囯壺

囯壺

如同一幕大戲的帷幕緩緩拉開,兩代紫砂壺王分別在四十年間的兩場中日戰爭背景下漸次登台;老壺王東瀛傳藝、只可嘆一衣帶水冤家宿命,情海蒼茫而初衷未改;新壺王身世韜晦、尤可道偷藝救主而支撐危局、砥柱中流。說是那戰爭殘酷、壺命崖懸;更彰顯生靈寶貴、情愛永貞。窯場上技藝秘籍道器對壘,作坊間聞雞起舞風月乾坤,生死間義貫金石弘道養正、皆可裝入一把壺中細細道來。

基本介紹

  • 書名:囯壺
  • 作者:徐風 
  • 定價:32.00元
  •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年4月 
圖書信息,作者簡介,內容介紹,正文開篇,推薦語,

圖書信息

作者:徐風
囯壺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3年4月
書號:978-7-5063-6880-3
定價:32.00元

作者簡介

徐風,國家一級作家。紫砂文化學者。現居陶都宜興。
已著長篇小說4部,長篇傳記2部,長篇散文1部。小說集、散文集各3部。影視劇文學劇本3部,總計400萬字。
多次獲得全國、省級文學獎。

內容介紹

如同一幕大戲的帷幕緩緩拉開,兩代紫砂壺王分別在四十年間的兩場中日戰爭背景下漸次登台;老壺王東瀛傳藝、只可嘆一衣帶水冤家宿命,情海蒼茫而初衷未改;新壺王身世韜晦、尤可道偷藝救主而支撐危局、砥柱中流。說是那戰爭殘酷、壺命崖懸;更彰顯生靈寶貴、情愛永貞。窯場上技藝秘籍道器對壘,作坊間聞雞起舞風月乾坤,生死間義貫金石弘道養正、皆可裝入一把壺中細細道來。
有道是梅櫻壺中,記敘中日恩怨、前世風雷;龍禧壺內,襯映厚德信義、熱腸轉炙;紅豆壺裡,盡藏溫婉情愫、海誓山盟。
鷓鴣聲里,紫砂茗壺逸情風月;畫溪橋畔,人世滄桑煙雨幻化。正所謂:壺之道,清虛淡泊,更啜蜀山空翠;壺之魂,抱朴含真,更抱一方天籟。

正文開篇

月秋。一個溫煦而暖融的清晨。紫砂壺手袁朴生終於從躺了一個多月的病榻上站了起來,這天的陽光真好,伸手一攥,金亮亮的,仿佛有稻穗的香氣。在濕潤的江南,秋天總是陰雨綿綿,這樣爽朗的天氣,極為難得。給他治病的古子櫻郎中高興極了,他特意給袁朴生帶來一罐自己配煮的六君子湯,要他分三次服用,自己則用一把朱泥仿鼓壺,泡了一開陽羨紅茶,說要好好慶賀一番。
袁朴生得的是傷寒症。本地人俗稱“濕瘟”病。從這一年的早春開始,一種恐怖的瘟疫的幽靈,在江南鄉村徘徊、蔓延。斃命者何止成千上萬。古蜀街的紫砂窯場上,幾乎每天都有暴死的壺手或窯工,被草蓆包裹著,抬到野外的墳地去深埋土葬。袁朴生年輕,體格健壯。開始他總是搶著去抬那些死去的工友的屍體,有一天他從埋葬工友的野外墳地回來,突然頭昏腦漲、上吐下瀉,人就軟綿綿地倒下了。古蜀街上只有一家濟世藥房,店主虞世濟郎中,四代家傳,在古蜀街一帶頗有口碑。但虞郎中即便日夜不眠連軸轉,也無法應付每天在蔓延的疫情。這時候便有一個名叫古子櫻的外鄉人出現了。此人面白無須,說話細聲慢氣,操一口拗口的南腔北調,起先人們只知道他是個牙醫,小門小戶的,就在鎮子北街葛家窯的邊上。他給人拔牙、鑲牙,成天笑呵呵,醫道也還不錯,尤其是收費很低,比起世濟藥房來,那真是便宜得緊。若是給做紫砂壺的壺手看病,大凡他看中的,分文不取,給把壺就行。久而久之,有些壺手上這裡來看牙病,手裡總是提著一籃子壺,讓古先生挑。平時他背著個藥箱,在龍窯附近轉悠,看到壺藝精到的壺手,就會停下來與其攀談。有時還拿出個本子記些什麼。在窯場的壺手中,他最看重的人,就是袁朴生。
先前袁朴生讓古子櫻鑲過一顆牙。他第一次跨進古子櫻的診所,就感到此人古道熱腸、見識頗廣。說壺論道起來,常常妙語連珠,與他倒是十分契合。其實袁朴生跟世濟藥房的虞郎中交情也不薄,古蜀街上的人都知道,虞郎中也是個鐵桿壺迷,平日與袁朴生多有切磋。但相比之下,古先生更讓他有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而古子櫻待他,則一見如故,仿佛一個失散多年的知己朋友。究其根本,大約也還是壺的緣故。古蜀街紫砂窯場上,壺手成百上千,退而其次者,做粗陶的如缸、瓮、盆、罐、碗、缽之類的工手,則不計其數。一個壺手要在這龐大的群體裡脫穎而出,進入收藏級別,殊為不易。太多的藝人其實就是個匠人,大家依葫蘆畫瓢樣,混口飯吃而已。袁朴生年少而不氣盛,出手卻是不凡,兩年前,他的一把蓮子牛蓋壺,就賣了二兩銀子,這在紫砂壺界非常轟動。其時普通的壺手,一把壺充其量幾十枚銅板而已。那把蓮子牛蓋壺的買主,乃是隱居於古蜀街的前清進士陶半坡先生。陶先生號稱隱園老人,早年官至從六品,中年棄仕歸田,朝野皆高看他幾分。他性情孤傲而清高;是那種大隱隱於市的半仙之人,據說他字畫俱佳而惜墨如金,且偏愛紫砂古壺,常嘆今人所制,皆大路行貨,不可與古人比肩。在壺手遍地的古蜀街,但凡能讓陶先生看中一把壺,那壺手就等於是鯉魚跳龍門了。有一日陶先生難得地在窯場上走動,恰巧葛家龍窯開窯,陶先生在陶器堆里看了半天,輕嘆一口氣,轉身欲走時,突然眼睛一亮,他在一把蓮子牛蓋壺跟前站住了。一旁的燒窯師傅武小夠看了一眼壺底的印款,趕緊把袁朴生叫來,說壺就是這位年輕人做的。陶先生看了他一眼,笑了一笑,說這壺我買下了。家僮就盤出二兩銀子,扔在袁朴生腳下。

推薦語

國壺是一部很大氣的小說。其中部分內容已拍成兩部電影,反響很好。新寫的內容為本書的核心部分,從一把紫砂壺,寫出了中日兩國間的微妙關係,寫出了紫砂藝人的家國情懷。評論界極為關注徐風的紫砂系列創作。中國作協,江蘇省以及無錫市,都將本書視為重點予以扶持。近日即將舉辦的陶瓷藝術節,本書也被重點推出。本書的影視改編,以及獲得各種獎項,都是會實現的願景。
前言、序、後記
寫在《國壺》邊上
(代後記)
這一部小說跟以往不同,它不是從開頭寫起的。
先是有了一個人,壺王。他叫袁朴生。他壺功了得,折騰多年終於坐上了壺界的頭把交椅。但他後來不行了,卻不肯放棄那個搖搖欲墜的寶座。看官說,紫砂歷史上,何來評選壺王一說?不錯,翻遍典籍,確無“壺王”一辭。只能說,小說乃虛構之物。您翻開這部小說的每一頁,全是虛構的。但看完小說,您卻覺得全是真的了。您還跟其中的一些人交了朋友——當然,這只是我的一種妄想。由虛構獲得的真實,永遠是小說的生命。怕有人對號入座,這部小說的背景,便放在了晚清和民國,但是,今天的紫砂藝人似乎誰也跟這部小說脫不了干係。因為,當我們仰起一直低垂的頭顱,猛然發現,傳統文化竟是一棵那么大的參天之樹,我們不過是這棵大樹的一根細小的枝椏而已。當壺王的故事在虛構的軌道上飛馳起來的時候,它根本顧及不了窗外掠過了哪些景物。
一路寫來,偶然從紫砂史料里發現了一個人:金士恆。若是僅僅作為晚清的一個紫砂名手,此人極易被浩瀚的紫砂典籍所遮蔽或忽略,但是,他東渡日本,教授日本人製作茗壺,且保持了中國人的氣節與風度,此人的形象便凌然立起而名垂史冊。一個草根藝人,信心滿滿地飄零東瀛,靠什麼力量支撐呢?除了一手技藝,應該還有國家的分量、文化的根基以及大漢民族的自尊。
猛然覺得,此人應該便是壺王的前世之魂。一次機會,終於讓我悄然來到100多年前金士恆東渡課徒之地——日本常滑,一個僻靜的海邊陶瓷小鎮。正是四月,在幾乎被盛開的櫻花所湮沒的民俗資料館的深處一角,我終於見到了一雙手,金士恆的正在做壺的手。100多年前照相術已經傳入日本,吝嗇的日本人在給金士恆拍照的時候,卻只拍了他作壺的手而不是他的臉容。雖然有一張照片是金士恆做壺的側影,但日本人強調的還是他的手,當時金士恆正半彎著腰在幹活,拍攝者只能採用豎拍的角度,這樣我們終於勉強可以看到他低著頭,半側著身體的面容了。黧黑,瘦削,一頂絨線帽盤住了他的辮子,一縷長長的花白的頭髮盪在他蒼老的臉上。
也許,日本人感興趣的,只是金士恆的一雙手。那是一雙什麼樣的手啊,骨節頎長,魔幻般靈巧;充滿了創造的期待。
在常滑民俗資料館,我通過翻譯孫峰先生,與該館的一位資深館員中野久晴先生進行了這樣一段對話:
問:您還能提供更多的有關金士恆的資料嗎?
答:抱歉。因為金士恆在常滑只待了半年多,所以有關他的資料很少。
問:在日本,有專門研究金士恆的人嗎?
答:好像沒有。金士恆是戰前來日本的,那時我們日本人把中國看得很強大、也很神秘。戰爭之後大家才知道,原來中國並不如想像的那么強大和神秘。從此日本再也不怕中國了,從那以後,日本人把目光轉向了西方,不再向中國學習了。所以也不可能出現專門研究金士恆的人了。
中野先生說的那場戰爭,顯然是指中日甲午海戰。在那場屈辱的戰爭中,中國的北洋艦隊以全軍覆沒的結果宣告失敗。從此中日關係揭開了恩怨深重的篇章。
於是,壺王袁朴生便有了前傳《東洋記》,那是一個年輕壺王最為光彩奪目的年華。它和後來發生的故事《壺道》、《壺殤》,皆是一脈相承的。這次短暫的日本之行促使我徜徉於那些久已封存的史料,去探尋中日兩國文化上的歷史淵源。日本對中國恭謹地執弟子之禮,是在自己的奈良時代和平安朝前期,時為中國的唐朝,上至典章制度,下到習俗風氣,日本無不受大唐文化影響。其飲茶之風首先從寺院高級僧侶和平安貴族間開始流傳。專用茶器皆從中國帶回,數量畢竟有限,本土進行茶器的生產就勢在必行。到了奈良時代後期,大唐文化潮湧而至,貴族們追慕唐風,陶瓷即是大宗輸入日本的器物之一。但中國人一直不知道這個謙恭的小徒弟心胸和胃口有多大。直到南宋之後,蒙古人的入侵,一刀切斷了中日之間延續了千年之久的文化臍帶,昔日的師生觀由此變得岌岌可危。“脫亞入歐”雖然是後來的事,但日本人私下裡將中國篾稱為“支那”,卻是很早很早。崇敬而阿諛的目光何以慢慢變得貪婪而兇狠?或許這應該在各自的國情與根脈里尋找答案。濃縮在一部小說里,我想表達的只是由於文化的差異,從一把壺上所照見的多種關係。人性與獸行,崇高與渺小,坦蕩與狹隘,忠誠與陰險,弘道與叛逆,操守與放縱。我們終於知道,在一把紫砂壺面前,那個根基淺薄的急吼吼的狹小民族,是如何處心積慮地謀取他們所得不到的東西,而最終又是如何耐不住地拔出他們磨了很久的屠刀。可惜,他們並不懂得一把紫砂壺所承載的魂魄所在,不可能理解“知行合一、天人合一”的高境。他們並不知道,那不僅是紫砂的高境、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高境。器以載道,道由器傳。即便血流成河,由器變道的一把壺裡,依然包容著中國人的智慧、氣節、情感、審美、樂趣,甚至生活方式、心氣表情。這樣的一種國粹,是任何一個外來民族都奪不走的。
正如本書結尾里,年邁的阿多大師絕不願意面見那個當年在窯場上欠下血債的日本人一樣,國讎家恨,決非歷史暗角里長滿銅銹的青苔。尤其今天,當我們的某些同胞還沉湎於“大唐帝國”的皇土情結的時候,萬萬不要忘記那個東瀛一隅的島國,正在覬覦著一個偉岸民族的背影。
2013年2月10日大年初一爆竹聲中,知竹草堂。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