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朝偶題是明代于謙的一首五言律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回朝偶題
- 創作年代:明代
- 作品體裁:五言律詩
- 作者:于謙
作品全文,注釋,作者簡介,
作品全文
老去驚時換,公餘覺晝長。池風荷偃翠,林雨杏垂黃。
舊業存書卷,閒情付藥方。偶來北窗下,高枕夢羲皇。
注釋
偶題
偶然而題。多見於舊詩題,如 唐 杜甫 有《偶題》詩, 宋 陸游 有《晨起偶題》詩等。
老去
(1).謂人漸趨衰老。 唐杜甫《往在》詩:“歸號故松柏,老去苦飄蓬。” 宋歐陽修《贈王介甫》詩:“老去自憐心尚在,後來誰與子爭先。” 明汪循《老去》詩:“老去心還競,春來花又新。”
(2).引申為老年;晚年。 沉從文《〈沉從文選集〉題記》:“現在過去了二十多年,我和我的讀者,都共同將近老去了。”
(3).死去。 元房皞《思隱》詩:“情知老去無多日,且向閒中過幾年。” 明李東陽《柳岸垂綸》詩:“老去祗應家在此,不須盤石更垂蘿。”
(2).引申為老年;晚年。 沉從文《〈沉從文選集〉題記》:“現在過去了二十多年,我和我的讀者,都共同將近老去了。”
(3).死去。 元房皞《思隱》詩:“情知老去無多日,且向閒中過幾年。” 明李東陽《柳岸垂綸》詩:“老去祗應家在此,不須盤石更垂蘿。”
驚時
驚動時令。 南朝 梁何遜《揚州法曹梅花盛開》詩:“ 兔園 標物序,驚時最是梅,銜霜當路發,映雪擬寒開。”
舊業
(1).先人的事業。《左傳·哀公二十年》:“今 越 圍 吳 ,嗣子不廢舊業而敵之,非 晉 之所能及也。” 晉左思《詠史》之二:“ 金 張 藉舊業,七葉珥 漢 貂。”
(2).原有的產業、家業。《漢書·王莽傳上》:“﹝ 莽 ﹞又上書歸 孝哀皇帝 所益封邑,入錢獻田,殫盡舊業,為眾倡始。”《醒世恆言·小水灣天狐貽書》:“ 王臣 思想要往都下尋訪親知,整理舊業,為歸鄉之計。” 魯迅《墳·論“他媽的!”》:“至於大姓,實不過承祖宗餘蔭,以舊業驕人,空腹高心,當然使人不耐。”
(3).原來的職業。《三國志·魏志·鐘會傳》:“百姓士民,安堵舊業。”
(4).指昔所從事的學業、學術。 宋王安石《思王逢原》詩之三:“ 中郎 舊業無兒付, 康子 高才有婦同。” 清黃景仁《寄維衍》詩:“舊業已經拋竹北,故人常似隔星東。”
(5).舊時的園宅。 唐孟浩然《尋白鶴岩張子容隱居》詩:“睹茲懷舊業,回策返吾廬。” 元 辛文房《唐才子傳·劉商》:“後出為 汴州 觀察判官,辭疾掛印,歸舊業。”
(2).原有的產業、家業。《漢書·王莽傳上》:“﹝ 莽 ﹞又上書歸 孝哀皇帝 所益封邑,入錢獻田,殫盡舊業,為眾倡始。”《醒世恆言·小水灣天狐貽書》:“ 王臣 思想要往都下尋訪親知,整理舊業,為歸鄉之計。” 魯迅《墳·論“他媽的!”》:“至於大姓,實不過承祖宗餘蔭,以舊業驕人,空腹高心,當然使人不耐。”
(3).原來的職業。《三國志·魏志·鐘會傳》:“百姓士民,安堵舊業。”
(4).指昔所從事的學業、學術。 宋王安石《思王逢原》詩之三:“ 中郎 舊業無兒付, 康子 高才有婦同。” 清黃景仁《寄維衍》詩:“舊業已經拋竹北,故人常似隔星東。”
(5).舊時的園宅。 唐孟浩然《尋白鶴岩張子容隱居》詩:“睹茲懷舊業,回策返吾廬。” 元 辛文房《唐才子傳·劉商》:“後出為 汴州 觀察判官,辭疾掛印,歸舊業。”
書卷
(1).書籍。古代書本多作捲軸,故稱為“書卷”。《南史·臧嚴傳》:“孤貧勤學,行止書卷不離手。” 宋周孚《贈蕭光祖》詩:“田園一蚊睫,書卷百牛腰。” 清孫枝蔚《讀兵書》詩:“床頭足書卷,近始愛《陰符》。” 況周頤《蕙風詞話》卷一:“自 唐 五代 已還,名作如林,那有天然好語,留待我輩驅遣。必欲得之,其道有二。曰性靈流露,曰書卷醞釀。性靈關天分,書卷關學力。”
(2).猶墨跡。 清 姚衡《寒秀草堂筆記》卷三:“或謂 靖康 之變,二 王 書卷流落民間,後經蒐羅得之,遂以勒石。”
(2).猶墨跡。 清 姚衡《寒秀草堂筆記》卷三:“或謂 靖康 之變,二 王 書卷流落民間,後經蒐羅得之,遂以勒石。”
藥方
醫生治病所開的方劑。《後漢書·百官志三》:“藥丞主藥,方丞主藥方。” 閩徐夤《憶山中友人》詩:“近日藥方多繕寫,舊來詩草半燒焚。”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四折:“我寫一簡,只說道藥方。” 丁玲《母親》一:“他留下了兩張藥方,就回家過年去了。”
高枕
羲皇
即 伏羲氏 。《文選·揚雄〈劇秦美新〉》:“厥有雲者,上罔顯於 羲皇 。” 李善 註:“, 伏羲 為三皇,故曰 羲皇 。” 唐杜甫《醉時歌》:“先生有道出 羲皇 ,先生有才遇 屈宋 。”
作者簡介
【生卒】:1398—1457
【介紹】: 明浙江錢塘人,字廷益,號節庵。永樂十九年進士。宣德初授御史,出按江西,雪冤囚數百。遷兵部右侍郎,巡撫河南、山西,前後在任十九年。正統末年召為兵部左侍郎。十四年,尚書鄺野從英宗北征,留謙理部事。土木之變,英宗被俘,郕王監國,謙力排南遷之議,決策守京師,遷尚書,為中外倚任。與諸大臣請郕王即位為帝。瓦剌兵逼京師,身自督戰,擊退之。論功加少保。終迫也先遣使議和,使上皇(英宗)得歸。英宗復辟,石亨等誣謙議改立太子,又謀迎立襄王子,被殺害。弘治謚肅憫,萬曆改謚忠肅。有《于忠肅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