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形。或從肉,宰聲。本義:連合胎兒或新生兒顱頂蓋各骨間的膜質部) 同本義 [fontanel]、夾囟曰角。——《禮記·內則》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囟
- 拼音:xìn
- 注音:ㄒㄧㄣˋ
- 部首:丿
基本信息
![田字格中的“囟”字 田字格中的“囟”字](/img/9/b27/cGcq5CNlNjM3UGN1EGZmZzNwQWZmNjZzADN4M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漢字釋義
囟門
![鹵門 鹵門](/img/5/66f/cGcq5SMwgzYwAzNiNDM2ATYzcDNlNmYwIWY4M2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方言集匯
字源字形
![字源字形 字源字形](/img/a/30e/cGcq5SNjVGN2EDMkBTN2U2NkRTYiR2NyEGOwgzLtVGdp9yYpB3LltWahJ2Lt92YuUHZpFmYuMmczdWbp9yL6MHc0RHa.jpg)
(象形。或從肉,宰聲。本義:連合胎兒或新生兒顱頂蓋各骨間的膜質部) 同本義 [fontanel]、夾囟曰角。——《禮記·內則》注。
(象形。或從肉,宰聲。本義:連合胎兒或新生兒顱頂蓋各骨間的膜質部) 同本義 [fontanel]、夾囟曰角。——《禮記·內則》注。...
囟門指嬰幼兒顱骨結合不緊所形成的顱骨間隙。有前囟和後囟之分。後囟門靠近頭枕部,是兩側頂骨與枕骨之間的骨縫形成的三角形間隙;前囟門在頭頂部,是兩側額骨與...
前囟(frontal suture)位於頂骨與額骨之間,即矢狀縫與冠狀縫相會處,是最大的囟,呈菱形,囟的直徑,出生後3個月內平均為26mm,面積平均為37mm2,女性略小。...
前囟出生時約1~2cm,以後隨顱骨生長而增大,6月齡左右逐漸骨化而變小,最遲於1.5歲閉合。前囟大小以兩個對邊中點連線的長短表示,前囟檢查在兒科臨床很重要。...
囟子又名囟門,嬰兒左右頂骨與顱蓋諸骨尚未接合所形成的骨間隙,有前囟、後囟之分。囟門(xìn mén )指嬰兒出生時頭頂有兩塊沒有骨質的“天窗”,醫學上稱為...
囟門穴(又名囟會):位於百會穴前三寸正中。...... 囟門穴(又名囟會):位於百會穴前三寸正中。 目錄 1 按摩手法 2 操作方法 3 作用 囟門穴按摩手法 編...
“囟”,亦作“䪿”,《說文》“頭會腦蓋也”,《集韻》“思晉切”,音為信。特指囟門(頭頂上方前中的位置)也說囟子。如宋·梅堯臣 《景純以侍兒病期與...
頭囟子 。說明囟門生來就有大小之分。囟門大,合攏則慢,囟門小,合攏則快。 嬰兒的囟門9個月就合攏了。有的嬰兒直到兩歲囟門才合攏,一般嬰兒的囟門是一歲到...
又名囟門。即額囟,俗稱天靈蓋。嬰幼兒兩頂骨前內角尚未發育完全所致。兩歲以後,額囟閉合而稱頂骨。...
前囟點(bregrna)亦稱“冠矢點”。頂骨前上角與額骨相接處呈菱形的間隙。新生兒顱骨上有許多地方尚未發育完全,骨與骨之間的間隙較大,由膜彌補。各顱蓋骨之間的...
人體部位名。即囟部。《素問·氣交變大論》:“頭腦戶痛,延及囟頂發熱。” ...... 即囟部。《素問·氣交變大論》:“頭腦戶痛,延及囟頂發熱。” ...
後外側囟,又稱“乳突囟”。新生兒顱骨的高度與身高比較,相對較大,約占1/4,而成年人約占1/7。...
經外穴名。《千金要方》:“小兒暴癇,若目反上視,眸子動,當灸囟中。取之法。橫度口盡兩吻際,又橫度鼻下亦盡兩邊,折去鼻度半,都合口為度,從額上髮際...
囟門發育不良:嬰兒的頭部有一個柔軟的、有時能看到跳動的地方,醫學上稱之為囟門。囟門在出生時主要有兩個。一個稱為前囟,在頭頂前部,由兩側頂骨前上角與額...
後囟 人體部位名。即枕囟。嬰兒出生後,左右頂骨與枕骨形成的三角形骨間隙。另外嬰兒也有前囟。 ...
囟中穴,經外奇穴名,出自《備急千金要方》。位於前額部正中線,入髮際1.5寸處;用繩量患者兩口角之長度,加上兩側鼻翼之長度的1/2,從額上髮際向上量,在繩頭...
頭囟兒 [方]∶囟門,嬰兒頭頂骨未合縫的地方,在頭頂的前部中央 ...... 圖集 頭囟兒圖冊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次 編輯次數:5次歷史版本 最近...
囪,cong,窗的本字,本指天窗,轉指屋頂上的灶突、煙囪 [chimney]。會意。在牆曰牖,在屋曰囪。象形。凡囪之屬皆從囪。窗,或從穴。本字與“囟”形近,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