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教育文集》由十卷組成。卷一為總論,是作者關於教育的巨觀思考和對於理想之教育的藍圖描繪。卷二、三、四是作者關於中國教育思想的研究,系統論述了從遠古到當代中國教育科學的成就與貢獻。卷五、六是作者關於中外教育問題的分析與評論,其中包括教育政策研究與建議。卷七、八是作者關於中國本土心理學和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卷九、十是作者的教育隨筆和在全國各地回答教師、新聞記者及網友提問的精彩記錄。在這套文集中,他從國際國內、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古往今來的廣闊視野,考察、思索中國的教育問題;他的論述幾乎遍及受教育者所經歷的整個教育過程;大到教育的理念、原則,小到課程的改革、課外的活動,他都認真思考、系統調查、認真實驗,隨時提升到理論層面;與教育學密切關聯的心理學,需要和在研究中國教育同時開展的對國外教育的認識和分析,也是他涉及的範圍。
基本介紹
- 書名:困境與超越:教育問題分析
- 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 語種:簡體中文
- ISBN:7107174215
- 作者:朱永新
- 出版日期:2004年12月1日
- 開本:32
- 品牌:人民教育出版社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圖書目錄
上篇(1949~1989)
第一章 中國教育:成就與失誤
一、中國教育的巨大成就
二、失誤:徵兆與後果
三、超越教育困境
第二章 “老九"詠嘆調
一、強烈的反差
二、深層的原因
三、讓福音在現實的樂池中奏起
第三章 厭學心態透視
一、厭學眾生相
二、工具主義的悲劇
三、社會巨觀引導機制失衡
四、亡羊仍需補牢
第四章 畸形的結合
一、亦步亦趨:教育與政治
二、貌合神離:教育與生產勞動
三、出路選擇:建立新型關係
第五章 杯水車薪
一、教育經費縱橫談
二、基礎教育不“基礎”
三、可怕的吞噬
四、尋求新機制
第六章 艱難的步履
一、教育傳統的阻力
二、教育模式的轉換
三、揚起教改的風帆
第七章 職稱變奏曲
一、難以消失的不和諧音
二、活力與惰性
三、走出職稱誤區
第八章 德育憂思錄
一、令人心憂的現狀
二、唯智主義的陰影
三、催人思索的對策
第九章 家教“幼稚病”
一、過度化教育
二、價值薰陶:不平衡表征
三、金科玉律:追求和諧
第十章 希望之光
一、人的呼喚:一塊基石
二、環境寬鬆:四根支柱
三、主體自覺:六個觀念
下篇(1990~2003)
第十一章 中國教育:輝煌與問題
一、成就輝煌不尋常
二、不容忽視的問題
第十二章 義務教育誰買單
一、義務教育再認識
二、義務教育:成就與問題
三、義務教育:一路平安
第十三章 均衡發展:幾家歡樂幾家愁
一、非均衡:差距在擴大
二、非均衡發展:負面效應顯現
三、教育均衡發展:理想與保障
第十四章 “老九”再詠嘆
一、詩意的棲居與現實的困窘
二、揭開教師的“斯芬克思之謎”
三、放真心於平凡之手
第十五章 讀書:想說愛你不容易
一、並非多餘的憂思
二、愛上讀書何其難
三、營造“書香校園”
四、燃燈的智慧
第十六章 考試:一千個傷心的理由
一、一聲嘆息
二、一葉知秋
三、一柱擎天
第十七章 網路喜憂談
一、天堂地獄一網間
二、網路教育:機遇與挑戰並存
三、構建學習化網路社區
第十八章 民辦教育:敢問路在何方
一、舉步維艱的發展歷程
二、“外患”與“內憂”
三、突圍:路在何方
第十九章 教育科研“姓”什麼
一、教育科研的偽與劣
二、教育科研的應有之義
三、教育科研“真”的回歸
第二十章 任重道遠
一、挑戰依然嚴峻
二、在改革中謀發展
初版後記
教育,讓我歡喜讓我憂(新版後記)
後記
我是從心理學走上學問的道路的。
雖然心理學與教育學有時可以放在一個大的教育科學之下,但兩門學科畢竟是有一定的界限的。在上海師範大學讀書的時候,我迷上了心理學。回到蘇州大學以後,命運捉弄了我,讓我教教育學。我知道,前者是我的最愛,後者是我的飯碗。因此,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就肩負兩個學科前行。代價是付出別人雙倍的努力。沒有想到,現在看來,當時的飯碗成了現在的最愛。
從1987年開始,我就從事教育行政的工作。為了讓自己的工作更有理性,我自然加強了對於教育理論的學習,同時更加關注現實的教育問題。做教育科學部主任是如此,做教務處處長是如此,做副市長也是如此。隨著我與教育現實接觸的日益增多,與教育的感情也日益深厚。改用一句時髦的歌詞說;教育,我思念著你,你牽動著我,我們一起走過。
出於對教育的熱愛,1990年我出版了一本小書《困境與超越——當代中國教育評論》。這是在一個特定時期出版的一本特別的書。我是流著眼淚寫完這本書的。我為教育經費的“杯水車薪”而流淚,為我們教師的“老九詠嘆調”而流淚,為父母的“家教幼稚病”而流淚……
十多年過去了,雖然我們的教育有了長足的發展,但是我在這本小書中提出的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根本的解決,有些問題還在繼續下去。東西部的差距、城市與農村的差距、基礎教育中學校與學校的差距等不是縮小了,而是繼續擴大。學生負擔、家長負擔也是有增無減。一切的一切,還是讓我心憂。於是,有了這本增訂的新書。上篇是十多年以前的內容,讓我們可以回到那個歲月,看一看過去的教育,尤其是年輕的朋友,可以感受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的思想與情懷。下篇是最近十來年的內容,選了一些我特別關注的領域,也是中國教育的一些重大問題來分析。
蘇州大學教育學院的許慶豫教授和我的博士生史根林、何小忠、李燕、趙振傑,幫助我收集整理了許多材料。焦曉駿先生在核校書稿中也做了許多工作。沒有他們的幫助,也許這本書還要等待許多時間才能問世。我感謝他們的勞動。和他們在一起,我經常感受著青春的情緒和創造的衝動。
我最大的期待是在今後修訂這本書的時候,書中的問題已經成為歷史。我歡喜的是教育的永恆美麗,心憂的是前進中不斷出現的新的問題。
序言
我曾經說過,中國的教育人人可得而道之。因為教育問題太複雜,中國的教育問題尤甚。且不說中國以一個開發中國家的微弱實力在辦著世界上最大的教育,單是中國處於轉型期,城鄉、東西部間嚴重的不平衡和幾個時代思想觀念的相互摩擦、激盪,就可以說是當今世界絕無僅有的了。隨著教育普及率的提高,對教育發表評論的人當然也越來越多,多到幾乎家家戶戶都會時常議論。這樣就給有關教育的研究提出了許多也許在別的國家並不突出的問題。我認為其中有兩個問題最為要緊:一個是教育的事牽一髮而動全身,既不能就教育論教育,更不能只論教育的某一部分而不顧及其他,以區別於人們日常的談論;另一個是教育學如何走出狹小的教育理論界圈子,讓更多的人理解、評論、實踐,也在更大範圍內檢驗自己的理論是否能為民眾所接受,以免專家和社會難以搭界。朱永新教授的這套文集,恰好在這兩個問題上都給了我很大的欣慰。
在這套文集中,他從國際國內、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古往今來的廣闊視野,考察、思索中國的教育問題;他的論述幾乎遍及受教育者所經歷的整個教育過程;大到教育的理念、原則,小到課程的改革、課外的活動,他都認真思考、系統調查、認真實驗,隨時提升到理論層面;與教育學密切關聯的心理學,需要和在研究中國教育同時開展的對國外教育的認識和分析,也是他涉及的範圍。
朱永新教授並不是一位“純”學者,雖然教育理論研究永遠是他進行多頭工作時在腦子裡盤旋的核心。他集教師、官員和研究者三種角色於一身,隨著孩子的降生,他又多了一個家長的身份。這就使他不可能只觀察研究教育體系中的某一段或某一方面,必須做全方位、多角度、分層次的研究。我見過他極度疲勞時的狀況,心裡曾經想過,這是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的考驗,還是他“命”當如此,不得不然?其實,這正是給他提供了他人很難得到的絕好的研究環境和條件:時時轉換角色,就需要時時轉換思維的角度和方法,巨觀與微觀自然而然地結合,積以時日,於是造就了他獨特的研究方法和風格。
我們對任何事物的研究,如果只有理性的驅動,而沒有基於對事物深刻認識所生髮出來的極大熱情,換言之,沒有最博大的摯愛,是難以創造性地把事情做得出色的。朱永新教授對教育進行研究的特點之一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身,有那三種角色和一種身份,自然占據了他所有的時間和精力;心,是不可見的,但貫穿在他所有工作、表現在他所有論著中的鮮明愛心,則是最好的證明。
他說“教育是一首詩”。他把文集第十卷命名為《詩意與理性》。他用詩一般的語言謳歌教育,表達他的教育思想:
教育是一首詩
詩的名字叫熱愛
在每個孩子的瞳孔里
有一顆母親的心
教育是一首詩
詩的名字叫未來
在傳承文明的長河裡
有一條破浪的船如果是純理性的,沒有充沛的、不可抑制的感情,怎么能進發出詩的情思?但他不是浪漫派。他本來已經夠忙的了,卻又率先自費開通了教育線上網站,成了四面八方奮鬥在教育改革前沿的眾多網民的朋友。每天,當他拖著疲乏的腳步回到家後,還要逐篇瀏覽網站上的帖子和來信,並且要一一回應。這是自找苦吃。但他認為,這是“詩性伴理想同行”,是“享受與幸福”。他工作生活在被頌為“人間天堂”的蘇州,那裡早已普及了十二年教育,現在正朝著普及大學教育的目標前進,但這位主持全市文教工作的副市長,卻心繫西部,為如何縮小東西部教育的差距苦苦思索,不斷地呼籲……他何以能夠長期如此?我想,最大的動力就是那偉大的愛。
情與理的無縫銜接,正是和把從事教育工作及理論研究單純當做職業的最大區別,而且是成功的要素。
教育是人類社會得以延續發展的根本保障。人之所以為人,區別於其他動物,從某種意義上講,就是因為通過不同渠道,接受了不同程度和內容的教育的結果。就一個國家而言,教育則是保障發展、壯大的基礎性工程。這些,都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但是,教育又是極其複雜龐大的體系,需要大批教育理論專家、管理專家。身在其中者固然自得其樂,但是,在局外人看來,教育理論的研究是枯燥的、艱難的,有過多的教育學著作也確實強化了人的這種感覺;管理工作給人的印象則是繁雜的、細碎的。這種感覺和印象往往是理論工作者、管理工作者和廣大的教育參與者(包括家長、學生和旁觀者)隔膜的原因之一。社會需要集理論研究和管理於一身,而且能把自己對教育的摯愛傳達給社會的學者,與人們一起共享徜徉在教育海洋里的愉快和幸福;但是,現在這樣的著作和學者太少了。是我們對像教育理論這樣的人文社會科學的所謂“學問”誤解了,以為只有用特定的行業語言,包括成堆成堆的術語和需要讀者反覆琢磨才能弄清楚的句子才是學術?還是善於用最明了的語言表達複雜事物的人還不多?抑或是教育理論的確深奧難測,必須用“超越”社會習慣的語言才能說得清楚?而我是堅信真理總是十分樸實、十分簡單這樣一個道理的。真正的“大家”應該有能力把深刻的思考、複雜的規律用淺顯生動的語言表述出來,歷史上不乏其例。
朱永新教授,作為一名年輕的教育理論家,正在朝這一目標努力著,而且開始形成了自己的風格:論述、抒情、問答並舉,邏輯嚴密的理性語言、老百姓習慣於說和聽的大白話、思維跳躍富於激情的詩句兼有,依思之所至、情之所在、文之所需而施之。有的文章讀時需正襟危坐,有的則不禁擊節而賞,有的還需反覆品味。可貴的是,這些並非他刻意為之,而是本性如此,自然流露。這本性,就是他對教育事業的愛,歸根結底是對人民的愛。
在某一種風格已經瀰漫於社會,許多人已經習慣甚至滲透到潛意識裡的時候,有另外一種風格出現,開始總是要被視為“異類”(我姑且不用“異端”一詞)。我不知道朱永新教授是不是也有過這樣的經驗。我倒是極為希望他能堅持下去,即使被認為“這不是論文”也不為所動,因為學術生命的強弱最後是要由人民來判斷,而不是僅僅由小小的學術圈子認定的。我還希望他在這方面不斷提高錘鍊,讓這股教育理論界的清風連續地吹下去。
教育,和一切與人民生活緊密相聯的事物一樣,都要敏感地緊跟時代的步伐,緊貼人民的需求,依時而變,因地制宜。朱永新教授的文集主要收錄了他從踏入教育學領域直至2003年的論著。這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我國改革開放以來教育領域理論研究與實踐的過程。“戰鬥正未有窮期”。在從基本小康走向全面小康的二十年里,還有層出不窮的教育問題湧現,需要解決,因而需要不停頓地觀察、思考、研究。我們的教育學,就將在這個過程中發展成長,有中國特色的教育學也許就將在這一時期內形成。朱永新教授正富於春秋,“永新”自當永遠常新,一定會抓住這百年難逢的機遇,深化、拓展自己的研究,為中國教育事業、為中國的教育理論多奉獻自己的才幹和智慧,再寫出更多更好的篇章。我們期待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