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回鞍
- 拼音:huí ān
- 出處:庾信 《奉和趙王途中五韻》
- 分類:漢語辭彙
huí ān ㄏㄨㄟˊㄢ 回鞍 猶回馬。 北周 庾信 《奉和趙王途中五韻》:“錦城遙可望,回鞍念此時。” ...
鞍: [ān] [ㄢˉ]鄭碼:EEWZ,U:978D,GBK:B0B0部外筆畫:6,,筆畫數:15,部首:革,筆順編號:122125112445531...
垂體窩和鞍背的合稱。蝶鞍位於顱中窩正中部、蝶骨體上部;形似馬鞍狀;包括垂體窩、鞍結節、中床突、交叉前溝、視神經管、前床突、鞍背和後床突等結構。...
詞語解釋 唐 韓愈 《獨釣》詩之一:“聊取夸兒女,榆條系從鞍。” ...... 唐 韓愈 《獨釣》詩之一:“聊取夸兒女,榆條系從鞍。”詞條標籤: 語言, 字詞 ...
鞍轡,拼音ān' pèi,出自語文書7年級下冊29課《馬》。...... 明 吳承恩《西遊記》:十五回:那條龍趕不上,把他的白馬連通鞍轡一口吞下肚去,依然伏水潛蹤。鞍...
鞍鞽,拼音ān qiáo,出自《魏書·傅永傳》。...... 魯迅《故事新編·奔月》:“﹝羿 ﹞將死雞塞進網兜里,跨上鞍鞽,回馬就走。”參考資料 1. 鞍鞽 .線上漢...
鞍區是屬於人體的一個部位,有兩種說法,一是指顱底部鞍區,一是指會陰部形狀類似於馬鞍區域的馬鞍區。...
卸鞍是漢語詞語,拼音 xiè ān,釋義為下馬。...... 南朝 宋 顏延之 《秋胡》詩:“嚴駕越風寒,卸鞍犯霜露。”宋 王禹偁 《酬种放徵君一百韻》:“卸鞍引羸...
歸鞍是一個漢字詞語,拼音:guī ān釋義:歸騎。回家所乘的馬。...... 唐 張說 《東都酺宴》詩之三:“洛 橋將舉燭,醉舞拂歸鞍。”唐 王維 《燕支行(時年...
鞍結分岔(saddle-node bifurcation)一種分岔類型,指控制參數變化過程中系統因形成鞍結點而出現的分岔。...
滾鞍下馬是一個詞語,拼音:gǔn ān xià mǎ釋義:迅速地離開鞍子跳到馬下。出自《三國演義》,...
發鞍,拼音fā ān,卸下馬鞍。指停止打仗。...... 發鞍,亦作“發鞌”。卸下馬鞍。指停止打仗。《後漢書·袁紹傳》:紹在後十數里,聞瓚已破,發鞌息馬,唯衛...
上鞍(supermartingale )鞍的一種推廣.設 {X(t),tE.}'}r`+}為定義在機率空間(口,G--}}} }P)上關 於上升‘代數族{·獷,},。.、一,適應的隨機過程...
鞍鞴,讀音ān bèi,漢語詞語,基本意思為馬鞍和車馬上的飾物。...... 鞍鞴編輯 鎖定 鞍鞴,讀音ān bèi,漢語詞語,基本意思為馬鞍和車馬上的飾物。 [1] ...
側鞍(偏鞍)的產生源於歐洲社會對貴族女性騎馬姿勢的認識 。歐洲傳統社會,貴婦都是穿著長裙的,並且騎馬的時候分腿騎馬對女性來說,實為不雅。為了表現貴族淑女形象...
跨鞍,傳統婚姻風俗。象徵平安。流行於全國各地。唐時,凡娶婦,新娘入門,須坐於馬鞍。...
鞚鞍,漢語詞語,拼音kòng ān,馬籠頭和馬鞍。...... 《景德殿》:“玉樓繡閣鎖鴛鴦,下有官家閱射場。景德殿前調御馬,黃金鞚鞍紫絲韁。”詞條標籤: 語言, 字...
鞍形,讀音ānxíng,漢語詞語,指馬鞍形,即上部呈凹面的輪廓。...... 鞍形編輯 鎖定 討論999 鞍形,讀音ānxíng,漢語詞語,指馬鞍形,即上部呈凹面的輪廓。...
古驛晚停鞍,西風客帽寒。山昏雲氣濕,秋老葉聲乾。昔為作詩苦,今嗟行路難。鈴音邊報急,醉里亦眉攢。...
據鞍顧眄,成語,典故名,典出《後漢書》卷二十四《馬援傳》。漢伏波將軍馬援為顯示自己老當益壯,在皇帝面前“援據鞍顧眄,以示可用”。顧眄,回頭看。在馬背上...
司鞍是一個漢語詞語,是指官名。...... 司鞍 .中華文史網.2013-11-05[引用日期2014-04-24] 詞條標籤: 古代史 , 歷史 V百科往期回顧 詞條統計 瀏覽次數:...
背鞍編輯 鎖定 本詞條缺少信息欄、名片圖,補充相關內容使詞條更完整,還能快速升級,趕緊來編輯吧!古生物學,古無脊椎動物學,軟體動物門 ...
障礙鞍,舞步鞍,西部鞍,綜合鞍 目錄 1 詞語資料 2 引證解釋 3 論述原文 4 參考文獻 馬鞍詞語資料 編輯 條目:馬鞍拼音:mǎ ān注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