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門宴

回門宴

此俗起於上古,泛稱“歸寧”,為婚後回家探視父母之意,漢民族婚姻風俗。即成婚後三、六、七、九、十日或滿月,女婿攜禮品,隨新娘返回娘家,拜謁妻子的父母及親屬。此為婚事的最後一項儀式,有女兒不忘父母養育之恩賜,女婿感謝岳父母及新婚夫婦恩愛和美等意義,一般,女家皆設宴款待,新女婿入席上座,由女族尊長陪飲。女親家廣設華宴,款待新婿,這就是回門宴。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回門宴
  • 定義:婚後回家探視父母
  • 起源:春秋時期
  • 意義:婚事的最後一項儀式
來歷,攪面禮,注意事項,

來歷

春秋時期就有回門之俗,後代沿襲至今。由於“回門”是新婚夫婦一塊回門,故稱“雙回門”,取成雙成對的吉祥意。
新娘家老人心裡非常重視三天回門,因此新郎事先無論是從思想上還是在禮品上都要有所準備,爭取給岳父岳母留下愉快的好印象。

攪面禮

攪面禮是魯西南及周邊地區回門宴上重要的一環
要說“攪面禮”先說“掛門帘”,掛門帘是漢族民間婚姻風俗。流行於魯西南及周邊地區。傳說門帘是王昭君出塞時向漢武帝要的嫁妝之一。後人仿效,相沿成俗。
結婚日,新郎新娘進新房後,新娘的弟弟拿出一條門帘掛在新房的門上。門帘多是紅色或粉紅色簾上鄉鴛鴦紅水或秀山奇峰。男家用紅紙包錢送給新娘的弟弟,稱“送喜錢”。弟弟拿到“送喜錢”要把錢的多少告訴新娘的父親,“送喜錢”和下面的“攪面禮”有關。“攪面禮”此為婚事的最後一項儀式,新娘回門新姑爺上門女家設宴款待,新女婿入席上座,由女族尊長陪飲。女親家廣設華宴,款待新婿,這就是回門宴,回門宴上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攪面禮”,當宴席進行到最後時岳父親自將麵條(一大碗麵條上放兩個荷包蛋)端到新女婿面前讓其品嘗,剛端到女婿面前時女婿先接過面放到飯桌上不能吃,然後用筷子在碗裡攪拌麵條無論岳父怎么勸就是不吃要,過一會岳父見新女婿咋都不吃,便會離開新女婿啥也不做等岳父回來,過一會岳父會拿這一個包好的紅包(裡面包的錢和送喜錢一樣多)過來放到飯桌上讓女婿吃麵,女婿啥都不能說繼續攪面一會岳父再次離開女婿繼續等,一會岳父回來手裡又拿一個紅包(裡面的錢和上次一樣多或翻倍)放到女婿面前,這時新女婿有兩條選擇,一是選擇象徵似的吃一口碗裡的麵條完成“攪面禮”。另一的選擇是繼續攪麵條,岳父繼續離開去拿紅包(每次紅包包的錢不能低於上次紅包里的錢,要是增加必須翻倍)周而復始一直到新女婿滿意吃麵為止。後來“攪面禮”一般來回二次結束有哪個象徵的儀式就行了沒哪么多講究。“攪面禮”也有按老傳統辦的一攪一下午不停,過去有攪走岳父家一頭驢才作罷一說(意思是說從岳父家拿走相當多的錢),後來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就一個女兒,有的父母認為東西早晚都是女兒的不如為女兒撐面子“攪面禮”時會給女婿房子、汽車等貴重禮物但這還是少數。

注意事項

有很多業內人士主持出來的回門宴席場面嚴格意義上講根本不能叫回門答謝宴(歸寧大典)儀式,弄成了男方家結婚典禮的儀式,歸寧是中國傳統結婚儀式中最末一個篇章,如果真弄的和“親迎”儀式一樣就失去了真正的文化內涵和意義。
1、回門答謝宴即古禮中的“歸寧大典”是整場婚禮中的最末一個章節這一基本點。如果連這些都把握不準確,那么肯定做出來的不是“正宗”的回門宴答謝主持儀式。
2、回門答謝宴席必不可少的要突出一個答謝主題,答謝誰啊?咋答謝?要有專門的儀式配合來完成,禮是規矩,儀是表現,一定要通過一定的儀式來展示,首席要謝謝天,謝謝地,(三拜),然後謝謝父母(三拜),還要謝謝來賓(三拜),姑爺與姑娘發喜糖儀式。
3、回門儀式上,得設計一個環節,回門宴一般指的是男方家辦完結婚酒後,新娘回娘家宴請親友賓朋辦的酒宴,它突出的是新娘子與父母之間的感恩與不捨。
新娘給父母的贈禮;新郎與岳父岳母的互動環節;丈母娘總結出新郎的幾個優點,以及丈母娘對新郎有什麼要交待的。新郎做出承諾,並獻花給父母,讓翁婿之間的情誼表達鋪展開來。
4、回門儀式上,還得設計一個環節,讓新郎官致答謝辭,並展示展示自己的才華(暗合過去歸寧之旅誇官之意),
5、最後提示大家,有些環節儘量不再安排:交換信物、交杯酒、拜堂!因為交換信物,交杯酒,還有拜堂儀式只能做一次,這是給對方的承諾,一諾千金,代表一生一世,不必再許諾一次。香檳儀式代表了慶祝、蛋糕儀式代表旺盛的生育、擁吻代表親密恩愛;可以在回門儀式上再次體現,但是不再是回門宴上的儀式部門的核心結構。
6、回門宴側重於歡快、團圓,整個儀式宴席要體現出來,這裡有更多的民族民俗的東西可以展示,敲鑼打鼓,舞龍舞獅,戲劇表演可以在婚宴中穿插。
7、宴席的布置上要側重豪華與喜慶,大紅紗曼背景燈光舞美水晶T台,追光燈泡泡機彩虹機都可以用上,張燈結彩也可以,鮮花堆砌也可以,但儘量紅色粉紅為主,盡顯豪華氣派,但是一些過於西式的道具就免了。
8、在回門宴上,新娘此時可以不穿婚紗,而穿紅色或者紫色晚禮服,旗袍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