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建背景
一、 八年血路
第一階段:組建背景
蘇浙行動委員會下設動員部和游擊總指揮部,淞滬別動隊歸游擊總指揮部管轄。游擊總指揮部總指揮劉志陸原屬桂系陸榮廷部,後投奔蔣介石。被劉珍年打敗後,他便到上海作了寓公。劉志陸與杜月笙關係甚好,游擊總指揮部總參謀長楊仲華也是杜月笙的門生。新建立的別動隊下轄五個支隊,其中有半數是杜月笙的門徒。第一支隊經向海潛提名,由腳跨青洪兩幫的軍統特務何行建(即何天風)任隊長。第二、第三支隊的隊長均由杜月笙提名,分別由恆社骨幹陸京士和朱學范擔任。第四支隊隊長張業、第五支隊隊長陶一珊均為戴笠部下。各支隊編制為一千五百人,下設三個中隊,各中隊下設三個區隊,各區隊下設三個分隊。別動隊組建後分布於全國各地,接替國民黨正規軍駐防。1937年11月9日,第一、二、三支隊開始投入阻擋日軍精銳的猛攻,第三、第五支隊配合國民黨正規軍五十師某旅堅守南市三天。11月11日,日軍在金山衛登入後,第三支隊第九大隊在國民黨軍撤退的情況下,曾在青浦阻擊過日軍,但因敵我力量對比懸殊,被敵擊潰。上海失陷後,別動隊除四支隊在蘇州河北岸全部陣亡,五支隊化整為零轉入地下外,一、二支隊開赴浦東打游擊。三支隊一部撤回租界搞地下抗日工作。根據當時擔任蘇浙行動委員會人事科科長的文強先生的統計,在1937年八-一三中日淞滬會戰中,別動隊官兵犧牲1500人以上,受傷的人數在500人左右。
創建過程
冀魯邊區,是抗日戰爭爆發後,由河北省津南地區的部分縣,與山東省北部的部分縣合併建立的抗日根據地,是山東抗日根據地的一個重要戰略區,地處天津以南、津浦鐵路以東,黃河以北,東臨渤海灣,南北兩端是日本侵略軍的重要戰略據點濟南和天津,戰略位置重要,黨的基礎較好。七七事變後,津南工委根據上級黨的指示,要求各縣委和基層黨組織,迅速開展抗日救亡運動,儘快組建抗日武裝。工委委員馬振華、邸玉棟,楊馬連工委書記王俊峰,滄縣(東南)縣委書記劉子芳,以及鹽山縣地下黨員傅炳翰、邢仁甫、張耀曾、劉子芳、楊正泉、崔岳南、吳耀南、王連芳等四處奔波,發表抗日演講,籌組抗日武裝。他們聯合當地知名人士和愛國知識分子周硯波、崔吉章、李子英、楊錚侯、王立朝、王昭明等參加抗日鬥爭。
7月14日晚,馬振華、傅炳翰、邢仁甫、周硯波、楊錚侯、呂墨翰、王恩慶、王昭明等,在鹽山縣李連家村周硯波開辦的學校開會,分析了形勢,認為國民黨迫於廣大民眾抗日浪潮已同意抗日,全國抗戰的局面已經形成,在當地,有津南工委領導的滄縣縣委書記劉子芳組建的50人的販鹽武裝;有經過工作,已經掌握並初步改造的崔吉章部約60餘人的“綠林”武裝;還有鹽山縣張耀曾、王立朝、李子英拉起的各有30餘人的民團武裝。與會人員認為,應趁日軍尚未到達,迅速成立公開抗日組織,宣傳黨的政策,擴大黨的影響,領導廣大民眾和各階層人士開展抗日武裝鬥爭。會議經過討論,確定以“華北民眾抗日救國會”作為公開的組織名稱,同時建立“華北民眾抗日救國軍”。與會人員還研究了組建武裝的槍枝、糧餉問題。周硯波當即表示獻出幾十畝地,作為購置槍械的資金,其他人也都進行了為數不等的捐獻。
7月15日,在鹽山縣舊縣鎮(今千童鎮)北廣場召開民眾大會,“華北民眾抗日救國會”和“華北民眾抗日救國軍”宣告成立。周硯波、王俊峰、傅炳翰、邢仁甫、崔吉章、李子英、楊錚侯、張耀曾、王立朝、王昭明、呂墨翰等參加了大會。國民黨鹽山縣長李天民,作為統戰代表也到會講了話,並發給救國軍小米,暫做軍糧。大會號召廣大勞苦大眾和各階層人士聯合起來,團結一致,有人出人,有錢出錢,有槍出槍,槍口對外,一致抗日。大會推舉周硯波為救國會會長,傅炳翰任秘書長。救國會下設政治委員會、軍事委員會、糧秣委員會和後方家屬優撫委員會及鋤奸部。周硯波兼任政治委員會委員長,邢仁甫被推舉為軍事委員長,曹培剛負責糧秣委員會,張耀曾負責後方家屬優撫委員會,王俊峰任鋤奸部部長。
華北民眾抗日救國軍設總指揮部、政治部、供給處和衛生隊,下轄兩個大隊。崔吉章任總指揮,受軍事委員長邢仁甫領導。周硯波兼任政治部長,楊錚侯任參謀長,張耀曾任供給處長,楊正泉任衛生隊長。一支由共產黨直接領導的抗日武裝正式建立。
華北民眾抗日救國會公開的發起人有八位:傅炳翰、邢仁甫、崔吉章、周硯波、李子英、楊錚侯、楊俊侯、呂墨翰。救國會成立時,下設6個分會,鹽山縣的後韓沙洲村為第一分會,負責人是馬振華、傅炳翰;楊馬連村為第二分會,負責人是王俊峰;聖佛村為第三分會,由王連泉等負責;孫家村為第四分會,負責人是孫玉進;李連家村為第五分會,負責人是周硯波;滄縣堤東村為第六分會,負責人是劉子芳。在中共津南工委組織下,各縣黨組織組建的抗日救亡團體,相繼加入救國會。鹽山高灣一帶的共產黨員楊正泉、路牟班等籌建的抗日武裝“抗日救國五人團”編為第九分會;新海縣(今黃驊市)羊二莊一帶共產黨員楊洪恩等人,組織建立了第十一分會;山東的寧津、無棣、慶雲等組建的抗日團體和組織分別編為第七分會、第十分會、第十三分會等。隨著規模的日益擴大,華北民眾抗日救國會改稱華北民眾抗日救國總會。各分會在做好宣傳發動工作的基礎上,籌集槍枝,募集資金,發動民眾自造土槍土炮,動員青壯年報名參軍,組建抗日武裝。
1937年8月,寧津縣委書記李廣文等組織了100餘人的武裝,到鹽山縣聖佛鎮加入救國軍,編入二大隊。劉子芳、崔吉章在堤東、舊縣鎮一帶分別組織了100餘人的武裝,編入救國軍一大隊。楊正泉、崔岳南等組織的武裝,編為救國軍特務團。9月上旬,救國會、救國軍負責人在鹽山聖佛鎮召開會議,對救國軍部分領導人進行了調整,馬振華任政治部主任,王見新任副主任,張策平任參謀長。9月下旬,國民黨山東第五區專員趙明遠的副官劉景良,帶部分武裝到舊縣鎮投入救國軍。10月初,因為救國軍缺少軍事幹部,經救國會、救國軍領導人研究,救國軍總指揮部改為司令部,由劉景良任司令,仍受救國會軍事委員長統轄。
10月上旬,日軍侵占鹽山,隨即兵分兩路,向南進犯。一路經鹽山、樂陵,一路經慶雲、陽信,合圍惠民。救國軍駐舊縣鎮的王昭明部和駐樂陵的王見新、張策平、鄭之英部被日軍衝散。日軍撤離後,救國軍攻打並進駐樂陵城,將救國軍一、二大隊改為一、二團。崔吉章任一團團長,傅炳翰任政治部主任;李子英任二團團長,李廣文任政治部主任。10月下旬,各地組建的抗日武裝向舊縣鎮、樂陵城集中。無棣縣委書記石景芳及共產黨員關星甫、丁潤生等帶領190餘人,寧津張策平、鄭之英等組織的第二批武裝100餘人,均到舊縣鎮編入二團。樂陵縣委書記杜步舟部200餘人與鹽山楊鐵珊、王恩慶組織的武裝合併,編為第六團,杜步舟和山東省委派來的紅軍幹部周凱東分任正副團長,張墨仙任政治部主任。東光縣開明紳士、武舉劉子仁,率全家參加抗日,投靠杜步舟部,後編入救國軍六團,其子劉虎臣、孫子劉松疇都為抗戰做出了貢獻。10月18日,邢仁甫、崔岳南、范普權、路牟班率新組建的特務團150餘人到達樂陵城,路牟班任團長,馬振華任政治部主任。這時部隊已發展成為一支擁有幾千餘人的武裝。
12月,華北民眾抗日救國軍改為三十一支隊,魯北特委在鹽山城南楊家小營村召開救國軍總部擴大會議。為取得合法地位,根據邢仁甫的建議,會議決定取消“華北民眾抗日救國軍”稱號,接受救國軍參謀王昭明通過關係從國民黨CC系頭子康澤那裡領來的“國民革命別動總隊第三十一游擊支隊”(簡稱三十一支隊)番號和委任狀,由邢仁甫任支隊司令,王昭明為副司令。支隊以下編為一、二、三路和特務團。為加強黨對部隊的領導,各路設政治主任,大隊、中隊、小隊配政工幹部,政治主任和政工幹部均由共產黨員擔任。第一路指揮劉子芳,副指揮郭盛雲,政治主任周玉峰;第二路指揮李子英,副指揮兼政治副主任姜清海,政治主任李文廣;第三路指揮杜步舟,副指揮周凱東,政治主任關星甫、副主任張墨仙;特務團團長邢仁甫(兼),副團長路牟班(後為團長),政治主任馬振華。
部隊發展
1937年10月,救國軍在舊縣、樂陵一帶集結後,投機革命的劉景良不願受軍事委員長邢仁甫統轄,企圖奪取救國軍的領導權。土匪出身的崔吉章懷著個人野心與劉景良相互勾結,架空邢仁甫。邢仁甫以軍事委員會的名義召開會議,嚴厲批評了劉、崔二人的錯誤行為。後劉景良帶親信占領陽信,與國民黨霑化縣長勾結,建立了國民黨山東省第五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劉後任專員兼保全司令,從而走上了與人民為敵的道路。於文彬來邊區後,針對救國軍中人員混雜、黨的力量薄弱的情況,重點抓了黨組織建設。先在各連隊發展黨員,建立黨支部,後於10月底在鹽山縣劉集村召開會議,重組救國軍指揮機關,加強黨的領導。崔吉章拉攏部分人選舉他當救國軍司令,妄想獨攬軍隊大權,遭到多數人反對。於文彬作了《當前形勢和團結抗日的問題》的長篇報告,號召大家團結一致、共同抗日,警惕有人鬧派別、搞分裂,教育了受崔吉章矇騙的人,挫敗了崔吉章篡奪兵權的陰謀,保證了黨對這支隊伍的領導。會議一致選舉邢仁甫為救國軍司令,崔岳南為政治部主任,於文彬為政治部副主任。救國軍
部隊簡介
1937年,國民黨政府批准救國軍為“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別動部隊第三十一游擊支隊”,委任邢仁甫、王昭明為司令。支隊司令部的領導成員,還有參謀長周凱東,政治部主任崔月楠,秘書長張秀石,副官長張耀增,政訓處長范普泉。司令部下設下設書記處、副官處、軍法處、軍醫處、交通處、軍需處、兵械處、參謀處八大處。三十一游擊支隊下轄部隊二十四路。其中,為避免與八路軍番號重複,缺編第八路。
內部鬥爭
國民革命軍別動總隊第三十一游擊支隊前身為前身為華北民眾抗日救國軍,1937年國民革命軍別動總隊第三十一游擊支隊正式成立,邢仁甫、王昭明為司令。王昭明屬國民黨CC系,刑仁甫身為共產黨恐失去指揮權,王邢二人勢不兩立,各管各的軍,內部鬥爭複雜。但部隊功績顯赫,於一九三八年一月打下鹽山,二月份打下無棣,四月打下慶雲,五月打下樂陵,很快發展到7000餘人,能為中共真正領導的僅為特務團,一、二、三路和九路,十八路,二十二路。身為共產黨的刑仁甫恐失去對部隊的指揮權,國民黨多次派來黨政人員,擬在三十一支隊中建立政訓處,遭到刑仁甫的拒絕,部隊政治態度反覆無常,多有易幟的事情發生,後身為國民黨勢力的王昭明放棄部隊爭執,。王昭明離開後,三十一支隊番號取消,改編為東挺縱隊第六支隊,王昭明率部帶領三十一支隊一營在慶雲縣紀王一帶發展國民黨部隊,我軍即刻追剿王部,王部被曾國華的永興支隊特務連擊潰,後率部下在慶雲縣石腐營駐紮時為挺縱六支隊八團三營圍殲殺害。王昭明去世後,東挺縱隊第六支隊又和魯北支隊合併後成立為一一五師教導六旅,邢仁甫為旅長,黃驊為副旅長。
部門設定
司令部
下轄部隊二十四路
二路:李子英、鄭子英、楊愛華
三路:
杜步舟、
周凱東、
關星甫特務團:路牟班、
馬振華四路:羅寶炎
五路:馮立剛
六路:
張子良九路:鄭松林
十路:李子楊
十一路:
劉虎臣十二路:張榮廷
十六路:趙元順、宋剛峰
十七路:張春陽
十八路:傅相吉、
傅炳翰十九路:艾棟臣
二十路:仉鴻印、楊鵬翔
二十一路:竇同義、
石景芳二十二路:
張策平、
李永安二十三路:
李景文二十四路:張奎芳
此外,第七、十三、十四、十五路的指揮官姓名現在已記不清,情況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