當面向蔣介石請示袁旅歸編之事,得到蔣介石允準,柏於11月間收編袁部為暫編師岳部為獨立旅(岳相如部因人數不足六千,暫編為旅,已屬意將來依次升編為師)1927年6月,岳旅在渦陽收編了于學忠部一個旅.遂升編為第三師,岳相如任師長。
不久常藩侯、朱蘊山、沈子修李小南、王孟起諸同志派員前往安徽太湖策動馬濟部下的陳雷團長起義,回響北伐,並委陳雷為教導團團長,直屬軍部。
接著。朱蘊山、沈子修、史沛然又在英山、霍山、六安兒縣,集合民眾武裝兩千多人,編為一旅,柏委張韜為旅長,編入第一師為第三旅。
在此之前,山東第五軍副軍長兼六十七師師長張克瑤駐防濟南,曾邀王龍亭由滬去濟,密商發動革命事宜,這時王龍亭將到漢接洽情形。派余香谷赴濟,面告張克瑤相機行事。
一九二七年春二月間,第一師及獨立旅泰令由羅田出發,經英山霍山向六安前進。時敵軍袁家驥、張敬堯兩軍占六安。袁師及岳旅奉命向六安反攻,在東五十里舖激戰一日,敵即潰退,繼跟蹤追擊,推進到正陽關敵向潁上阜陽三河尖等處退去。接著。第一師奉令向懷遠,宿縣前進敵軍退至濉溪口,第一師跟蹤追擊。敵退薛李店,深溝高壘,頑強抵抗第一師迭次猛攻未下適鹿鐘麟部二十軍日軍長到達蕭縣。敵遂感受到威脅,倉皇向徐州方向退去。第一師跟蹤追擊,進駐徐州待命。同時.岳相如獨立旅奉命向鳳台敵王翰鳴部攻擊,鳳台是岳相如家鄉全旅官兵奮勇當先,大勝俘敵無數槍彈無算,實力大增。獨立旅選次作戰,逐漸擴充。遂泰軍部令準。於6月間擴編為第三師。據相如升任師長時張宗昌的六十七師駐守蚌埠,師長張克瑤系岳相如舊識,相如派人與張聯絡。
張克瑤,安徽壽縣人,生於1883年。平開武備學堂北洋行營將棄學堂畢業。前清末年張克瑤任新軍第五鎮管帶駐濟南辛亥武昌起義.密謀回響未成。1915年張任山東第一混成旅旅長。1921年,吳佩孚飭其率部援閩張克瑤屯兵武穴,遲遲不前。密與淮上革命同志王龍亭、岳相如、朱蘊山等另謀發動。不意準備未成,吳又派員督催甚急。遂帶部前往贛南.派團長馬獻朝赴粵。請中山先生派兵援應。同時通電主張南北和平協商,反對吳佩孚武力統一吳得電大怒,立飭贛督蔡成助派兵追擊。張部到了貴溪,因孤立無援,只好棄職去滬張亡命滬濱,日與淮上革命同志密謀再舉,不久曹錕、吳佩孚垮台,定遠同鄉、山東督辦鄭士琦令張復原職。
張克瑤復任山東第一混成旅旅長後,奉系軍閥勢力,已經伸到山東.張宗昌看到張克瑤為人忠厚.極力拉攏將他的混成旅擴編為六十七師。張克瑤派員來壽風一帶招兵,帶往濟南編組訓練,所以這一支八千多人的隊伍大多數是淮上子弟。張宗昌看到這部分人訓練有素,又撥給新武器甚多,卻沒料到這卻是在為虎添翼。
1927年北伐軍攻下南京以後張宗昌以討赤軍總司令名義坐鎮蚌埠,派褚玉璞為前敵總指揮派張克瑤六十七師任蚌埠警衛岳相如委風台人胡聘臣與張克瑤聯絡。張克瑤亦認為時機已到遂與參謀長張景周、旅長張承治等密商決定立即向西撤走。與駐在壽、鳳一帶的三十三軍取得聯繫再行反攻於是召集旅、團、營長召開緊免會議,藉口懷遠西南方向發現革命軍先頭部隊奉令馳往撲滅,全師應迅速準備,限於天黑後全部輕裝出發。戰備行軍,輜重隨隊跟進。是時各營、連紛紛出發引起友軍懷疑褚玉璞立率三師,分三路跟蹤追擊.張克瑤師行動迅速,早已越出十里以外,為避免追擊,岔入小道,向西南方向急進,更因雨勢未停,天色極暗,褚玉璞的追擊部隊迷失方向,直向東南常家墳一帶追去。及拂曉,張克瑤師已到達鳳台縣城東北四十里的陶王賽。
部隊休息的間隙張克瑤師長集合講話,歷數奉軍橫行霸道的罪行。說明從今以後,脫離奉軍的意圖一團長馬獻朝祝德新當即表示願意隨張克瑤行動。全體官兵亦無異議。至此,大家忐忑不安的心境,方始安定下來。
時岳相如師仍駐鳳台縣城,張克瑤派團長張善溶前往接洽,又派副官經黃節,赴六安向柏軍長報告,並帶去通電稿,由六安電局拍發。隔不多時,岳相如師長趕來,歡迎張師長脫離奉軍加入國民革命軍並向張通報了各路革命軍進展情況。談至傍晚才回。岳師長並約張克瑤明日進城一聚不意剛到夜半,情況有變,岳相如急派人給張師送來急件,信中寥寥數語:”各路軍退回江南。本軍暫退六安。你師應星夜向六安撤退,千萬莫入鳳台縣城。張詢知岳部已出發。知情況緊急,後有追兵近在咫尺而壽縣又為敵軍王翰鳴所盤踞,擋住全師南下的去路,鳳台縣城又“千萬莫人”真令人手足無措。迫不得已,張克瑤仍令拂曉準時出發,並以戰備行軍的陣容。直向風台縣城前進,並派人沿河集合船隻.齊到縣城西南渡口,以便渡過淮河,到對岸菱角嘴宿營。不料船隻太少。直忙到夜半,才得以全部渡完部隊連日奔波,又一整天沒見飯食,萬分飢疲。
到菱角嘴偵得訊息。壽縣及正陽關兩處都為敵軍王翰鳴部所據部隊左右兩方受到嚴重威脅。大有立被夾擊的危險。因此,稍作休息,即令整隊出發,期於中午越過壽正大道,再進午餐,晚上到枸杞園宿營。越一日抵六安北木廠鋪,三十三軍部派員送來一批現洋,並委任張克瑤為二師師長。至此,三十三軍才完成建制。
蔣介石對三十三車本意由王龍享掌控,無奈中同意柏文董任軍長後亦不相讓二十二軍立即羽毛豐滿,當張克瑞師脫奉加入國民革命軍後,蔣在南京派總部參謀張某,攜帶現洋一萬元,並有師長任命狀一件關防官章各一方,另有蔣介石便函一件,來到張的師部.意將張克瑤部調入直屬總部。張極感躊躇分析利弊,最終謝絕蔣的好意,決定還是留在淮上一起乾。
1927年北伐期間,由於蔣介石對三十二軍不懷好意分割建制,增援不力。加之王天培總指揮戰術失誤,三十三軍損失較大。官兵怨氣衝天,柏軍長上得不到蔣的信任支持,下不能為全軍官兵等得公平的軍餉,心生憤懣,決童通電要蔣下台。及至全軍駐合肥休整期間。八月上旬的一天下午,柏召集各師長和參謀長開會柏烈武拿出一張電稿,說是他自己擬的。字句沒有好好推敲,請大家斟酌一下。各將官看過電稿上的主張真是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就同聲表示贊成。
此電言辭犀利公然要求蔣介石下野由此蔣介石對三十三軍將領懷恨在心。
電報發出以後柏烈武就住在合肥,觀察蔣的動靜,僅於敵軍孫傳芳龍潭失敗的時候,到南京一行,不便再去上海。不久,蔣介石下野後到了日本。在日本.蔣介石授意何應欽李宗仁白崇禧二人以軍委會名義發布兩個命令:(一)三十三軍軍長柏文蔚另有任用遺缺由第二師師長張克瑤升充(二)特派柏文蔚為北路宣慰使_蔣介石給柏烈武一個有名無實的虛頭銜,不讓柏再過問二十三軍的事情了,可是三十三軍全體官兵,仍一致擁護柏烈武。張克瑤也看透了蔣介石的分化陰謀。堅決不肯接受軍長新職,所有本軍事務均由黨代表常藩侯暫為代理.對外則由宣慰使轉行,以表示三十三軍擁護宣慰使,而宣使也就不是光桿子了。
蔣介石不僅撤了柏文蔚的軍權,還在軍餉上為難三十三軍。1927年秋天,二十三軍已擁有袁家聲第一師張克瑤第二師,岳相如第三師.陳雷教導一團。江聘之教導一團,另有新編教導師,師長潘善齋。南京總司令部曾派何成溶前來點驗,總計實有官兵三萬五千多人,蔣介石對於三十三軍的給養,既不由兵站總監部撥發,亦不給以糧秣折價,讓三十三軍就地自籌,而陳調元主導的安徽省政府又時時以手續不完備為辭,弄得士無現糧,馬無宿草面對蔣介石的打壓柏文蕭、張克瑤無奈妥協認輸,1927年12月25日柏文菌宣慰使與張克瑤、袁家聲發表擁蔣介石復職電,岳相如等一部分將官不願署名。
1928年春,四個集團軍聯合北伐。因宣射使不便參加作戰張克瑤才到軍部負指揮作戰責任。蔣介石、馮玉祥、閻錫山、李宗仁分任一二三、四集團軍總司令,三十三軍屬於第一集團軍。當時津浦路作戰任務分配張克瑤三十二軍及賀耀祖四十軍擔任左翼,與敵軍孫傳芳部相對抗該敵自1927年龍潭渡江失敗後,退至津浦北段整編,戰鬥力仍很強。此次在魚台作戰,雙方激戰三晝夜互有進退,雙方傷亡很多。三十三軍多次衝鋒,迄難取得優勢適第二集團,軍馮總司令所部石友三軍長,率領兩師由金鄉兼程趕到,加入反攻,第十一路方振武部又由敵側背抄來,敵軍才開始向北退卻,三十三軍乘勝追擊,過濟寧繼續向北前進。到達滄州後,各友軍繼續北追,三十三軍即奉令撤回原防、分駐兗州及鄒縣、藤縣休息。
1928年北伐戰爭結束之後2月25日,三十三軍第12、3個師改番號為第70、71、72師。岳相如任72師師長.範文星任副師長,白堅任參謀長。同年7月,南京召開編遣會議。會上.蔣介石明白指示:要照著汰弱留強的標準,進行縮編,編餘的給資請散。第三十二軍自然是依照執行。最初估計:二十三軍實有三萬五千人。縱然遣散一半,最低限度仍應編為一個甲種師,因此,張克瑤就照著蔣介石說的辦法。商討怎樣著手縮編。可是蔣介石對三十三軍採取分割的辦法。令第二師撥一千六百人送給他的嫡親劉峙收編:第三師撥三千一百人送給他的嫡系蔣鼎文收編;第一師留下兩千人,新起了一個補充旅的番號。餘下的每個人發給一個月的薪餉,迫令遣散。三十三軍就這樣被肢解了。
三十三軍官兵多不願歸人收編。但是當時三十三軍分駐兗州、滕縣、鄒縣三處。蔣的嫡系十幾個軍或師也駐在津浦路線的附近對三十三軍構成包圍態勢。三十三軍勢孤力薄。如果堅持不肯就範,那就要成為“籠中之鳥”。不久,四千多人選送與劉峙、蔣晶文收編了。及至1929年,補充旅在蕪湖聯合余亞農、鮑剛兩師,揭起倒蔣旗幟之時,所有編入劉、蔣兩師的四千多人早在上一年內陸續潛逃殆盡,而當日遣散回家的兩萬多人,又是風流雲散,天各一方,難以得到聯繫,遂導致三十三軍整個被消滅的結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