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境抒情】 境,境界、意境。王國維說:“詞(也包括詩),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境,非獨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因境抒情,要境中見情。李白《峨眉山月歌》,是因境抒情、境中見情之作:“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熱愛家鄉的人,也熱愛家鄉的月,所謂“月是故鄉明”。李白對月分外有情。“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明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仗劍去國,辭親遠遊”的李白,對秋夜裡半輪異常皎潔的峨眉山月,高懸碧空,由衷喜愛,多情的月影映入平羌江,隨江水相送李白。李白出川的路線,是從峨眉山到平羌江,再經清溪驛、渝州至三峽。可是夜間從清溪驛進發之後,卻沒見到伴送的山月了。旅途之寂寞,更增加了對明月之思和故鄉之戀。詩人描寫的意境之高遠清幽,抒發的感情之自然深邃,真可謂詩情由境生,詩境即詩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