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康復輔具研究中心

國家康復輔具研究中心

國家康復輔具研究中心是民政部直屬事業單位,2006年在原民政部假肢科學研究所的基礎上正式成立的,是專門從事輔助器具研究、開發、套用、評定,輔助器具行業政策法規、技術標準、質量監督、關鍵技術等研究和技術服務的多功能綜合性科研機構,多次代表中國與國際上其他國家和地區開展本領域的學術交流,是國家重點扶持的行業“龍頭”。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家康復輔具研究中心
  • 前身:民政部假肢科學研究所
  • 創建:1979年5月
  • 研究宗旨:公益性、政策性
簡介,研究宗旨,科研領域,臨床套用,質檢機構,應急救援,國際交流,

簡介

國家康復輔具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心”)前身是民政部假肢科學研究所,創建於1979年5月。隨著我國經濟技術的不斷發展和人們健康理念的逐步改變,為保障殘障群體(“殘障群體”泛指殘疾人、老年人和傷病人,此概念與世界衛生組織定義的“殘疾”相對應)權益,發展我國康復輔具事業,由11位院士提議,經國務院主要領導批示,於2006年3月在假肢所的基礎上組建成立了國家康復輔具研究中心。中心研究內容由原來單一的假肢、矯形器向康復輔具類十一大類產品全方位擴展。中心新址設立在北京亦莊經濟技術開發區,一期工程投資近3億元。中心設有國家康復輔具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和附屬康復醫院2個二級法人單位,規劃建設2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4個部級重點實驗室。中心主要職能為:康復輔具產品研發、相關基礎理論和政策法規研究、臨床套用研究、康復輔具行業技術標準擬定、康復輔具質量監督檢驗和相關培訓與信息服務。
國家康復輔具研究中心
國家康復輔具研究中心

研究宗旨

國家康復輔具研究中心在公益性、基礎性、政策性研究方面,著重於探討和界定輔具康復與保障殘障群體之間的關係,研究康復輔具行業的發展趨勢,為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制定提供依據。中心主持起草了包括《全國民政科技發展中長期規劃綱要(2009~2020年)》和《全國康復輔具科技發展中長期規劃綱要(2009~2020年)》在內的多個事關行業全局的政策性檔案,界定了醫療器械和康復輔具二者的關係,為有效、依法管理康復輔具產品提供依據。另外,為實現2015年全國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的戰略目標,中心著手起草分層面輔具康復保障標準,建議相關部門將輔具康複列入醫保範圍。

科研領域

國家康復輔具研究中心在科研方面,參與組織並承擔了“殘障人生活保障輔具研究”、“智慧型輪椅關鍵技術、單元部件及目標產品的研發”和“傷後常用康復輔具套用方案研究”等科技支撐計畫、863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等課題近20項。《殘疾人輔助器具分類和術語》獲得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頒發的“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三等獎,優秀國家標準獎,假肢接受腔計算機輔助設計與製造系統、足底矯形器CAD/CAM系統、四連桿膝關節等均接近同期世界先進水平,多項成果獲北京市和民政部科技進步獎。中心研發的假肢、矯形器、專用材料等在國際上性價比高,深受開發中國家歡迎。

臨床套用

國家康復輔具研究中心在臨床研究方面,設有臨床研究部(附屬康復醫院),主要從事康復輔具新技術、新產品的臨床套用和疑難病例分析研究,是科研成果臨床套用的終端視窗。該部門具有世界先進的軟、硬體設施和國內一流的無障礙環境,旨在通過輔具康復的方法和生活工作環境模擬訓練,解決殘障群體的功能障礙問題,使之回歸家庭,融入社會。

質檢機構

國家康復輔具研究中心在技術管理和質量監督檢驗方面,設有國家康復輔具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該質檢中心始建於1993年,是經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實驗室認可委員會審查認可並授權的我國唯一一家承擔假肢、矯形器、輪椅車等康復輔具質量檢測的國家級質檢機構,同時又是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直管的質檢中心,多年來在康復輔具的檢測和標準制訂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

應急救援

國家康復輔具研究中心在應對國家重大突發事件時,反應迅速,做出應有貢獻。5.12汶川大地震發生後,中心及時制定地震傷員救治方案,參與救治行動,使輔具康復與醫療康復同時介入,大大降低了傷者的致殘率。中心還牽頭組織了“陽光康復”項目和“牽手助殘”項目,指導各地康復機構救治傷員,承擔“抗震救災英雄少年、優秀少年”中傷殘者的輔具配置任務,派遣技術骨幹奔赴四川、雲南等災區直接為傷殘人員服務,獲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國際交流

國家康復輔具研究中心廣泛開展輔具康復領域的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多次派遣科研人員前往德國、美國、日本、香港等國家和地區進行技術交流。受政府委託,中心正在對南非、哈薩克斯坦、蒙古、印度等開發中國家實施技術援助,提升了我國在該領域的國際地位和國際影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