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蓋蟠虺紋大鼎,戰國時期青銅禮器。現藏遼寧省博物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圈蓋蟠虺紋大鼎
- 館藏地點:遼寧省博物館
圈蓋蟠虺紋大鼎,戰國時期青銅禮器。現藏遼寧省博物館。
圈蓋蟠虺紋大鼎,戰國時期青銅禮器。現藏遼寧省博物館。通高37.3、口徑32.2厘米。青銅鑄造,園體,有平蓋,斂口,三蹄足,二個附耳。腹部有凸起繩紋一道,口邊飾方式蟠虺帶紋,足面有由蟠虺組成的獸面紋。平蓋上有圈式提紐,並飾...
蟠虺紋帶蓋鼎為帶蓋斂口鼎,蓋罩在身口外,蓋沿略外折,頂隆起,中央有圈狀捉手,捉手側壁有三個方形穿孔。器身直子口,下有平台承托器蓋肩內傾,兩側有帶雙梁的直附耳,球形腹,三條粗短的蹄足,足身素麵無紋。鼎蓋捉手飾重環紋,蓋面有綯紋,內側有捲雲紋和蟠虺紋,外側飾連續涌形布局的蟬紋。鼎身...
頸飾重環紋、蟠虺紋、三角紋,腹上下飾二道繩紋,間飾蟠虺紋、下垂蕉葉紋,足飾獸面紋。此鼎是1923年河南新鄭出土器中最大的鼎,其蹄形足具有春秋時期鼎足的典型特徵。值得注意的是,西周晚期出現的重環紋,至春秋時逐漸被蟠虺紋等所替代,而本器上同時有重環紋和蟠虺紋,是兩種紋飾轉換過程的反映。
春秋蟠虺紋蹄足青銅圓鼎是出土於江西省高安縣太陽鄉田南村球子嶺春秋墓的文物,現收藏於高安市博物館。文物尺寸 通高10 cm。文物特徵 該鼎蓋邊沿環立三角形鈕三枚,蓋頂中央以捲雲紋作工字形鈕,鈕外環飾勾連重環紋一圈,其餘滿飾由兩端回鉤成“S”形的雙線扁長形圖案,並以環隔成三組。其餘無紋飾,可見鑄...
蟠虺紋曲耳銅鼎是春秋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河南博物院。文物特徵 圓形,敞口,微束頸,深腹,圜底,附耳,蹄足。頸上部飾細密蟠虺紋帶一周,中間飾竊曲紋帶一周,下部飾三角紋帶一周。上腹飾綯索弦紋兩周,其間等距離飾三組紋帶,兩側是細密的蟠虺紋帶,中間為較粗礦的夔龍紋帶。下腹飾窄夔龍紋帶一周...
春秋蟠虺紋 春秋蟠虺紋是春秋時期的青銅器,規格為高32.5cm,口徑24.6cm,重7.08kg。『0023』(音靈)大口外侈,有一周平邊,頸大而短,廣肩,上飾雙獸耳,耳上套環,大腹,平底。以蟠虺紋為主題紋飾。
原始瓷青釉水波紋蓋鼎,戰國青瓷,仿同時期青銅器造型。鼎高19厘米,口徑19厘米,足距17厘米。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鼎仿同時期青銅器造型,口沿下對稱置雙耳。直腹,平底,下承以外撇三足。器表施青釉,胎色灰白。鼎附圓形蓋,蓋頂中央置一小系,四周對稱分布三個小紐。蓋面施青釉,以三道弦紋為裝飾帶,...
越式鼎是戰國時期的文物,現收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文物特徵 通高40cm,口徑21.7cm,腹深11.3cm。越式鼎斂口,淺腹,三高足外撇,平底,最大徑在最底部,雙附耳微外撇。鼎蓋為母口,蓋上有三小附鈕扁平,中間有一橋鈕。蓋上有紋飾三圈,內圈為綯索紋,中間一圈和外圈為蟠虺紋,附耳上裝飾有羽狀紋。
文物歷史 戰國時期文物,現收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文物特徵 通高40cm,口徑21.7cm,腹深11.3cm。越式鼎斂口,淺腹,三高足外撇,平底,最大徑在最底部,雙附耳微外撇。鼎蓋為母口,蓋上有三小附鈕扁平,中間有一橋鈕。蓋上有紋飾三圈,內圈為綯索紋,中間一圈和外圈為蟠虺紋,附耳上裝飾有羽狀紋。
八簋形制亦同,大小略有差異,均為圓形,帶蓋,蓋上有喇叭形捉手,溜肩,鼓腹;八簋為子母口,口內斂,圓形圈足,下承三扁小足,腹兩側各飾一龍首形半環耳;蓋、體口沿處飾“S”形蟠虺紋,蓋身與器身下腹部飾三道瓦棱紋,圈足飾變形蟬紋,底足飾鱗狀紋。九鬲形制、大小均相近,方唇,平沿,束頸,微...
1厘米,口徑22.2厘米。方唇平折沿,口微斂,沿上立厚方耳,耳上端略寬,鼓形淺腹,圜底近平。足柱中部起凸箍一周。腹上部飾鳳鳥型對稱竊曲紋,上下兩鳳共目而各有喙,鳳軀已圖案化。下腹部飾兩排相錯的垂式重鱗紋,上下腹兩種紋飾帶之間以寬弦紋相隔。耳外廓飾長短相間的重環紋,足上部飾蟠虺紋。
其他品種有傳統的鼎、敦、簋等。秦鼎造型腹淺、矮蹄足,腹間有一道弦紋,如陝西戶縣宋村秦墓出土的鼎、西安歷史博物館所藏的秦蟠虺紋鼎。敦則環耳,腹間亦有一弦紋,風格與鼎大致相同。具有時代特色的是鍪和蒜頭瓶。前者為炊煮器,扁圓腹、圜底、頸斂、口沿外張、腹肩處有雙環耳,或對稱,或一大一小,...
蟠虺紋鼎 春秋中期 (秦)●蟠虺紋 青銅器上的裝飾紋樣之一。以蟠屈的小蛇的形象,構成幾何圖形。盛行於春秋戰國。 ●蟠蟲離紋 青銅器上的裝飾紋樣之一。圖案表現傳說中的一種沒有角的龍,斜口,卷尾,蟠屈。盛行於春秋戰國。鳥紋 青銅器上的裝飾紋樣之一。鳥長翎垂尾或長尾上卷,作前視或回首狀。在青銅器上大多...
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在山東曲阜林前村出土了三件青銅器,其中有一件是春秋中期魯國大司徒厚氏的元黼,高28.6厘米,寬25.2厘米,重7.24千克。厚氏元黼的形狀為直口淺盤,平底,圈足,腰部有一束箍。蓋上有花瓣形捉手,可卻置。整體飾變體蟠虺紋,蓋的捉手和圈足鏤空。其蓋、器對銘四行二十五字:...
尊敞口,呈喇叭狀,寬厚的外沿翻折,下垂,上飾玲瓏剔透的蟠虺透空花紋,形似朵朵雲彩上下疊置。尊頸部飾蕉葉形蟠虺紋,蕉葉向上舒展,與頸頂微微外張的弧線相搭配,和諧又統一。在尊頸與腹之間加飾四條圓雕豹形伏獸,軀體由透雕的蟠螭紋構成,獸沿尊頸向上攀爬,回首吐舌,長舌垂卷如鉤。尊腹、高足皆飾細密的...
西周“中大師作孟姬旅”銘竊曲紋雙附耳附三獸圈足銅盤 西周“叔伐父”立耳銅鼎 西周“叔向父”瓦紋銅蓋簋 西周“姬□”獸面紋立耳鬲形銅鼎 西周“仲妊”貫耳銅壺 西周“仲妊”貫耳銅壺 西周“仲姞”銅盤 西周“仲妊”銅甗 東周蟠虺紋四鋪首銜環四鳳紐蓋銅方壺 春秋散虺紋編鐘 春秋蟠螭紋附耳銅蓋鼎 戰國...
蓋前端為龍首形,與上翹的流口扣合為頸,高浮雕粗角、尖耳,眉目突出,頸部起扉棱至蓋面中部;蓋後部作獸面,雙耳高聳;器腹前、左、右起扉棱,後有獸首形鋬。蓋部以雲雷紋襯托兩個獸頭,器身則以三條扉棱為中軸組成獸面主紋,口沿下飾昂首卷尾夔龍紋,圈足飾夔鳳紋,均以雲雷紋襯地。三層花紋。
人物紋玉雕 跪坐玉人 嵌松石方� 獸面紋嵌松石象牙杯 黃釉瓷尊 青釉弦紋瓷尊 漆器殘片 三、西周 大盂鼎 大克鼎 蟠虺紋鼎 伯矩鬲 刖刑奴守門銅鬲 重環紋銅鬲 乳丁簋 方案銅簋 四耳簋 虎簋 父庚觶 “日己”觥 鴛鴦形銅尊 “�”銅駒尊 銅牛尊 提梁銅卣 伯格卣 鳥蓋銅� 仲義父缶雷 幾父銅壺...
蓋頂有一鈕,蓋面飾竊曲紋,腹部紋飾分三組,最上面是對環紋,中間是三角紋,下面是蟠虺紋。頸部鑄有銘文四行十六字:“黃子作黃甫(夫)人器 則永寶寶霝冬(終)霝後”。黃夫人壺是春秋時期的盛酒器。孟姬是春秋黃國國君夫人,器身上的自鑄銘文為我們研究其身份及信陽楚文化提供了實物資料。“黃夫人”豆 ...
虎噬鹿紋銅牌飾 198 鎏金臥牛青銅牌飾 199 透雕鹿形銅牌飾 200 蜻蜓眼琉璃珠 201 嬴秦搖籃 赫赫秦風 204 垂鱗紋“秦公”青銅鼎 205 垂鱗紋“秦公”青銅鼎 2 206 竊曲垂鱗紋青銅鼎 207 竊曲波帶紋青銅鼎 208 竊曲波帶紋青銅鼎 209 回紋青銅鼎 210 四鈕蓋附耳鼎 211 蟠虺紋帶蓋青銅簋 212 青銅...
附耳鳳螭紋蹄足鑊鼎是春秋時期的一件文物,現收藏於山西博物院。文物特徵 高93厘米,口徑102厘米,耳間距129厘米。附耳,敞口,唇平折,束頸,深腹,獸蹄足。腹部蟠螭紋,以三角回紋,魚鱗紋和瓦紋作填紋。一對環形耳鈕。目前所見春秋時期最大的鼎。鑊鼎用以煮牲,依形制大小分為牛鑊、羊鑊和豕鑊,此鼎應為...
簠的器身與蓋形制一致,器口平面為長方形,方唇,直口,上腹直,下腹斜壁內收,平底,下置曲尺形四足。蓋、器同銘,各有銘文20字,簠上銘文為:“有殷天乙唐(湯)孫,宋公欒乍(作)其妹句敔夫人季子媵簠”。從銘文中得知,這件簠是宋景公為其妹句敔夫人出嫁時陪嫁的器皿。鼎的介紹 鼎形狀大多是圓腹...
青銅尊頸部飾蕉葉形蟠虺紋,蕉葉向上舒展,與頸頂微微外張的弧線相搭配,和諧又統一。尊腹、高足皆飾細密的蟠虺紋,其上加飾高浮雕虬龍四條,層次豐富,主次分明。四龍之間各有一圓雕式蟠龍,首伏於口沿,與盤腹蟠虺紋相互呼應,從而突破了滿飾蟠螭紋常有的滯塞、僵硬感。文物價值 戰國曾侯乙青銅尊盤與中國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