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創新體系比較德國國家創新體系的結構與績效》是2011年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德)施莫河,(德)拉默,(德)雷格勒爾。
基本介紹
- 書名:國家創新體系比較:德國國家創新體系的結構與績效
- 作者:(德)施莫河,(德)拉默,(德)雷格勒爾 編著
- ISBN:9787513002295
- 頁數:309
- 定價:38元
- 出版社:智慧財產權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1-1-1
- 裝幀:平裝
- 開本:16開
圖書信息
內容簡介
圖書目錄
5.3高等教育指標
5.4從國際視角看德國教育體系——有關創新的分析
第六部分完善國家創新體系的有關政策
第七部分附錄
7.1參考文獻
7.2縮略語
7.3作者簡介
文摘:
對德國技術績效進行實證分析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獲得關於當今趨勢和未來挑戰的政策建議,以及可能的政策解答。儘管特彆強調了以指標為基礎的國際比較與創新政策建議之間的聯繫,但是德國的報告體系並不是評價政策行為的一個工具。它對政策制定的主要貢獻是,提供了一個定期更新並(根據技術部門和領域)充分分解的監測體系,從經濟角度闡述其結論,包括為了應對挑戰而可能採取的政策干涉。然而,對研究、技術和創新中與德國技術績效有關的具體政策的作用和影響進行分析,超出了當前報告體系的範圍。同樣,報告體系儘量不去詳細描述相關的政策行為,因為此類信息可以從政府出版物中獲得(例如《聯邦研究報告》,見BMBF2004a;或者《年度經濟報告》,見BMWA2004)。
本研究的一個主要發現以及得出政策結論的一個出發點是:德國的技術績效依然很高,但與其他國家相比在緩慢下降。許多績效高的領域,例如勞動力的教育水平或者科學體系,趨向於依賴前幾年甚至前幾十年的投人。要保持當前的地位並與其他國家步伐一致,還需要相當大的努力,特別是在教育、科學以及新的前沿技術方面。除了其他因素以外,這還涉及公共投資的增加。最急需解決的是以下五個方面。更多的痧院與創新動力:大約15年來,德國創新體系一直被描述為在技能、研發支出和市場發展方面缺乏動力。同時,其他許多工業國家,特別是大量後起國家,已經大大增加了對研究和技術資源的投入,並且表現出對新產品和服務需求的快速增長。企業的研發活動以及研究人員的職業選擇極有可能被這種富有動力的環境所吸引。這些體系動力的差別,從根本上削弱了德國在稀有資源(如高質量的人才、傑出的研究人員或者研發投人等)方面的競爭力。到目前為止,投入以及市場刺激的低動力對輸出指標(如勞動力的平均資格水平、科技出版物、專利申請或者高技術商品的出口)的影響十分有限。這也許在某種程度上表明日益增長的稀有投入更加高效,但是,它首先表明的是技術績效輸入指標變化與對應的輸出指標變化之間存在很長的時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