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雄性成鳥:上體一般紅褐色,
翕、上背、肩羽具有黑色縱紋,以肩羽較著,下背和腰純色,僅具不明顯的軸紋,小
覆羽灰色,羽基發黑,中、大覆羽黑色,外緣淡棕。小翼羽、初級覆羽和
飛羽黑褐,緣以淡灰棕色,尾羽灰褐,外緣淡褐色,外側第二對尾羽內翈具楔形白斑,最外側一對白斑較大,且基部具白緣,頭暗橄欖綠色,
眼先發黃,眼周白,
耳羽與冠部同,頰部硫黃色,喉部具一橄欖色顴紋,延伸到頸兩側,喉淡硫黃色,前頸和胸暗橄欖色,下體餘部淡肉桔褐色,在肛周或尾下覆羽較淡,並具灰色羽緣,腋羽淡硫黃色,翼下覆羽白沾黃,羽基灰色。冬羽比夏羽淺淡。
雌性成鳥:與雄鳥很相似,但羽色較淡,並在下喉,前頸具暗褐色條紋,在冬季,喉、前頸黑色條紋很顯明,體色深淡隨不同年齡而有差異。
幼雄第一年冬羽:胸部條紋與雌鳥相似。
大小量度:體重♂20-24克,♀20-25克;體長♂150-177毫米,♀152-175毫米;嘴峰♂10-13毫米,♀10-12毫米;翅♂75-92毫米,♀78-90毫米;尾♂65-75毫米,♀62-68毫米;
跗蹠♂18-21.5毫米,♀20-21毫米。(註:♂雄性;♀雌性)
棲息環境
棲息於有稀疏樹木的低山和平原等開闊地區,尤喜林緣溪流和山邊曠野等地的灌叢和稀樹灌叢,也出現於果園、人工林、路邊和農田地邊的樹上或灌木上,以及有稀疏樹木或灌木的半荒漠地區。
生活習性
繁殖期間面對或單獨活動,其他季節多成群。性不怯疑而且好鬥,常與同種和其他種鵐發生角斗。旅飛時僅組成3-5隻的小群,也常同
樹鷚混群遷徙。在地上或灌木與草叢中活動和覓食。性活潑而大膽,不甚怕人,頻繁地出入灌叢與草叢中,活動時常發出各種聲音,鳴聲似“tink,tink,tink,torji”,最後的音節延長而粗燥。
主要以野生植物種子、各種穀物、漿果等為食,繁殖期嗜食各種昆蟲。
分布範圍
原產地: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安道爾、亞美尼亞、奧地利、亞塞拜然、巴林、白俄羅斯、比利時、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保加利亞、查德、中國、象牙海岸、克羅地亞、賽普勒斯、捷克共和國、吉布地、埃及、厄利垂亞、愛沙尼亞、衣索比亞、芬蘭、法國、喬治亞、德國、直布羅陀、希臘、幾內亞、匈牙利、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愛爾蘭、以色列、義大利、約旦、哈薩克斯坦、科威特、拉脫維亞、黎巴嫩、利比亞、列支敦斯登、立陶宛、馬其頓、南斯拉夫、馬里、馬爾他、茅利塔尼亞、摩爾多瓦、蒙古、黑山、摩洛哥、荷蘭、奈及利亞、挪威、阿曼、巴勒斯坦、波蘭、葡萄牙、卡達、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沙烏地阿拉伯、塞內加爾、塞爾維亞、獅子山、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索馬里、美國、蘇丹、瑞士、敘利亞、突尼西亞、土耳其、土庫曼斯坦、烏干達、烏克蘭、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英國、烏茲別克斯坦、西撒哈拉和葉門。
旅鳥:阿富汗、喀麥隆、法羅群島、冰島、日本、肯亞、韓國、盧森堡、塞席爾和塔吉克斯坦。
繁殖方式
繁殖期在5-7月。雄鳥通常早幾天到達繁殖地,不久雄鳥即開始占區和站在小灌木或幼樹頂枝上、草莖或山邊岩石上求偶鳴唱,巢築於地面天然凹處,由灌叢或密草掩遮,或築於離地不高的小樹上。有時雌鳥在地上掘成土窩營巢。巢呈杯狀,由細乾草、鬚根等構成,內墊獸毛和羽毛。巢的大小為外徑9-15厘米,內徑5.5-8厘米,深3.5-5.2厘米。營巢主要由雌鳥承擔。一般年產一窩,每窩產卵4-6枚,呈淡灰黃或乳灰色,偶有暗灰綠,具有濃斑和粗線均布於卵表面,很少集中鈍端而成環狀。孵化期11-13天,雛鳥晚成性,雌雄共同哺育。
種群現狀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