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11月18日,國務院以國發〔2003〕27號發布了《國務院關於授予巴金“人民作家”榮譽稱號的決定》。
《決定》對巴金表示了充分的肯定,並授予他“人民作家”的榮譽稱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務院關於授予巴金“人民作家”榮譽稱號的決定
- 發文機構:國務院
- 發文字號:國發〔2003〕27號
- 發布時間:2003年11月18日
決定全文,人物連結,
決定全文
巴金是我國著名作家,是我國進步文化的先驅之一。 他在近一個世紀的文學生涯中,始終堅持現實主義的創作道路,在對理想的憧憬和追求中,信念堅定,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人民大眾。他的作品結構嚴謹,語言簡潔,抒情優美,塑造了許多性格獨特而豐滿的典型人物。長篇小說《滅亡》,“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三部曲《霧》、《雨》、《電》,《寒夜》、《火》、《憩園》、《第四病室》,短篇小說集《英雄的故事》、《明珠和玉姬》、《李大海》,中篇小說《春天裡的秋天》,譯著長篇小說《父與子》、《處女地》以及散文集和回憶錄等都為廣大人民民眾所深深喜愛。
巴金是人民的作家,為我國文學事業的發展作出了傑出貢獻。為貫徹落實發展先進文化的時代要求,弘揚巴金的崇高精神,國務院決定授予巴金“人民作家”榮譽稱號。
國務院號召全國廣大文學工作者以巴金為楷模,深入學習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人民,深入生活,把文學創作與社會責任感統一起來,努力創作更多的思想性、藝術性相統一的優秀作品,為繁榮發展我國文學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人物連結
巴金(1904年11月25日—2005年10月17日),原名李堯棠,另有筆名有佩竿、極樂、黑浪、春風等,字芾甘。漢族,四川成都人,祖籍浙江嘉興。中國作家、翻譯家、社會活動家、無黨派愛國民主人士。巴金1904年11月生在四川成都一個封建官僚家庭里,五四運動後,巴金深受新潮思想的影響,並在這種思想的影響下開始了他個人的反封建鬥爭。1923年巴金離家赴上海、南京等地求學,從此開始了他長達半個世紀的文學創作生涯。
巴金在文革後撰寫的《隨想錄》,內容樸實、感情真摯,充滿著作者的懺悔和自省,巴金因此被譽為“二十世紀中國文學的良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