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圉令趙君碑》刻於初平元年(公元190年),原在河南南陽,早佚。原石拓本傳世有數種,《中洲金石考》及《天下金剛志》均有著錄。今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有藏。《圉令趙君碑》結字拙樸,形體雄渾,方勁古樸,天趣自得,有極高的藝術價值。結構上內松外緊、左輕右重、留白均勻。其章法獨特,似摩崖刻石。書寫者、刻石者、拓工者渾然天成。其中自然風化效果異常重要。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圉令趙君碑
- 出土地點:河南
- 館藏地點: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
- 所屬年代:漢代
碑文:君諱(缺)字(缺)建(缺四字)慕修其緒,溫良恭儉,敦《詩》(缺六字)積而能散。菲薄其身,博施(缺八字)芬芳暢於諸夏,郡仍優署五官掾功曹,州辟從事。司徒楊公辟,以兄憂不至。其後司徒袁公仍辟(缺二字)除新(缺)長,遷圉令,播德二城,風曜穆清。當(缺八字)會被疾去官,年六十有八,以中平五年冬十一月壬寅卒,(缺十八字)期詠(缺十七字)紀代以毖後昆。其辭曰:天實高,唯聖同。戲我君,羨其縱。體弘仁,蹈中庸。所臨歷,有休功。追景行,亦難雙。刊金石,示萬邦。初平元年十二月廿八日立。(《隸釋》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