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林業局青海三江源濕地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

國家林業局青海三江源濕地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位於青藏高原南部,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境內。地處黃河源頭,阿尼瑪卿山以西的黃河谷地。境內淡水湖泊4077個,其中扎陵湖和鄂陵湖在2005年被指定為國際重要濕地。黃河在本縣境內流經300多公里,平均河寬為90米,水深不足1米,平均流量19.1m/s,最大流量為50.6 m/s。全縣主要有麥曲、白馬曲、東曲、麻石加、麥格茸、康前、托索河八條河流,除托索河是內陸河外,其餘均為黃河水系,且是黃河主要一級支流。瑪多黃河源區是青海省境內主要產流區,水資源豐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家林業局青海三江源濕地生態系統定位研究站
  • 主管部門: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
研究方向,發展歷史,科研條件,科研成就,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是高原祖蘭辯濕地生態系統,通過長期的定位觀測來了解三江源濕地生態系統的結構與功能;了解三江源濕地生態系統水源涵養能力、生態系統演化和植物群落宙連演替趨勢;了解三江源濕地生態系統中有益和有害物種種群變化趨勢;分析全球變化對三江源濕地生態系統結構、功能和動態過程的影響;分析三江源生態系統演化、生物多樣性變化與氣候、水文和人為干擾的關係;研究濕地生態系統多樣性的保護和持續利用的途徑;促進資源保護和觀測水平邁上新台階。

發展歷史

2005年12月,國家林業局批覆,由中央預算內投資136萬元進行青海三江源濕地生態定位研究站基礎建設及配套設施建設。

科研條件

主諒殼妹要儀器設備有濕騙拒乎恥地生態環境自動監測系統,環境水質自動監測系統,土壤水分自動監測系統,濕地徑流監測系統,水分蒸發自動監測系統,以及數據信息的線上採集、記錄、傳輸和網路連線設備等。業務綜合用房200m,綜合觀測塔1座,集水區測流堰1座,觀測場1處,徑流場1處。中國林業科學研究院對青藏高原地區的野生動植物有至少10年野臭墓汗外監測數據積累,為青海三江源濕地生態系統定位監測研究站奠定了良好的監測基礎。

科研成就

中國林科院林業所、森環森保阿抹罪雄所、濕地所,以及中科院動物所等單位先後在本站監測區開展了一批有關濕地生態系統和野生動植物保護方面的攻關項目。通過多年的努力,本站在青海三江源濕地監測和自然保護方面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青海和西藏開展了“野生動物疫病監測和預警系統維護”研究,通過鳥類環志和衛星跟蹤研究,掌握了斑頭雁、赤麻鴨等青藏高原濕地繁殖水鳥的分布、種群動態、遷徙路線和遷徙規律,開展了候鳥疫病血清學和病原章鍵束學檢測,對候鳥疫病的進行主動預測和預警工作。根據保護對象的瀕危程度、國際關注程度及其生態價值,制訂了三江源區優先保護生態系統和指示物種的選擇標準。在研究區域內確定優先保護生態系統及代表群系21種,指示物種獸類12種,鳥類3種,植物4種。依託三江源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了野生動物類型保護區功能區劃技術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