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中國諫議制度史

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中國諫議制度史

《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中國諫議制度史》是2015年1月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晁中辰。

基本介紹

  • 書名: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中國諫議制度史
  • 作者:晁中辰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出版時間:2015年1月
  • 頁數:705 頁
  • 定價:128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101104400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國家社科基金後期資助項目:中國諫議制度史》客觀描述了先秦至清末諫議制度的發生、發展和盛衰的演變歷程,並通過對有關重大諫諍事件和諫議人物的分析,總結其規律、特點、作用和得失,並對古代諫議思想,尤其是儒家諫議思想作了深入探討。可以清楚看出,如君主善於納諫,言路暢通,這時就政治清明、國家昌盛。反之,如言路壅蔽,君主獨斷專行,就會導致朝政混亂和國家衰亡。從本質上來說,諫議制度具有統治集團內部民主決策的性質,是中國古代政治文化中應該肯定的部分。今天,這對實現領導決策的民主化和科學化,可以提供有益的啟示和借鑑。

作者簡介

  晁中辰,男,1947年生,1982年于山東大學歷史系研究生畢業,獲碩士學位,留校任教至今。主要從事中國古代史(重在明清)和中外關係史的教學與研究。主要著作有:《明代海禁與海外貿易》(人民出版社2005年)、《明成祖傳》(人民出版社1993年)、《崇禎傳》(台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李自成大傳》(山東人民出版社2000年)、《中國古代科技與西傳》(山東教育出版社1991年)、《明代海外貿易研究》(故宮出版社2012年);參編有《中國古代對外關係史》、《鄭和下西洋》;個人主編有《中國改革通史?明代卷》、《中國冤案實錄》、《中外文化的衝突與融合》、《歷代謀士傳》等數種。在國內外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
  現任山東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明史學會理事、中國中外關係史學會副會長、山東省人民政府參事。

圖書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先秦時期的諫議制度
第一節 先秦時期諫議制度的起源和初步發展
一、諫議制度的起源
二、夏商時期的諫議制度
三、西周時期的諫議制度
四、春秋戰國時期的諫議制度
第二節 先秦時期的諫議與政治興衰
一、諫議與西周的興盛和衰亡
二、諫議與春秋時期吳國霸業的興衰
三、諫議與戰國時期齊國的威宣盛世
第三節 先秦時期的著名諫議人物和事件
一、殷商時期比干的諫議活動
二、西周時期的著名諫臣及其諫議活動
三、春秋時期的著名諫臣及其諫議活動
四、戰國時期的著名諫臣及其諫議活動
第四節 先秦時期的諫議思想
一、先秦時期的諫議理論
二、儒家的諫議思想
三、法家的諫議思想
四、墨家的諫議思想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二章 秦漢時期的諫議制度
第一節 秦代的諫議制度
一、秦代諫議職官的設定及職掌
二、焚書坑儒和二世而亡
第二節 漢代的諫議制度
一、漢代重視諫議的原因
二、漢代諫官的設定
三、漢代諫議的方式
第三節 漢代重大諫議事件
一、西漢時期的重大諫議事件
二、東漢時期的重大諫議事件
第四節 漢代著名的諫諍之士
一、司馬遷及其《史記》中的諫議思想
二、賈誼的諫議活動
三、晁錯的諫議活動
四、其他著名諫議人物
第五節 漢代諫議制度的特點與得失
一、言路壅通與漢代興衰
二、特點和得失
第六節 本章小結
第三章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諫議制度
第一節 魏晉時期諫議制度的發展
一、職官設定的演變及門下省的設立
二、言路壅通與政事得失
三、著名諫臣及諫諍事件
第二節 南朝時期諫議制度的發展
一、南朝時期門下省組織機構的變化
二、南朝時期門下省職能的擴展與諫議制度的發展
三、南朝諫議制度執行失效的原因
四、南朝著名諫臣及諫諍事件
第三節 北朝諫議制度與言路得失
一、北朝諫議制度的演變
二、北朝言路壅通問題
三、北朝諫議名臣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四章 隋唐時期的諫議制度
第一節 隋代的諫議制度
一、隋代職官調整及門下省諫官職權
二、言路壅通與隋朝興亡
三、重要諫諍人物與重大諫諍事件
四、隋代諫議制度得失
第二節 唐代諫議制度的完備
一、唐代諫官設定及其職掌
二、三省並立和諫官參與
三、諫議渠道壅通及其原因
四、唐代諫官選任制度
第三節 唐代著名諫臣及諫諍事件
一、“貞觀之治”與魏徵直諫
二、左拾遺杜甫“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
三、韓愈及其《諫迎佛骨表》
四、唐代其他著名諫臣
第四節 唐代諫議思想與文士精神
一、唐代諫議思想的發展
二、唐代的文士精神和諫諍意識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五章 五代和兩宋時期的諫議制度
第一節 五代十國時期的諫議制度
一、五代十國時期諫官的設定及職掌
二、五代十國時期的言路壅通與諸國興亡
三、五代十國時期的重大諫諍事件
第二節 兩宋時期的諫議制度
一、兩宋時期的諫官
二、宋代御史言事權的與奪
三、宋代的台諫合流之勢
四、兩宋時期的其他諫議渠道及其壅通
第三節 兩宋時期的著名諫臣與諫諍事件
一、諫官與慶曆新政的成敗
二、仁宗朝台諫集體彈劾外戚張堯佐
三、台諫官與慶元黨禁
第四節 宋代士大夫與諫議文化
一、宋代士大夫的諫議精神
二、“妙在似與不似之間”:包拯的諫議藝術
三、格君心之非:朱熹的諫議思想
第五節 本章小結
第六章 遼、夏、金時期的諫議制度
第一節 遼代的諫議制度
一、遼代初期的漢化與諫議
二、遼代的諫議系統和職官
三、遼代中後期重大諫議事件
第二節 西夏的諫議制度
一、西夏的建國及其諫官制度
二、西夏中後期的重大諫議事件
第三節 金代的諫議制度
一、金代的諫議機構和職官
二、金代的諫議思想及其實踐
三、金代重大諫議事件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七章 元代的諫議制度
第一節 元代的“御史職當言路”與台諫合流
一、御史台的設立與建制
二、元代的台諫合流
三、元代諫議制度的特點與作用
第二節 元代的言路壅通與政事得失
一、元太祖、太宗時期的諫議活動
二、元憲宗、元世祖時期的進諫與納諫
第三節 元代著名諫臣及其諫議活動
一、耶律楚材的勸諫與漢法的推行
二、劉秉忠勸諫忽必烈
三、郝經的勸諫與南北和議及漢法的實行
第四節 本章小結
第八章 明代的諫議制度
第一節 諫議職官的設定和特點
一、君主專制的極端強化與諫議制度的式微
二、科道言官與台諫合一
三、章 奏、經筵日講 及其他諫議渠道
第二節 明前期的言路得失
一、洪武時期的言路壅通與政事得失
二、建文時期的進諫與納諫
三、永樂時期的納諫與拒諫
四、洪熙、宣德時期的納諫與政治革新
第三節 明中期的納諫與拒諫
一、正統至天順年問的言路壅通與政事得失
二、成化、弘治年間的諫議活動
三、正德、嘉靖、隆慶時期的納諫與拒諫
第四節 明後期的言路與朋黨之爭
一、萬曆年間言路由通暢轉阻塞
二、天啟年間特務橫行與言路阻塞
三、崇禎年問言官加速蛻變,諫議制度名存實亡
第五節 明代文士的諫諍意識
一、明代文士諫諍意識的特點
二、明代文士諫諍意識形成的原因
三、明代文士諫諍意識的得失
第六節 本章小結
第九章 清代前期的諫議制度
第一節 諫議職官的設定與諫議渠道的拓展
一、都察院、六科的設定及台諫合一
二、秘密奏摺與諫議
三、其他諫議方式
第二節 順治、康熙時的言路壅通與政事得失
一、順治朝的諫議活動
二、康熙朝的進諫與納諫
第三節 雍正、乾隆時的諫議活動
一、雍正朝的納諫和拒諫
二、乾隆朝的納諫與政事得失
第四節 嘉慶、道光時的納諫與拒諫
一、嘉慶朝的諫議活動
二、道光朝的納諫、拒諫與政事得失
第五節 著名諫臣與諫諍事件
一、洪承疇力諫善待漢人
二、圍繞遷海的諫諍
第六節 本章小結
第十章 清後期(鴉片戰爭後)的諫議制度
第一節 清後期諫議制度的變化
一、通民情、開言路之法的探索——近代議會民主制思潮的興起
二、各省諮議局及中央資政院的設立及其活動
第二節 清後期著名諫臣與諫諍事件
一、《馬關條約》簽訂前後官員的諫諍活動
二、國會請願運動
第三節 本章小結
第十一章 結語:中國傳統諫議思想與諫議制度
一、中國傳統文化中的諫議思想
二、諫議制度的演變脈絡
三、專職諫官與非專職諫官的主要區別
四、古代諫議制度的作用和局限
後記
主要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