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電網公司輸電線路防災技術實驗室

國家電網公司輸電線路防災技術驗室(Power Transmison Line Anti-dister Laboratory)是專業所聯合開展研究的一次成功嘗試。實驗室的成功申報,標誌著湖南省電力公司試驗研究院的線路防災及災害監測研究在國網公司系統處於領先地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家電網公司輸電線路防災技術實驗室
  • 外文名:Power Transmison Line  Anti-dister  Laboratory
  • 地點:長沙
  • 研究方向:輸電線路微地形、微氣候研究
單位名稱,研究方向,

單位名稱

國家電網公司輸電線路防災技術實驗室

研究方向

(1)輸電線路微地形、微氣候研究。輸電線路位於近地層。因微地形差異使得微氣象(近地輻射逆溫)不同。從而引起雨淞之類特殊降水錶現差異大。在充足的暖濕空氣、上空存在逆溫層和地面為0—3℃低溫這3個條件均具備時.微地形就是導致線路形成雨淞和影響其嚴重程度的關鍵。開展微地形、微氣象的研究。對於預防線路覆冰。及早制定防冰措施十分重要。
(2)輸電線路桿塔力學計算。進行桿塔力學計算,為今後線路的設計提供參考依據,並可以校驗輸電線路在不同覆冰情況下的受力情況,指導線路設計和線路改造工作。
(3)輸電線路狀態監測。實驗室研究人員通過綜合研究,提出了各種災害對應的監測理論和監測方法。研製了輸電線路災情監測系統,可監測絕緣子泄漏電流、線路附近CO2含量、導線溫度、環境溫濕度、線路的風速、風向、雨量等參數,為防止鐵塔倒塔、變形、線路融冰、防止線路山火、了解絕緣子污穢狀況等提供參考。
(4)輸電線路防雷研究。主要開展雷電定位技術的研究,結合雷電監測數據進行輸電線路雷擊統計和防雷計算.對輸電線路雷害多發區、易擊段、易擊點。有針對性地採取改善接地電阻、架設避雷線、提高絕緣、降低保護角、安裝避霍針或避霄器、架設耦合地線、採用防雷新技術和新產品等綜合治理措施,以降低輸電線路雷擊跳閘率。
(5)輸電線路防污閃研究。防污研究課題:加強輸電線路、變電站的鹽密監測,及時調整鹽密布點、跟蹤線路、變電站的污穢變化情況,掌握污穢性質和程度的動態變化。準確劃分污穢區,修訂電子污區分布圖,認真核查設備外絕緣配置是否滿足要求,對不滿足的及時進行調爬和更換零值絕緣子。如無法調爬,則採用合成絕緣子或塗刷PRTV以防污閃:開展合成絕緣子的檢測工作,加強絕緣子的選型研究,確保輸變電設備外絕緣水平適應污穢等級。以杜絕污閃事故的發生。提高供電可靠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