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57年1月,前身糧食部科學研究所、糧食部設計院設立。
1961年,實施“科研面向生產”和“研究與設計結合”,“擴所建院”,合併組建糧食部科學研究設計院。
1964年,外遷5個專業研究室組建綿陽糧食科學研究所(糧食儲藏)、西安油脂科學研究所(油脂製備)、上海糧食科學研究設計所(大米加工)、無錫糧食科學研究設計所(麵粉加工)和鄭州糧食科學研究設計所(糧倉機械)5個直屬所;谷化研究室和科技情報室留在糧科院,構成“一院六愚煮喇處室、五個直屬所”的建制。
1982年,將谷化研究室和科技情報室分別改為穀物油脂化學研究所和科技情報研究所;隨後,商業部、糧食部、供銷合作總社合併組成新商業部,糧科院改組為商業部科學研究院(商業部糧食設計院);除糧食部的7個研究設計所外,供銷總社所管轄的9個研究所和商業部管轄的2個研究所共18個所統一划歸商業部科學研究院領導和管理。
1986年,商業部科學研究院所屬的所有京外研究所全部交由企業管理,其中,進入糧食各專業公司的研究所歸中谷集團領導,後分別併入中糧集團和中儲糧集團,研究院保留商業部科學研究院和商業部糧食設計院。
1994年,更名為國內貿易部科學研究院(國內貿易部北京設計院)。
1999年,更名為國家糧食儲探廈獄阿備局科學研究院(國家糧食儲備局設計院)。
2001年,更名為國家糧食局科學研究院。
2018年,改為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
科研條件
人員編制
根據2020年10月研究院官網顯示,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有在職職工685人,其中科技人員413人,研究員36人,副研究員83人,具有博士學位的67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2人,具有高級職稱和博士學位的占55%,科研版塊225人,專業技術人員162人。
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科技專家:翟江臨、李愛科、邱平、管超、鄭沫利
全國糧食青年拔尖人才:伍禕、吳娜娜、王松雪
泰山產業領軍人才:譚斌
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入選者:葉金、王勇
北京市優秀人才充廈剃培養資助青年骨幹個人:劉洪美
科研部門
根據2020年10月研究院官網顯示,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設有6個研究所、3箇中心及4個院屬企業。糧科院是全國糧油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原糧及製品分技術委員會和中國糧油學會糧食物流分會的秘書處承擔單位,是“優質糧食工程”中“中國好糧油行動計畫”子項的科技支撐單位。
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糧食儲運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局糧食儲藏重點實驗室、國家局糧油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國家局糧油質量安全重點實驗室
國家級科研中心:國家玉米深加工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國家大豆加工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國家小麥加工產業技術創新中心、糧油質量檢測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糧油標準研究驗證測試中心
國家級合作科研中心:中加儲糧生態研究中心、中澳糧食產後生物與質量安全聯合研究中心
國家級科創聯盟:國家糧食產業科技創新(濱州)聯盟
下屬研究所:糧食儲運研究所、質量安全研究所、品質營養研究所、糧油加工研究所、產業經濟和戰略物資儲備管理技術研究所(籌)
下屬科研中心:糧油質量檢驗測試中心、中心實驗室和科技成果轉化中心
設備設施
根據2020年10月研究院官網顯示,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有儀器設備2305台(套),其中包括建設具有國際領先水平、亞洲規模最大的三個180噸實驗倉的糧食倉儲中試平台;配有雙螺桿擠壓中試線、壓延掛麵中試線、米粉加工中試線,以及超高壓、超微粉碎和微波乾燥等的糧食乃判組加工中試平台;配有酶解單元、離棕厚茅燥心單元、乾燥單元和精煉單元的油脂加工平台;擁有5-100L小試、1000L和5000L中仔糠試系列發酵系統,及其配套的後處理、菌種鑑定及產物分析與檢測儀器設備的生物發酵平台、400平米SPF級動物房動物實驗技術平台和145平米低溫庫等大型中試試驗平台。
學術交流
根據2020年10月研究院官網顯示,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融入“一帶一路”倡議,先後與加拿大、澳大利亞、奧地利、日本、德國、法國、紐西蘭、阿根廷、衣索比亞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的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和國際組織,建立聯繫和科技合作。與澳大利亞默多克大學和澳大利亞植物生物安全合作研究中心共建了“只再勸中澳糧食產後生物與質量安全聯合研究中心”、與加拿大成立了“中加生態儲糧研究中心”等國際研究平台。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根據2020年10月研究院官網顯示,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承擔了國家和行業重大項目課題200餘項,其中主持承擔在研國家及地方項目(課題)110項,牽頭承擔了“糧食真菌毒素污染綜合防控系統關鍵技術研究”(2016)、“糧食收儲保質降耗關鍵技術研究與裝備開發”(2016)、“糧情監測監管雲平台關鍵技術研究及裝備開發”(2017)和“保健食品風險評估及功能評價基礎研究”(2018) 。“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畫項目4項,課題8項,子課題28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9項,在研國際標準、國家標準等各類標準計畫90項,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45項,其他及地方類課題10餘項等。
根據2020年10月研究院官網顯示,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300餘個項目成果在200餘家企業落地,獲得國家及省部級獎勵100餘項,其中“糧食儲備四合一新技術研究開發與集成創新”項目榮獲2010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蛋白質飼料資源開發利用技術及套用”等多個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獎項;累計承擔ISO等國際標準制修訂任務16項,國家和行業標準制修訂任務259項,研製國家標準物質(含質控樣品)145項,授權專利249項,其中發明專利140項。
獲獎名稱 | 獲獎類別 | 獲獎等級 | 獲獎時間 |
---|
| | | |
擠壓膨化食品中丙烯醯胺關鍵控制技術研究與產業化示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學術期刊
《
糧油食品科技》由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主管、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主辦,被收錄於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目錄(2017、2018、2019年版)、中國農業核心期刊目錄(2006年第一版)、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目錄(2011第六版)。
資質證書
根據2020年10月研究院官網顯示,研究院下屬國貿工程設計院擁有工程諮詢甲級,工程設計甲級(包括商物糧行業甲級和建築行業【建築工程】甲級),工程監理甲級,工程總承包甲級,壓力管道GC2、GC3 設計許可證。
人才培養
文化傳統
精神文化
院訓:求真、進取、協作、包容
形象標識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形象標識為以“稻穗”為基本形狀的抽象三角形設計,標識顏色為小麥色。
現任領導
科研部門
根據2020年10月研究院官網顯示,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設有6個研究所、3箇中心及4個院屬企業。糧科院是全國糧油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原糧及製品分技術委員會和中國糧油學會糧食物流分會的秘書處承擔單位,是“優質糧食工程”中“中國好糧油行動計畫”子項的科技支撐單位。
國家級重點實驗室:糧食儲運國家工程實驗室、國家局糧食儲藏重點實驗室、國家局糧油生物技術重點實驗室、國家局糧油質量安全重點實驗室
國家級科研中心:國家玉米深加工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國家大豆加工產業技術創新中心、國家小麥加工產業技術創新中心、糧油質量檢測儀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國家糧油標準研究驗證測試中心
國家級合作科研中心:中加儲糧生態研究中心、中澳糧食產後生物與質量安全聯合研究中心
國家級科創聯盟:國家糧食產業科技創新(濱州)聯盟
下屬研究所:糧食儲運研究所、質量安全研究所、品質營養研究所、糧油加工研究所、產業經濟和戰略物資儲備管理技術研究所(籌)
下屬科研中心:糧油質量檢驗測試中心、中心實驗室和科技成果轉化中心
設備設施
根據2020年10月研究院官網顯示,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有儀器設備2305台(套),其中包括建設具有國際領先水平、亞洲規模最大的三個180噸實驗倉的糧食倉儲中試平台;配有雙螺桿擠壓中試線、壓延掛麵中試線、米粉加工中試線,以及超高壓、超微粉碎和微波乾燥等的糧食加工中試平台;配有酶解單元、離心單元、乾燥單元和精煉單元的油脂加工平台;擁有5-100L小試、1000L和5000L中試系列發酵系統,及其配套的後處理、菌種鑑定及產物分析與檢測儀器設備的生物發酵平台、400平米SPF級動物房動物實驗技術平台和145平米低溫庫等大型中試試驗平台。
學術交流
根據2020年10月研究院官網顯示,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融入“一帶一路”倡議,先後與加拿大、澳大利亞、奧地利、日本、德國、法國、紐西蘭、阿根廷、衣索比亞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的科研機構、高等院校和國際組織,建立聯繫和科技合作。與澳大利亞默多克大學和澳大利亞植物生物安全合作研究中心共建了“中澳糧食產後生物與質量安全聯合研究中心”、與加拿大成立了“中加生態儲糧研究中心”等國際研究平台。
科研成就
科研成果
根據2020年10月研究院官網顯示,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承擔了國家和行業重大項目課題200餘項,其中主持承擔在研國家及地方項目(課題)110項,牽頭承擔了“糧食真菌毒素污染綜合防控系統關鍵技術研究”(2016)、“糧食收儲保質降耗關鍵技術研究與裝備開發”(2016)、“糧情監測監管雲平台關鍵技術研究及裝備開發”(2017)和“保健食品風險評估及功能評價基礎研究”(2018) 。“十三五”國家重點研發計畫項目4項,課題8項,子課題28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9項,在研國際標準、國家標準等各類標準計畫90項,基本科研業務費專項45項,其他及地方類課題10餘項等。
根據2020年10月研究院官網顯示,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300餘個項目成果在200餘家企業落地,獲得國家及省部級獎勵100餘項,其中“糧食儲備四合一新技術研究開發與集成創新”項目榮獲2010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蛋白質飼料資源開發利用技術及套用”等多個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獎項;累計承擔ISO等國際標準制修訂任務16項,國家和行業標準制修訂任務259項,研製國家標準物質(含質控樣品)145項,授權專利249項,其中發明專利140項。
獲獎名稱 | 獲獎類別 | 獲獎等級 | 獲獎時間 |
---|
| | | |
擠壓膨化食品中丙烯醯胺關鍵控制技術研究與產業化示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學術期刊
《
糧油食品科技》由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主管、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主辦,被收錄於中國科技核心期刊目錄(2017、2018、2019年版)、中國農業核心期刊目錄(2006年第一版)、北京大學中文核心期刊目錄(2011第六版)。
資質證書
根據2020年10月研究院官網顯示,研究院下屬國貿工程設計院擁有工程諮詢甲級,工程設計甲級(包括商物糧行業甲級和建築行業【建築工程】甲級),工程監理甲級,工程總承包甲級,壓力管道GC2、GC3 設計許可證。
人才培養
文化傳統
精神文化
院訓:求真、進取、協作、包容
形象標識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科學研究院形象標識為以“稻穗”為基本形狀的抽象三角形設計,標識顏色為小麥色。
現任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