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家祭祀
- 別名:讖緯、緯候、圖緯、圖讖
- 盛行時期:秦漢代
是指由天子率領群臣舉行的祭祀。盛行於秦漢代的重要社會思潮,漢代的緯書也稱“讖緯”,國家祭祀是指由天子率領群臣舉行的祭祀典禮。漢代的緯書也稱“讖緯”、“緯候”、“圖緯”、“圖讖”等,此學被稱為“內學”。讖緯是盛行於秦漢代的...
國家祭典 國家祭典是以元首或最高民意機構的最高首長為主祭的祭典或者是全國性的祭典。因此每一個國家的國家祭典類型、時間、方式都不同。而且會隨著時代不同會有新增與刪除國家祭典的項目。
《禮樂政治與明朝國家祭祀》是2023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 “夫祀,國之大節也;而節,政之所成也。”祭祀是古代中國治國理政的大事,也是理解傳統中國政治文化的樞紐之一。本書從明代國家祭祀體系的歷史衍變、祭祀儀式的禮樂...
《明代國家祭祀制度研究》是李媛創作的歷史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1年12月。國家祭祀是以國家名義、由皇帝或政府官員主持的公共祭拜活動,這種祭拜活動既體現一定的宗教涵義,又昭示祭祀者政治、社會信念和價值的常經,同時又服務於國家共同體...
《泰山國家祭祀史》是2017年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劉興順。內容簡介 泰山文化資源異常豐富,關涉政治、歷史、經濟、社會、宗教、民俗、藝術、教育、自然景觀等多個方面。自先秦以降,歷代帝王不乏登封祭拜者,文人墨客亦喜覽岱...
古代民間的祭祀對象分為天神、人鬼和地祇。後來儒教吸收民俗百神,組成像人間官僚系統那樣的等級體系。每個神的品級、爵位,一般說來,是由儒者規定的,並載入國家祀典。平素,它們依照規定,享受一方祭祀,如同諸侯的有封地和食邑;大祭...
第四節 嘉靖宗廟祭祀改革………56 一 特享………56 二 祫………58 三 禘………62 四 禘、祫改制的意義………66 第五節 太廟功臣
古代所謂禮儀,包括的範圍內容和形式非常廣泛,諸如政治體制、朝廷法典、天地鬼神祭祀、水旱災害祈禳、學校科舉、軍隊征戰、行政區域劃分、房舍陵墓營造,乃至衣食住行、婚喪嫁娶、言談舉止,無不與禮儀有關,它幾乎是一個囊括了國家政治、...
清明節是傳統的重大春祭節日,掃墓祭祀、緬懷祖先,是中華民族數千年以來的優良傳統,不僅有利於弘揚孝道親情、喚醒家族共同記憶,還可促進家族成員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認同感。清明節融匯自然節氣與人文風俗為一體,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合一,充分...
祭祖,中國傳統習俗,祭祀先祖是一項隆重的傳統民俗活動。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中元節(除、清、九、盂),是漢族傳統節日裡祭祖的四大節日,從古至今,這種禮俗很盛行。因各地禮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異。國人有慎終追遠的傳統,...
唐代宗時期,黃帝陵公祭活動升格為國家級祭典,之後即使是唐代戰亂時期,公祭黃帝陵的活動仍未中斷。元代沿襲唐宋時期公祭黃帝之禮制,《元典章》規定:伏羲、神農、黃帝是開天闢地的先祖,國家應當祭祀,但祭祀儀式不再由皇帝親自主持。元代...
如今原始內涵的“七月半”祭祀活動,多是民眾自發地、零星地在家庭內舉行,不再具有傳統意義上的公共性。2010年5月18日,中國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推薦項目名單(新入選項目)。香港特別行政區申報的“中元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