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義儺戲

固義儺戲

固義儺戲屬於河北傳統地方戲曲劇種之一。 武安市冶陶鎮固義村的儺戲是從古代儺祭、儺樂、儺舞和驅邪習俗發展而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固義儺戲
  • 性質:曲劇種類
  • 特點:面具
  • 地址:武安市冶陶鎮固義村
簡介,特點,固義村儺戲,發展擔憂,

簡介

固義儺戲屬於河北傳統地方戲曲劇種之一。 武安市冶陶鎮固義村的儺戲是從古代儺祭、儺樂、儺舞和驅邪習俗發展而來。是遠古、中古、近古儺文化的精髓,種類繁多,特色各異。依社會功能大致可分為三種類型:一是求佑祛邪,驅瘟逐疫;二是祈天祈地,風調雨順;三是尊老愛幼,奉公守
法。
固義儺戲

特點

儺戲的特色之一是面具,固義儺戲中使用的面具達三四十個。最初的面具是由樹皮雕刻而成,今人多用紙糊。表演者頭戴面具和飾冠,身穿熊皮,手執戈盾,稱為“方相”,或由12個人朱發畫衣,手執數尺長麻鞭,甩動作響,並高呼各種專吃惡鬼、猛獸之名,稱作“十二舞神”,舞時有鼓樂伴奏。
固義的儺戲有舞台和街頭兩種,舞台劇保留了戲劇發展的原始形態,即說唱與表演由不同角色扮演。說唱者稱為“掌竹”,站在舞台的前角,負責介紹人物和劇情,介紹一段,表演者就表演一段,直至劇終。固義儺戲舞台劇均由鑼鼓伴奏,劇目有《岑彭馬武奪狀元》、《吊黑虎》、《點鬼兵》和《打十棒鼓》等,主要是三國及漢代以前的內容,劇情較為簡單質樸。
街頭劇主要是《捉黃鬼》和其他花會。《捉黃鬼》是重頭戲,戴面具的有30個人,畫臉譜的有400多個,直接參加表演的近千人,幾乎是家家有角色,戶戶都參與。“捉黃鬼”之所以稱之為儺戲而不是儺舞,主要是它有情節,通過捉鬼、審鬼、判鬼、處置鬼來教育人們遵紀守法、孝敬爹娘。

固義村儺戲

固義村,在華北平原的最西部,邯鄲市武安市向西60里冶陶鎮,與太行山隔水相望,是一個典型的北方傳統聚居村落。全村700多戶人家,2700多口人。村里演出的儺戲以“捉黃鬼”為主,恢宏神秘,內容豐富,改變了“長江以北無儺戲”的斷言,引起了國內外專家學者的極大關注。配合其演出的還有隊戲、賽戲、花車、旱船、秧歌等民間藝術形式,以及迎神、祭祀、送神等儀式。元宵節演出時,直接參加演出和輔助的人員相加,有上千村民,幾乎是全村動員。
由於經費等方面的原因,固義儺戲每隔兩三年上演一次。有儺戲的年裡,李增旺就是最忙碌的人,老李家也就成了指揮部和後勤部。存放他家裡的上百套戲裝、旗帳、鑼鼓,都要經過他和其他幾個社首的整理、修補、發放、晾曬和存放。社首們忙碌這么多事情,都是盡義務,沒有報酬。“捉黃鬼”中的各種人物角色,大都以臉譜和面具為扮相。他們身著古裝和各種佩飾面目或莊重或猙獰。這些角色大都是世襲的,輩輩相傳,不派不選,久演不衰。全村戴面具的約有三四十人,畫臉譜的多達四百多人,幾乎是家家有角色,戶戶都參與。祖祖輩輩傳下來的規矩,沒有敢改變。外出打工的,到時候也一定會趕回來,不敢誤了自己的角色。

發展擔憂

固義從發展至今幾乎涵蓋了整箇中國文化的歷史,從最初的農耕時代至今已經幾經變遷,好多優秀的劇中也在隨著現代化的步伐悄悄的流逝。就固義儺戲而言,本身的創新而難題還是保留原來劇種一直爭論不休。但就長久來看,是如何套用現代科技手段將這一寶貴的民族瑰寶繼承和保存才是應該解決的問題。
固義儺戲是中國戲劇史上永不磨滅的“活化石”。但是固義村的好多古村古閣卻面臨著被拆重整等局面。隨著城鎮化建設的不斷加速,外遷人口也逐漸增多,儺戲的演出也將面臨人員不足等問題。如何科學地將固義村進行規劃,如何將儺戲這寶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留下來,還需要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