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體地球物理學導論

固體地球物理學導論

《固體地球物理學導論》是1984年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曾融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固體地球物理學導論
  • 作者:曾融生
  • 出版時間:1984年7月
  •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
  • ISBN:9787560386157 
  • 類別:地球科學
  • 書號:13031256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固體地球物理學是近年來國內、外研究進展十分迅速的學科.本書廣泛收集並系統整理了國外最新資料(理論和觀測),並儘可能介紹我國地球物理學工作者對地球內部的某些研究成果。
全書共分十五章:第1—4章和第6—8章,全面討論有關地球內部的研究方法;第5、9、10章重點討論地球內部的結構和組成;第11—14章,進一步探討地球的動力以及其對地球表面的影響;第15章作為與地球的對比,討論了其它行星的探測結果,每章附參考文獻。
本書可供從事地球物理學和其它有關科學研究工作者和教學工作者參考。

圖書目錄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地震波的基本概念
1.1 介質
1.2 應力和形變
1.3 波動方程
1.4 平面波和球面波
1.5 界面的影響
1.6 射線理論
參考文獻
第二章 平面層中的地震體波
2.1 勻速成層介質中體波的走時
2.1.1 單個水平界面
2.1.2 單個傾斜界面
2.1.3 多界面
2.2 非勻速介質中體波的走時
2.2.1 速度為線性增加的連續介質
2.2.2 速度為其他函式的連續介質
2.2.3 有不連續界面時的情況
2.3 平面層中體波的振幅
2.3.1 能量和振幅的關係
2.3.2 直達波
2.3.3 回折波
2.3.4 反射波
2.3.5 首波
2.3.6 自由界面的影響
2.4 利用人工振動源探測地殼構造的方法
2.4.1 陸地上探測地殼構造的方法
(A)固定地震台觀測
(B)深地震測深方法
(C)地殼反射剖面
2.4.2 海洋地殼的探測方法
2.5 地殼探測的解釋問題
2.5.1 地殼深層波的走時
2.5.2 走時的反演
(A)地殼參數的估算
(B)赫格羅茲-貝特曼-威切特方法
(C)低速層問題
(D)射線追蹤方法
2.5.3 理論地震圖
2.6 天然地震體波與地殼構造
2.6.1 利用不同深度的震源求地殼的速度分布
2.6.2 近震記錄的首波和反射波
2.6.3 轉換波及其它特殊震相
2.6.4 用遠震P波殘差計算三維速度模型
2.6.5 P波頻譜與地殼參數
參考文獻
第三章 球面層中的地震體波
3.1 10°以外地震圖中的體波震相
3.2 球面層中地震體波的走時
3.2.1 射線參數方程
3.2.2 射線的曲率和臨界條件 =V/r
3.2.3 走時方程
3.2.4 正常速度變化的走時
3.2.5 特殊速度變化的走時
3.2.6 反射波和首波的走時
3.2.7 走時的反演
(A)利用不同深度地震的走時求介質的速度
(B)赫格羅茲-貝特曼-威切特方法
3.3 振幅和理論地震圖
參考文獻
第四章 地震面波和地球的自由振盪
4.1 面波的波動方程和“射線”理論
4.1.1 一般的考慮
4.1.2 洛夫波
4.1.3 雷利波
4.1.4 面波的射線理論
4.2 面波的頻散與地球內部構造
4.2.1 面波和導波
4.2.2 觀測的群速度和相速度
4.3 地球的自由振盪
4.3.1 一般討論
4.3.2 理論和觀測結果
參考文獻
第五章 地球內部構造
5.1 地球內部的分層
5.2 地殼(A層)
5.2.1 大陸地殼
5.2.2 海洋地殼的分層
5.3 地幔(B、C、D層)的速度分布
5.3.1 上地幔低速層和20°間斷面
5.3.2 面波數據
5.3.3 體波與上地幔速度
5.3.4 下地幔(D層)的速度
5.3.5 地幔構造的橫向不均勻性
5.4 地核(E、F、G層)的速度
5.4.1 核波走時與地核速度
5.4.2 地核半徑
5.4.3 核心界面
5.5 地球內部的密度分布
5.5.1 密度分布函式的邊界條件
5.5.2 自地震波速度求密度梯度公式
5.5.3 密度分布的模型
5.6 地球內部的μ、k、g、P參數
5.6.1 地球內部的μ和κ值
5.6.2 地球內部的g值
5.6.3 地球內部的P值
參考文獻
第六章 地球的重力和轉動
6.1 重力位和地球形狀
6.1.1 公式的推導
6.1.2 人造衛星觀測
6.1.3 地球形狀參數
6.2 重力異常和地球內部構造
6.2.1 重力異常
6.3 固體潮
6.3.1 起潮位
6.3.2 觀測結果和解釋
6.4 地球的進動和顫動
參考文獻
第七章 地球的電磁特性
7.1 地磁場的一般性質
7.2 岩石磁性與古地磁
7.2.1 岩石的磁性
(A)某些概念
(B)礦物的磁性
(C)岩石的磁性
7.2.2 地磁場的倒轉
(A)地質年代中地磁場的倒轉
(B)地磁場倒轉的過程
7.2.3 古地磁的套用
(A)古代地磁特徵的研究
(B)地質構造中的套用
7.3 地磁成因
7.4 電磁感應與地球內部的電導性
7.4.1 一般討論
7.4.2 基本原理
(A)基本方程
(B)電導率只為深度的函式
(C)橫向變化
7.4.3 某些結果
(A)電性隨深度的變化
(B)橫向變化
(C)地球內部電性變化的解釋
參考文獻
第八章 熱流與地球內部溫度
8.1 一般討論
8.1.2 地球的熱源
(A)放射性源
(B)地球的原始溫度
8.1.3 熱的傳輸
(A)熱傳導機制
(B)熱對流
8.1.4 地熱史
8.2 地面熱流
8.2.1 熱流和地質年代的關係
8.2.2 熱流和放射性物質的關係
8.2.3 大陸和海洋熱流的相似性
8.3 地球內部溫度
8.3.1 地殼的溫度
8.3.2 地幔溫度
(A)絕熱自壓溫度
(B)物質的熔點
(C)電導率與溫度
(D)岩石地溫計
(E)地幔的溫度分布
8.3.3 地核的溫度
參考文獻
第九章 地球內部的物質組成
9.1 宇宙和星際物質的組成
9.1.1 星體的光譜分析
9.1.2 隕石
9.2 地殼的物質組成
9.2.1 大陸地殼的物質組成
9.2.2 海洋地殼的物質組成
9.3 地幔的物質組成
9.3.1 深源岩石
9.3.2 上地幔頂部的物質組成
9.3.3 350—650公里深度的過渡帶
9.3.4 狀態方程與物質組成
9.3.5 下地幔的物質組成
9.4 地核物質的化學組成和物理狀態
參考文獻
第十章 地球內部的非彈性
10.1 一般討論
10.2 地球內部的品質因子“Q”
10.2.1 “Q”值的意義
10.2.2 Q值的測量和結果
10.3 地球內部的粘性
10.3.1 冰期後的均衡回跳與地幔的粘滯性
10.3.2 岩石的蠕變方程
參考文獻
第十一章 岩石年齡與地質構造
11.1 岩石的年齡
11.1.1 方法和原理
11.1.2 套用
11.2 不同類型的構造單元
11.2.1 大陸
11.2.2 海洋
11.3 岩漿活動
11.3.1 火山
11.3.2 岩漿岩
參考文獻
第十二章 地震活動性及震源機制
12.1 地震活動性
12.1.1 地震帶
12.1.2 地震能量釋放隨深度的變化
12.1.3 大小地震的關係
12.1.4 地震發生的時間和空間規律
12.1.5 前震、主震、餘震和震群
12.2 震源機制
12.2.1 P波初動與震源機制
12.2.2 S波與震源機制
12.2.3 體波的頻譜與震源機制
12.2.4 面波與震源機制
12.2.5 位錯模型與震源的運動學參數
12.2.6 地面形變與震源機制
12.3 地震前兆
12.3.1 地形變化
12.3.2 地傾斜和伸縮
12.3.3 斷層蠕動
12.3.4 前震
12.3.5 b值
12.3.6 小震活動規律
12.3.7 震源機制
12.3.8 地震波速的變化
12.3.9 地電變化
12.3.10 地電阻率變化
12.3.11 地磁變化
12.3.12 水氡及地下水化學成份的變化
12.3.13 地應力的測量
12.4 地震成因
12.4.1 彈性回跳理論
12.4.2 地震時岩石滑動(破裂)的性質
12.4.3 微破裂在地震發生時的作用
12.4.4 地殼的鉛直運動與地震成因
參考文獻
第十三章 大陸漂移、洋底擴張和板塊構造
13.1 大陸漂移
13.1.1 魏格納的大陸漂移學說
13.1.2 大陸邊緣的拚合
13.1.3 古地磁與大陸漂移
13.2 洋底擴張
13.2.1 概念
13.2.2 海洋磁異常的解釋
13.2.3 其它證據
13.3 板塊構造
13.3.1 板塊的性質
13.3.2 板塊的運動
13.3.3 涌流和板塊運動
13.4 板塊構造學說與造山運動
13.5 爭論
參考文獻
第十四章 地殼活動的力源
14.1 早期的嘗試
14.2 重力作用
14.3 波浪學說
14.4 地球膨脹理論
14.5 地幔對流
14.6 涌流問題
參考文獻
第十五章 其它行星
15.1 太陽系的一般現象
15.2 月球
15.2.1 月球表面和月岩
15.2.2 月球內部的構造
15.3 火星
15.4 金星
15.5 水星
15.6 外行星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