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衛御風湯《朱仁康臨床經驗集》

固衛御風湯,中醫方劑名。出自《朱仁康臨床經驗集》。具有調營固衛,以御風寒之功效。主治冷激性蕁麻疹。證見風疹塊色淡紅或蒼白,受風若涼後,即於露出部位發病。脈緊或緩,舌淡苔薄白。

基本介紹

  • 出處:《朱仁康臨床經驗集》
  • 功用:調營固衛,以御風寒
  • 主治:冷激性蕁麻疹
組成,用法用量,功用,主治,方義,運用,加減化裁,附註,重要文獻摘要,注意事項,

組成

炙黃芪9g,防風9g,炒白朮9g,桂枝9g,赤白芍9g,生薑3片,大棗7枚。

用法用量

水煎服,日一劑,早晚分服。

功用

調營固衛,以御風寒。

主治

冷激性蕁麻疹。

方義

本方為玉屏風散合桂枝湯而成,重在益氣固衛。方中黃芪、白朮、防風固表御風為宅藥;桂枝、白芍、姜棗調和營衛,發散風寒,姜棗助白朮健睥益氣扶正,赤芍活血祛風為佐,諸藥合用共奏調營固衛,以御風寒之功。

運用

1.本方以風疹塊色淡紅或蒼白,受風若涼後,即於露出部位發病。脈緊或緩,舌淡苔薄白為診斷要點。

加減化裁

日久發作不休者,加烏梅、五味子。

附註

本方為玉屏風散合桂枝湯組成。黃芪、白朮、防風固表御風,桂枝、白芍、生薑、大棗調和營衛,發散風寒,佐赤芍活血祛風。(《中醫方劑大辭典 第六冊》)

重要文獻摘要

原方選論:
1.《朱仁康臨床經驗集》:“風寒型:相當於冷激性蕁麻疹。由於衛外失固,風寒外襲,營衛不和。證見風疹塊色淡紅或蒼白,受風若涼後,即於露出部位發病。脈緊或緩,舌淡苔薄白。治宜固衛和營,御風散寒,以固衛御風湯加熟附子治之。”
方論選錄:
1.《內科病證學》:“寒陽陰虛證:惡寒、自汗、風疹如針或豆大、周身瘙癢、脈浮緩、舌淡苔薄,固衛御風湯。”
2.《現代名醫醫案選析》:“健脾實衛:冷激性蕁麻疹多發於受風著涼後的體表露出部位,疹色淡紅或蒼白,脈緊或緩,朱老多以自擬的固衛御風湯(由桂枝湯去甘草合玉屏風散組成)加熟附子損益,取白朮、黃芪、白芍、甘草,補脾氣、益脾陰,且與附桂相伍,收益衛陽而固表之功,使不少西醫束手之反覆發作的患者終獲痊癒。如慢性蕁麻疹已六載的沈女,睡被窩內風疹則消,起床即發,嚴重時連眼結膜、口腔、陰道均發,採用多種療法均鮮效。平時怕熱喜冷飲,易出汗,汗後及用冷熱水洗後均易復發,證情紛繁雜亂,他斷為血熱內盛而使肌腠易開,汗出當風遂誘致病發。故予玉屏風散合僵蠶、丹皮、赤芍、白蒺藜、忍冬藤、蟬衣、木通,十餘劑全瘥,著實令人驚嘆!”
3.《中國現代名醫驗方薈海》:“郭XX,男,29歲。每逢寒冷刺激,即於顏面、四肢裸露部位起風疹塊,近來幾乎每日發作,伴有關節酸楚不適。脈弦細,苔薄白。中醫診斷:風?板(風寒型)。西醫診斷:冷激性蕁麻診。證屬營衛不和,風寒外襲。治宜調營固衛,祛風散寒。當歸9g,丹參6g,赤芍9g,黃芪9g,防風9g,炒白朮9g,麻黃6g,桂枝9g,蟬衣6g,羌活9g,甘草6g,水煎服。二診:服前方4劑後。風?板已少起,關節疼輕,前方加生薑3片。三診:服前方8劑,於手臂、頭面露出部位,稍有冷熱不調,仍起風團,前方赤芍改用白芍9g,服藥4劑後,有明顯好轉,風團已基本不發。四診:於陰濕天氣,兩手腕處尚起少數小片風團,原方去黃芪加荊芥、赤苓各9g,服5劑後痊癒。按:本例為冷激性蕁麻疹,吹風著冷即起。中醫認為由於營衛不和,風寒易襲,屬於風寒型。必須著重調營固衛,庶能奏效。”
4.《中醫老年病臨床研究,》:“固衛御風湯(《朱仁康臨床經驗集》):黃芪、防風、白朮、桂枝、生薑、大棗,主治外感風寒表虛證。”
5.《中·日名老中(漢)醫臨床遣方心得薈萃》:“朱仁康(中醫皮膚專家),以玉屏風散(炙黃芪、防風、白朮各9g)合桂枝湯(桂枝、白芍各9g,生薑3片,大棗7枚。),加赤芍9g,組成‘固衛御風湯’。治療寒冷性蕁麻疹(症見隱疹多年,時有發作。每在天寒地凍,頭面手足外露之處,一受朔風,遂奇癢不堪,風塊突起,至春暖則其病自愈,伴見面色?白,肢冷畏寒,手足麻木,頭暈目眩,舌質淡,苔薄白,脈濡細。(摘自《朱仁康臨床經驗集》)。”

注意事項

須囑患者平時忌食葷腥動風發物,以免影響療效。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