囷

囷,漢語三級字,部首口,讀作囷(qūn),本義指圓形的穀倉,出自《禮記·月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囷
  • 部首:口
  • 筆畫:8畫
  • 結構:全包圍結構
  • 出處:《禮記·月令》
  • 釋義:圓筒形的穀物存放處
  • 部外筆畫:5畫
現代釋義,古籍釋義,

現代釋義

基本字義
囷qūn
⒈ 古代一種圓形穀倉:“(大荒)而囷鹿(方形倉)空虛。”
⒉ 樣子像囷倉的事物:“……少寶之山,百草木成囷。”
⒊ 積聚;聚攏。
基本詞義
◎ 囷 qūn
〈名〉
(1) (會意。從禾在囗(古圍字)中。本義:圓形的穀倉) 同本義 [round granary]
囷,稟之圓者。——《說文》
囷窌倉城。——《考工記·匠人》
修囷倉。——《禮記·月令》
而囷鹿空虛。——《國語·吳語》。註:“圓曰囷,方曰鹿。”
胡取禾三百囷兮?——《詩·魏風》
(2) 又如:囷頭兒(囤頂);囷京(儲存穀物的倉庫);囷倉(糧倉);囷窌(穀倉與地窖);囷庚(糧倉);囷鹿(糧倉);囷窖(糧倉);囷鹿(糧倉)
詞性變化
◎ 囷 qūn
〈動〉
(1) 積聚,聚攏 [gather]。如:囷府(國家庫藏錢糧物資的處所)
(2) 迴旋,圍繞 [circle round;revolve round]。如:囷囷(曲折迴旋的樣子);囷輪(輪囷。屈曲的樣子)

古籍釋義

唐韻》去倫切《集韻》《韻會》《正韻》區倫切,𠀤音箘。《說文》廩之圓者。從禾,在囗中。圓謂之囷,方謂之京。《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囷窌倉城。《注》地上為之,圓曰囷,方曰倉,穿地曰窌。《詩·魏風》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囷兮。《注》圓廩也。
《周語》市無赤米,而囷鹿空虛。《注》先儒以為圓曰囷,方曰鹿。鹿善聚,亦善散,故囷亦謂之鹿也。
輪囷,屈曲盤戾貌。《前漢·鄒陽傳》蟠木根柢,輪囷離奇,為萬乗器,以左右為之先也。《左思·吳都賦》重葩掩葉,輪囷虬蟠。《注》謂木如龍之盤屈也。
星名。《石氏星經》天囷十二星,主倉廩之屬。
《集韻》《韻會》《正韻》𠀤巨隕切,音窘。義同。
說文解字
囷【卷六】【囗部】
廩之圜者。從禾在囗中。圜謂之囷,方謂之京。去倫切
說文解字注
(囷)廩之圜者。從禾在囗中。去倫切。十二部。圜謂之囷。見詩魏風傳、考工記注、吳語韋注、急就篇顏注。方謂之京。管子曰。新成囷京。史記倉公傳。見建家京下方石。釋名曰。京、矜也。寶物可矜惜者投之其中也。急就篇。門戸井竈廡囷京。廣雅曰。京庾廩廘倉也。按吳語注。員曰囷。方曰鹿。鹿卽京也。廘者、鹿之俗。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