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社會建設:40年理論與實踐研究

《回歸社會建設:40年理論與實踐研究》是由2021年3月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基本介紹

  • 書名:回歸社會建設:40年理論與實踐研究 
  • 作者:宋貴倫
  • 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300290485
作品簡介,作品目錄,

作品簡介

本書既是個人研究文集,又是濃縮的社會建設史。作者個人工作四十年的人生經歷,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中國社會建設的起步於發展緊密相連。全書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是作者早年在龔育之同志的引導下從事理論工作,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思考和研究成果;第二部分是作者在宣傳系統任職時對和諧社會建設的思考與研究成果;第三部分呈現作者擔任北京市委社會工委書記十年間,對社會建設系統的研究和探討。全書對中國特色社會建設的豐富內涵、實踐路徑進行了深入、系統的思考和總結。
zhua曲子白渡白顆

作品目錄

作者簡介
自 序
前 言
序篇 鄉村社會情思
我的高考,我的鄉愁
母親節憶母親
每逢端午想爺爺
都市裡也有我的鄉愁
上篇 科學理論研究
龔育之引領我走上理論工作道路
“紅學”一家言
《毛澤東論文藝(增訂本)》編選和注釋的特色
毛澤東文藝思想的集中體現——介紹《毛澤東論文藝(增訂本)》
毛澤東文藝思想發展的三個高峰
毛澤東面面觀——答《德育報》記者問
鄧小平文藝理論對毛澤東文藝思想的新發展
鄧小平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三條主線
我們今天應當怎樣宣傳鄧小平南方談話
理論上的清醒與政治上的堅定
舉旗 知情 抓關鍵——跨世紀中國的正確走向
一脈相承的“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黨的十六大報告的一個主題與三條主線
把創新作為黨必須長期堅持的治黨治國之道
加強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龔育之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的重要貢獻
中篇 社會文明構建
不斷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
把黨的先進性要求落實到宣傳思想工作實踐中
《前線》是我“老朋友”
我與北京市社科聯三十年
在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第五次代表大會上的報告
論進一步繁榮發展首都哲學社會科學
如何做好首都精神文明建設工作
首都公民道德建設方法初探
關於基層愛國主義教育規律問題
意料之外 情理之中——“紅岩魂展覽”火爆京城的啟示
鄧小平理論的生動實踐——大型電視專題片《偉大的創造》觀後感
講述老百姓的道理——寫在理論專題片《為人民服務之歌》播出之際
北京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建設的思路與成效
回憶籌備抗戰勝利60周年展覽的幾件事
紀念偉大勝利 總結寶貴經驗 弘揚偉大精神——籌備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60周年大型主題展覽有感
四次參與首都國慶籌備活動的難忘經歷
宣傳信息工作要處理好十個關係
特色是外宣品的生命——外宣畫冊《北京西城》編後感
在莫斯科大學的演講
努力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新高度 新視角 新起點 新要求——人文奧運斷想
北京人文奧運與和諧文化建設
下篇 社會建設探索
努力探索中國特色社會建設理論體系與實踐路徑
黨的十七大強調加強社會建設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著力搭建北京社會建設“四梁八柱”
社會建設的根本動力是改革創新
加強社會建設要從研究和解決基本問題入手
關於構建“樞紐型”社會組織工作體系問題
關於社會建設體制機制創新問題
社會建設工作說到底是民眾工作
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加強社會建設和改革
全面不全面 尤其看社建
社會主義應該把社會建設好
社會治理體制改革事關全局
加快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
中國社會建設的回顧與展望
從黨的檔案文獻看社會時代變遷——答《中國檔案報》記者問
講述社會故事 反映時代聲音——寫在大型電視紀錄片 《社會時代》播出之際
在加強服務的過程中努力推動群團工作改革發展
創新大城市社會治理的目標導向
格線化是城市服務管理的又一場“變革”
格線化:網路化服務 格式化管理
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背景下的目標設定
社會全球化背景下的社會工作
不斷深化對加強社會建設本質要求的認識與實踐
社會建設關鍵要“聚攏五指”
新時代社會建設的豐富內涵和實踐路徑
正確看待系統研究城市生活焦慮問題
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重要而緊迫
社會企業發展方興未艾
使命與擔當:中國特色社會建設體系的構建
堅持和完善民生保障制度和社會治理制度
防控新冠肺炎疫情中我國社會建設面臨的挑戰與機遇
附篇 雜文隨筆拾遺
寫作三論
人稱代詞修辭藝術芻議
做一個好學樂學善學的人
做人做事做官與做文章是一個道理
做官即不許發財
黨員也是民眾中的一員
“垂直”的得與失
一部“講好中國故事”的大片——大型文獻專題片《我們走在大路上》觀後感
陶西平是一部讀不完的“大書”
一本有溫度有質感有厚度的書
編後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