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論衡(第6輯)》是2016年12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甘肅中國傳統文化研究會、王曉興。
基本介紹
- 書名:國學論衡(第6輯)
- 出版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 ISBN:9787509797709
《國學論衡(第6輯)》是2016年12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甘肅中國傳統文化研究會、王曉興。
《國學論衡(第6輯)》是2016年12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甘肅中國傳統文化研究會、王曉興。內容簡介《國學論衡》系甘肅中國傳統文化研究會的學術集刊,旨在為從事中國傳統文化、國學研究的學者提供學術交流平台,...
《國學論衡》原名《國學商兌》,從1933年6月第2號起易名為《國學論衡》,該刊創刊於江蘇蘇州,停刊於1937年6月第10期。由國學會編審委員會國學論衡編纂部編輯,國學會發行,會址設於公園吳縣圖書館內。半年刊,學術刊物。主要撰稿人有章炳麟、唐文治、唐長孺、靳志、 張江裁、楊圻、宋育人、田名瑜、黃曾樾等。主要...
《國學經典導讀·論衡》是2011年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田昌五。該書的目的是引導一部分具有中等以上文化水平的中青年同志讀懂古代的文化典籍。內容簡介 如何做到懂古代的文化典籍這一點,是頗費考慮的。僅僅作些注釋,不足以達此目的;翻譯成現代語文也不行。由於關鍵在於解讀或釋讀,作者對全書的篇目...
《國學論衡(第8輯)》是2020年3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曉興。內容簡介 《國學論衡》系甘肅中國傳統文化研究會的學術集刊,旨在為從事中國傳統文化、國學研究的學者提供學術交流平台,通過學術研究增進對中國傳統文化和國學的理解和詮釋;推動中國傳統文化、國學與世界文化、文明之間的對話;以理性考量...
《國學論衡(第十二輯,2022年第2輯)》是一本2022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陳聲柏。內容簡介 《國學論衡》系甘肅中國傳統文化研究會的學術集刊,旨在為從事中國傳統文化、國學研究學者提供學術交流之平台,通過學術研究增進對中國傳統文化和國學的理解和詮釋;推動中國傳統文化、國學與世界文化、文明之間的...
15、《夏夷之辨及其進近代轉型》,劉澤華、羅宗強主編:《中國思想與社會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6月 16、《黃帝祭祀與中華人文精神》,陝西黃帝陵基金會編:《黃帝祭祀與中華傳統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陝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9月。17、《段正元論儒道與儒教》,壟菲主編《國學論衡》第四輯,中國藏學出版...
《國學論衡(第七輯)》是2018年4月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曉興。內容簡介 《國學論衡》系甘肅中國傳統文化研究會的學術集刊,旨在為從事中國傳統文化、國學研究的學者提供學術交流平台,通過學術研究增進對中國傳統文化和國學的理解和詮釋;推動中國傳統文化、國學與世界文化、文明之間的對話;以理性考量...
《清華法治論衡法治與法學何處去(下)》是2005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高鴻鈞。內容簡介 本書為“法治與法學何處去”專號之下卷。本專號旨在揭示當下中國法治和法學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前沿和突出的問題,並就其主要領域和層面的問題進行核理、反思、剖析與探索,既有學理評析又有現實關照,既有反思警醒...
《國故論衡》是章太炎重要的國學著作,分國小、文學、諸子學三卷,系統論述文字音韻學、文學、文獻學、周秦諸子學、經學及佛道之學等,在中國現代學術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另,附錄其《駁中國用萬國新語說》《論語言文字之學》二文,以期有助於讀者理解章太炎的國小思想,進而挖掘其學術思想之本意與精髓。出版...
(25)《國學論衡(第六輯)》(執行主編),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12月 (26)《宗教對話與和諧社會(第三輯)》(主編),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12年7月 (27)《對話:中國傳統文化與和諧社會》(主編),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2月 (28)《宗教對話與和諧社會》(主編),北京:...
16.《“漢得天統”:兩漢關於政權合法性的理論思考》,《國學論衡》第六輯,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6年2月版 17.《五德終始說與兩漢史學》,載於《歷史的理論、觀念與敘事》,甘肅民族出版社2017年12月版 18.《中國夢的歷史觀》,《中國紀檢監察報》2019年6月6日理論版 19.《馬克思主義史學中國化的踐行者—憶...
.漢語語法學史上的開山之作——楊樹達《中國文法學小史》,《恆道》第三輯,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年3月出版,頁619-628。2006年 .論“三女為粲”之“粲”的本字為“奸”,《東南文化》2006年第2期,頁54-56。2007年 .《國語》的“曰”字和“雲”字,《國學論衡》第四輯,中國藏學出版社2007年12月版,...
《〈論衡〉札記》,《文史》5輯,1978 《說“弜”》,《古文字研究》1輯,1979 《說“宦皇帝”》,《文史》6輯,1979 《說“遇負杖入保者息”》,《文史》6輯,1979 《說“河海不擇細流”》,《文史》7輯,1979 《“畀”字補釋》,北大中文系《語言學論叢》六輯,1980 《釋“柲”》(附:釋“弋...
第十輯,2021年12月。《乾嘉諸儒治》,《國學論衡》(CSSCI)第十四輯,2023年9月。特約評論文章:《善終——與生命最後的和解》,《半島都市報》評論版,2022年4月2日。《規範網路平台運營絕不是打板子》,《半島都市報》評論版,2022年6月25日。《請還“二舅”真正的“本色”》,《半島都市報》評論版,...
《書林藻鑒》(原載於《國學論衡》第五期,1935年6月)《清代纂修官書草率之一例——》(原載於《金陵學報》六卷二期,1936,後收入《史學雜稿訂存》)《柳宗元文學的評價》(原載於《文史哲》1954年第10期)《讀陳寅恪先生》(原載於《文史哲》1955年第8期)《韓愈柳宗元文學評價》(山東人民出版社1957年...
獲1992年第六屆“中國圖書獎”。《古樂發隱 ── 嘉峪關魏晉墓室磚畫樂器考證新一版》(署名:牛龍菲)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5年3月第1版。《嘉峪關魏晉墓磚壁畫樂器考》(署名:牛龍菲)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81年5月第1版。二,編著 《國學論衡》(第四輯)主編(署名隴菲)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07...
25、《國故論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147頁 26、《〈新青年〉文選》,貴陽:貴州教育出版社,2003年,452頁 27、《現代學術史上的俗文學》,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514頁 28、《北京:都市想像與文化記憶》(與王德威合編),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561頁 29、《早期北大文學史講義三種》,...
儒家德行倫理的道德評判原則及其現代意義,《倫理研究》,2023年第2輯(總第9輯)。儒學“女性正名”的有效性評估與儒家女性倫理學前途展望——評王堃的《坤道與空闕:“女性”的詩性正名》,《國際儒學》2023年第2期。情感與心靈——情感儒學與生活儒學的“心靈哲學”貢獻及其拓展,《國學論衡》,2023年第1輯(...
《三禮名物略例》(《國學論衡》1933年第2卷)是其研究三禮名物的綱領。他承徽州學派江永、戴震等經學及國小大師的治學方法和傳統,精研音韻、訓詁,詳考古代典籍中的名物制度,尤其是對三禮(《儀禮》《周禮》《禮記》)的研究,在資料的蒐集、研究的規模、學術見解等諸多方面,“並世殆無第二人可及”。此外...
(21)《母語世界的戀人與尷尬》,《國學論衡》,2007年,1/1。(22)《徘徊六合無知己,飄若浮雲且西去——讀高爾泰先生《尋找家園》雜感》,同上,1/1。(23)回到思與思物世界的戀人,《讀書》,2008年第3期,1/1。(24)《“成功”:人性的牢獄》,《南方周末》,2008年6月26日,第1272期,1/1。...
榮譽獎項 《甲骨文字編》,獲得中國大陸第28屆「全國優秀古籍圖書獎」一等獎。(2013)《甲骨文字編》,獲「第二屆李學勤中國古史研究獎」一等獎 (2016.10.20)《甲骨文字編》,獲「第二屆全球華人國學成果獎」 (2016.10.29)《唐寫本說文解字輯存》,獲中國大陸「2015年度全國優秀古籍圖書獎」二等獎。(2016)
22、《整理·研究·鑑賞》,《古籍整理研究學刊》,1999年第6期。23、《〈四書章句集注〉成書考略》,《中國典籍與文化論叢》第三輯,中華書局,1995年12月。修訂稿收入《北京大學百年國學文粹》(語言文獻卷),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4月。24、《〈詩經〉流傳日本考》,《古典文獻研究論叢》,北京大學出版...
甘露二年(257年)五月一日,曹髦來到國學館,命群臣賦詩。侍中和荄、尚書陳騫等人作詩時拖延時間,掌管文化教育的朝官奏免他們的官職。曹髦說:“我是不太聰明的人,卻比較愛好風雅,今天讓群臣即席吟詠,不過是想從中了解朝政的得失。但你們不能理解我的意圖,說得不著邊際。這次就原諒了和荄等人,從今以後群臣...
〈中國古代的地圖──從江蘇尹灣的「畫圖」、「寫圖」說起〉,收入中山大學藝術學研究中心編,《藝術史研究》(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5),第6輯,頁105-124。〈從金關、懸泉置漢簡和羅馬史料再探所謂羅馬人建驪靬城的問題〉,《古今論衡》13 (2005):49-72。另收入長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編,《長沙三國吳...
28、李曙華《文化視野中的中國科技史》 現代與傳統 1995 第1輯,總第6輯。29、李曙華《中國傳統科學範式初探》 太原師範學院學報 2003年 第1期。香港《中國教育改革》2004年6月第3期 全文轉載。30、李曙華《天地之大德曰生——中華科學傳統的基本特質》 《自然國學——21世紀將發揚光大的國學》 孫關龍、宋正海...
(13)《近代中韓文化交流史上的的金澤榮》,《韓國研究論叢》 1998年第 5輯。(14)《薛福成與瀛環志略續編》,《學術集林》卷14,上海遠東出版社1998年。(15)《近代最早百科全書的編譯與清末文獻中的狄德羅》,《復旦學報》 1998年第3期。(16)《章太炎〈國故論衡·原道〉校注》,《中國哲學》第19輯,...
[20]《論衡·感虛》篇記述了另一則故事,說鄒衍盡忠於燕惠王,燕惠王卻聽信了左右的讒言,將鄒衍拘捕下獄,鄒衍仰天而嘆,這時正值夏天的五月,一場大霜從天而降。值得我們注意的是,這兩則故事雖然都屬於民間流傳的傳奇故事,未必真有其事,但都與天地間陰陽節律的失調引起的災異有關,都有濃厚的天人感應的...
羅豎一,男,甘肅天水(中華人文始祖伏羲故里)人,系中國著名評論家、獨立學者、資深媒體人、調查記者、專欄作家。人物經歷 中國網最具影響力十大寫手(即中國十大媒體評論員),“中國好寫手”十強,具有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根基,現為中國傳統文化論壇常務理事、張家界市國學教育研究會顧問、中國紀實文學研究會會員、中華...
1925年,清華國學研究院第一屆招生,以一甲名次考入。28年畢業後執教於北京女師、清華大學、燕京、輔仁大學。1946年起任北師大教授。文化大革命中收藏的大量價值連城的善本古籍被焚毀或送去燕山造紙廠造紙,部分被康生取走。1966年8月與妻子被紅衛兵批鬥致死。人物經歷 劉盼遂早年就讀于山西大學。曾任山東第二女子師範...
”漢王充《論衡.量知》:“無刀斧之斷者謂之樸。”引申指樸質、樸實。《老子》第二十八章:“樸散則為器。”《商君書開塞》:“古之民樸以厚。”漢王充《論衡書解》:“人無文則為樸人。”唐杜牧《答莊充書》:“是以意全勝者,辭愈樸而文愈高;意不勝者,辭愈華而文愈鄙。”。簡化字“朴”也為形聲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