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武安西漢初年成為縣治所在地後,修建了南北兩座古城池。
1979年,在固鎮古城遺址挖掘古墓四座,出土青銅器近百件,陶器幾十件。
2010年至2013年,河北省和邯鄲市文管部門連續進行了勘探和考古發掘,發掘古立棵槳墓葬110餘座。
遺址特點
固鎮古城遺址的城址東西長950米,南北寬900米,面積85.5萬平方米。城址由前城、後城組成。後城又她屑稱北城,位於遺址的西北角,平面呈長方形,南北長210米,東西寬140米,占地面積29400平方米。城牆殘存部分僅剩西牆一段,長約110多米,高5.5米,寬為8米,為夯土築砌,土層明顯,烏舉挨厚度為0.1~0.12米。但出土文物較少。南城與北城一樣,平面也呈長方形,但比北城大的多。南北長720米,東西寬600米,占地面積432000平方米。殘存城牆有兩部分,一是西城牆長約280米,寬8米,殘牆高約4米;另一是東南角殘段,長約10米,高約9米,同為夯土築砌。城內出土文物豐富,除有宮殿遺址建築外,還有灰坑、文化層和墓葬群等。灰坑大小不一,呈橢圓形,直徑3米,深5米;文化層厚3米左右,出土文物豐富。
文物遺存
20世紀70年代發掘出土文物有鐵器、銅器、陶器和少量骨器,鐵器主要有釜、犁等,銅器器形有豆、壺、盤等,陶器主要有鼎、豆、壺、罐、瓮、盆、筒瓦、板瓦等。
2010年至2013年發掘出土文物以陶器為主,另有銅、鐵、銀、玉石、瑪瑙、琉璃、骨器等,還發現有紅膠泥製品和漆片等。除鼎、壺、盤、碗、罐、瓮等常見器物外,還發現有銅鼎、銅蒜頭壺、銅劍、銅印章、銅飾件、瑪瑙環、玉飾件、陶鳥等造型朵膠姜獨特、紋飾細膩的器物。
歷史文化
固鎮古城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商周時期。作為磁山文化的脈延,商周時就有先民在這裡繁衍生息,春秋戰國時期城池已初具規模,但只是趙國西部一座攻防兼備的軍事要塞。漢初置武安縣,此地為縣治所在。這一說法舊志中多有記載,唐朝張守節在《史記·正義》中寫武安古城所在戶殼匪地:故城在路州武安縣西南五十里。清朝顧祖安《讀史方輿記要》載:故城在今治西南五十里,戰國時趙邑……,漢因置武安縣,後移置今治。今武安西50里處有故城遺址的地方,惟有固鎮。因此,固鎮古城亦有武安故城之說。
文物價值
固鎮古城遺址集文化、經濟、工業、軍事等多種性質於一體,對於研究中國古代城池的構成、變遷和設定以及戰漢時期冶鐵史等具有重要意義。
文物保護
1982年,固鎮古城遺址被列為第二批河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5月3日,固鎮古城遺址被中華人民共達慨她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酷坑贈頌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固鎮古城遺址位於河北省武安市冶陶鎮固鎮村北。
乘坐市內公共運輸武安28路南路至固鎮廣場站下車後步行50米可達。
文物價值
固鎮古城遺址集文化、經濟、工業、軍事等多種性質於一體,對於研究中國古代城池的構成、變遷和設定以及戰漢時期冶鐵史等具有重要意義。
文物保護
1982年,固鎮古城遺址被列為第二批河北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5月3日,固鎮古城遺址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固鎮古城遺址位於河北省武安市冶陶鎮固鎮村北。
乘坐市內公共運輸武安28路南路至固鎮廣場站下車後步行50米可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