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待遇不平等審視――二元結構下的中國

國民待遇不平等審視――二元結構下的中國

中國入世,當外資大舉進入後,二元結構的中國必將出現更加明顯的兩個收入階層和消費階層,必將出現更加嚴重的兩極分化,由二元社會結構和不平等待遇導致的社會矛盾會變得加劇起來。這一矛盾的加劇最終會導致什麼?

基本介紹

  • 書名:國民待遇不平等審視――二元結構下的中國
  • 作者:仲大軍
  • ISBN:9787500827986
  • 頁數:377頁
  • 定價:26.0
  • 出版社:中國工人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2-05-01
內容簡介,文章節選,作者生平,書評,

內容簡介

本書目錄
第一章 論待遇:國家整體與公民個體間的權利界定
第二章 不平等待遇的起源及等級社會的形成
第三章 現有政治與經濟制度對國民待遇的影響
第四章 國際公約視野下中國公民權利和待遇現狀
第五章 資源和環境危機及其對國民待遇的影響
第六章 畸形“發展戰略”留下的陰影
第七章 困境:二元社會結構的成因與危害
第八章 突破:如何實現國民待遇的平等化
附錄:聯合國檔案

文章節選

從國際上比較起來,中國官員的工資收入算是低的。
從國家元首一級的公務員來說,美國總統一年的工資為40萬美元,在職享受不在工資之內。
香港特區的長官董建華每年工資60萬港幣,而新加坡的總理吳作棟年收入為300萬美元。
近年來還有一件被人們議論的事情,那就是中國證監會聘請的國外專家史美倫,每年薪水600萬元,行政上享受副部級待遇。相比之下,北大清華教師的崗位津貼每年有5萬元,而中國的最高領導人每月的工資不過3000多元,年薪不足5萬元。一個省長的月薪不過2000多元,有的年輕省長月薪僅1500元。
這種巨大的差距表明中國行政成本非常低廉,同時,低工資待遇實質上也為貪污腐敗製造了動能。
建國之初政府制定幹部低工資收入的初衷是,不要讓我黨的幹部與民眾拉開太大的差距,所有幹部要保持普通一兵的優秀本色。
但隨著戰爭年代遠去,這種低工資在和平暑期越來越顯示出它的弊病。第一個弊病是官員由於囊中羞澀經常尋求從其他渠道獲得經濟收入。這就容易使官員貪污受賄。
第二個弊病是官員的尊嚴不高,身份不高。在市場經濟下,錢是衡量一切的槓桿。錢多,人的底氣就足。錢少,人微言輕,牛不起來。由於工資太低,使中國一部分官員在一些大款面前很難挺直腰桿。在有些地方,往往就是一個小老闆,請一桌客,就能左右一切。低工資,常常使得一些官員在富人面前低三下四。學者也不例外。
在這種情況下,官員要想挺起腰桿往往靠手中的權力,以權謀私和謀錢。
這樣一來,中國官員低收入的現象就變成了一種假象。
《中國社會導刊》雜誌2001年7月號有篇文章透露,據粗略估算,今天負擔一個縣長或縣委書記的年開銷大約是200―300萬元,一個鄉鎮長的年開銷為50―100萬元。城市裡那些掌握實權的官員收入就更是深不可測。這種低工資制度是使當前的中國社會部分幹部貪污腐敗的因素之一。
但有人並不贊同這種觀點。“文革”期間也有低工資,那時的幹部貪污腐敗過嗎?

作者生平

仲大軍,1952年出生於山東濟南一個幹部家庭,1958年回故鄉蓬萊范家村,在農村度過了8年的童少年時期,1968年畢業於濟南山東師範學院附中,先後在濟南456廠、中國人民解放軍9637部隊和青島郵電局工作過。
1978年恢復高考後,考入上海復旦大學中文系,1982年畢業分配到北京新華通訊社,1986年到新華社-英國湯姆森基金會國際新聞培訓中心學習,1989年到南京大學--霍普金斯大學中美文化中心進修1993年被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聘為特邀研究員,1995年調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經濟時報》任編委,高級記者,數家研究機構特約研究員,2000年創辦北京大軍經濟觀察研究中心,現任中心主任,研究員。
仲大軍是國內目前知名的經濟觀察家、社會評論家、批評家、專欄作家、政府和企業顧問。由於職業的關係,近年裡他著力創建經濟觀察這一職業,根據企業和政府的需求及時做出有指導性和前瞻性的分析判斷。例如 ,他最早寫出“告別短缺經濟”的文章。1997年,他發表“迎接微利時代”一文,較早地指出了中國經濟的這一新特徵。1998年初,仲大軍根據中國行業生產的變化寫出了“中國產業利潤大轉移”一文,對產業間利潤轉換的現象首先進行了描述。2000年春,當“新經濟”、“網路經濟”被炒得甚囂塵上之際,仲大軍撰文指出:“今後十年中國經濟仍然處於‘土木鋼鐵'經濟的時代”。 在當前的中國,仲大軍是一個難得的社會批評家。特立獨行的性格使他不喜歡隨波逐流,他總是站在社會發展的前沿,最先提出社會變化的新動向和新趨勢,他最先寫出加大教育投入、消除教育瓶頸的文章,最早呼籲打破戶籍樊籠,給中國公民以自由遷徙的權利,最早寫出反壟斷的文章,最早對中國城鄉二元結構作出深入研究。這些年裡,仲大軍不僅是一個經濟研究工作者,也是一個社會改革家和社會活動家。他廣泛地參入各種研究調查活動,大量地為企業界和各級地方政府做經濟形勢觀察報告,為企業和地區提供發展戰略研究規劃報告,密切注視改革動向,為中國中央政府的改革大業獻計獻策。
仲大軍也是當前國內最有影響的社會問題撰稿人之一,每年有幾百萬字獨立思考的文章見諸國內外報刊雜誌,其主要著作有《尋找新思路》、《國民待遇啟示錄——二元結構下的中國》等。

書評

仲大軍出版的《國民待遇不平等審視――二元結構下的中國》,是一本體現與時俱進精神的專著。國際化的視野與中國的現實緊密結合,反映了對現代化過程中平等的吶喊。
在這本書中,仲大軍既談到機會的公平,如對城鄉二元結構分析,又談到了結果的公平,如對中國官僚制度的歷史考察。作為一個老朋友,我覺得這其中不僅有仲大軍理性的拷問,更凝聚了他生活的閱歷。他的妻子,據說戶口還在農村,一個著名的學者,為解決戶口要等十幾年,請問一個人生有幾個十幾年;最要命的是孩子的戶口問題,並不象有些公布的政策那樣好辦。他過去在新華社工作,曾經也是一個準“官僚”,現在下海,其中失落的滋味和自由的興奮他都體驗過。書中,引用了大量的事實進行佐證,唯獨沒有他自己,他已經把自己溶化白紙黑字間。
這本書和一般的經濟學著作不同,其顯著的特點是把抽象的人的各種權利,用種種現實的矛盾加以展示。作者,不是站在巨觀或者微觀的層面,而是站在歷史與現實、國際與國內的交叉點上,力圖展現一種客觀趨勢和發展前景。這個方向應該是任何人都阻擋不住的,而現實中但凡有一點職權的人又都在從中作梗。這種現象值得我們認真反思。
選自國家計委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楊宜勇的書評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