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經濟運行虛擬仿真實驗

國民經濟運行虛擬仿真實驗是湖南大學建設的虛擬仿真實驗課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民經濟運行虛擬仿真實驗
  • 課程負責人:肖皓
  • 建設院校:湖南大學
  • 授課教師:魏思超、王晨宇、張文城、曹二保
課程性質,教學目標,

課程性質

課程背景
國民經濟運行虛擬仿真實驗最早可追溯到課程負責人於2012年開設的研究生課程《一般均衡理論》,該課程利用Matlab軟體運行並講授基於投入產出模型的政策模擬仿真,利用GEMPACK軟體運行並講授基於CGE模型的政策模擬仿真。其後,在本科生課程《總量經濟學》、《國際貿易學》、《國民經濟核算》中引入了基於真實經濟政策(四萬億刺激計畫等)的案例教學等。2018年課程團隊開始利用R軟體將上述項目建成專門的上機實驗內容。2019年建設專門網站和可下載的客戶端。2020年建成省級虛擬仿真課程。
國民經濟運行虛擬仿真平台提供了完整而豐富的實驗功能。包括實驗整體情況、4個虛擬仿真模組(IS-LM-BP、交換經濟、投入產出與CGE),相應的實驗手冊、實驗原理及多步驟的實驗過程,可下載的客戶端、常見的數據資源、學生作品等(見圖1)。學生在進行上機模擬時可以分模組找到所需的資源。

教學目標

第一,鞏固和深化學生已有的經濟學知識結構和體系。國民經濟運行虛擬仿真課程的經濟學基礎包括西方經濟學(包括總量經濟學和個體經濟學)理論、國際貿易學理論、一般均衡理論等。課程直觀展示相關理論的基本假設、模型構建以及套用範圍等內容,幫助學生消化和吸收相關經濟學理論。
第二,幫助學生理解掌握中國經濟運行現狀和巨觀經濟政策。課程虛擬仿真國民經濟運行的重要組成部分及其內外循環,外部事件衝擊(比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和中美貿易戰等)對國民經濟運行造成的影響,以及巨觀經濟政策(比如“新基建刺激計畫”和“增值稅減稅政策”等)的作用機制和經濟影響。幫助學生認識和了解中國經濟目前面臨的機遇和挑戰,深刻體會中央經濟決策部署的動機、實施和效果。
第三,培養學生經濟學學科實踐和動手能力。課程要求學生在消化吸收相關理論基礎上掌握國民經濟運行虛擬仿真技術,通過蒐集和整理文獻和數據,量化重要外部事件衝擊和經濟政策衝擊對國民經濟運行的影響,完成國民經濟運行虛擬仿真實驗,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經濟學理論與實踐相統一的能力。
第四,培養學生運用經濟學理論知識的能力。在學生完成國民經濟運行虛擬仿真實驗的基礎上,課程要求學生運用相關理論知識,對外部衝擊和政策衝擊結果進行驗證和解釋,要求學生評估和比較不同巨觀經濟政策方案的傳導機制和作用效果,在經濟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實證分析與規範分析相統一的能力。
第五,培養和鼓勵學生的開放性思維、學科創新能力以及自主探索精神。學有餘力或具備科研潛力的學生可以運用國民經濟運行虛擬仿真平台的程式語言,結合中國不同熱點問題和經濟政策,修改模型相關設定,進行開放式的探索性學習和研究,為進—步的學習和未來的科研工作奠定基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