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要介紹
寧夏回族在長期的生活實踐和文化活動中,傳承了寧夏古代樂器和西北邊塞樂器及其音樂,並將之逐步發展為獨具特色的回族民間樂器。唐太宗李世民《
飲馬長城窟行》中“胡塵清玉塞,
羌笛韻
金鉦”及 “不知何人吹
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的詩句,均是當時親臨古代寧夏
靈州後對當地流行器樂的真實記述。由於歷史的變遷,這些樂器在我國漢族和其他少數民族中已十分少見,但是直至20世紀卻還在寧夏回族民眾中流行。
歷史淵源
上個世紀,我國文史學家考證出寧夏哇嗚、
咪咪、
口弦分別是漢唐以來在寧夏流傳的古樂器塤、
羌笛、
蘆管、簧的流變和遺存。唐太宗李世民《
飲馬長城窟行》中"胡塵清
玉塞,羌笛韻
金鉦"及"不知何人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的詩句。
藝術特色
寧夏回族樂器已經形成了獨特的演奏技藝、製作工藝和彈唱藝術。回族樂器"把式"(高手)可以用交叉顫指在高音哇嗚上吹出其樂器難以出現的華彩。回族藝人製作的回族樂器似牛頭,似小羊,其上裝飾著回族的藝術圖案、線條,雕刻著阿拉伯文書法等,具有鮮明的回族文化特徵。由於它們音色優美、易於演奏、便於攜帶,故在寧夏回族中世代相傳。有些回族鄉村無論是年輕姑娘還是白髮老人,人手一把小
口弦,而回族尕娃、青年則是吹
咪咪、哇嗚的好手,回鄉諺語"哇嗚唱,莊稼長;咪咪吹,牛羊壯"正是回鄉風俗的寫照。頭戴蓋頭、手彈口弦的回族婦女已被公認為寧夏回族的形象大使。
代表作品
吹咪咪兒
每至春暖花開,楊柳返青,河灘、地邊、集市、廟會上,響起一種
音色悠揚、近似
瑣吶的
吹奏樂演奏 聲,這就是青海回族青少年所喜愛並擅長的民間樂器"咪咪兒"。這種樂器用無名指粗細的竹管自製而成,開有 6 個音孔,酷似
笛子,但要豎吹;吹口處置有用嫩
樹皮製成的發音器(以"貓兒刺"枝幹制傲的為最佳),利用薄膜震動發音的原理吹出聲音,靠 6 個音孔的音階加一個自身音階共 7 個音階奏出曲子旋律。咪咪兒分單管和
雙管兩種,用來吹奏"少年"曲調最為適宜。
彈口弦
回族民樂樂器有一種是
口弦。口弦是回族姑娘特別喜愛的一種民間小樂器,俗稱"口琴子"或"口銜子"。在閒暇時節,每主夜幕降臨,婦女們便三三兩兩地聚在一起,吹奏起動人的口弦,藉以散心消遣,或寄託妻子對出門在外丈夫的思念,抒發她們深埋心底的複雜感情。
口弦多以黃鋼、紅銅或白銀製成,形似當今婦女們常用的鋼發卡。中間安有一根極其細薄的銅片,是發聲器。口弦大小不一,有約寸半長短的,也有比其小的。吹奏時將口弦橫嗡口中,以舌尖或手指輕輕撥動發音簧片,同時以口形的變化、呼吸氣量的大小來調解掌握音程及音量。
口弦有兩種,一種是鐵制的,一種是竹製的。鐵
口弦在其他民族當中也有,竹口弦在回族姑娘中較多。
竹口弦,顧名思義是用竹子削的,看起來簡單,但做時頗講究工藝。一般好的口弦,都是把竹子選來,切成長五寸左右的若干根,放到油鍋里炸一下,然後拿出來用刀精心去削。這樣做出的口弦,鋥亮光滑,結實耐用,不易破裂;從效果上看,音量適中,清脆柔和。
回族姑娘製作的竹口弦,弦身一般都是三寸長,一頭小,奏時左手捏住弦尖,將舌簧的一端輕輕含入雙唇間,右手中指和拇指挽住另一端絲穗子,均勻地扯動,使口弦簧產生一種"咕咕咚、咕咕咚"的具有特殊魅力的聲音。
口弦,沒有什麼明顯的音調,主要是姑娘通過口形、氣力、節奏等表達喜怒哀樂等思想感情。
回族姑娘一般都隨身帶著心愛的
口弦,寧夏南部山區的回族姑娘還喜歡把口弦當做裝飾品,拴在胸前第二個紐扣子上,一有機會就彈起來。有的獨自坐在家裡解悶、消愁;有的兩人坐在一起抒發感情,互相逗趣;有的三五成群坐在一起相互比賽,彈奏一些回族男女都熟悉的合調。如珍珠倒捲簾、駱駝鈴、五哥放羊、腳戶歌等等。
關於口弦,在回族民間有許多傳說,寧夏
六盤山地區有一個故事講到,早先,有一個財主看上了一個非常漂亮的有對象的回族姑娘,要強迫結婚,姑娘不從,財主就挖掉了她的眼睛,並使她變成了啞巴。這個姑娘就用竹子做了個口弦,向眾青年和鄉親們控訴財主的罪惡。後來姑娘們為了紀念她,人人都做了個口弦。
過去,回族婦女由於受到宗教教規的約束,不許出門,不許唱歌、跳舞,更不能自己出去談情說愛。她們經常被關在家裡,心情壓抑、煩悶,所以就用
口弦來解憂消愁。回族人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回族姑娘高興了就用口弦彈奏逗趣。有的以彈口弦為號子,找男朋友約會。
牛頭塤
回族民眾還有一種喜愛的樂器叫
牛頭塤,回族民眾俗稱"哇嗚"或"泥簫",是用黏合力強、結實耐用的黃膠泥製作的一種民間小樂器,古代稱它為"塤"。據史書記載:"塤,古代一種用陶土燒制的吹奏樂器。大如鵝蛋,形如秤錘,上尖下平中空,頂上一孔為吹口,前面四孔,後面三孔"。封建時代早期宮廷樂隊中曾使用過此種樂器,以後逐漸消失,且在民間演奏中很少見到。
回族人民在與其他民族的長期雜居相處和文化交流中,受其他民族吹奏樂器的啟發,根據古代"塤"的基本原理,結合本民族的風俗習慣,在實踐中創製出了回族所特有的民間樂器"
牛頭塤",使之代代流傳下來。
牛頭塤製作簡單,取材方便,普及性強。回族聚居區七八歲至十一二歲的兒童,都喜歡用泥玩做"牛頭塤"。他們只要有時間,就在河邊、渠土拜 挖一塊膠泥土,用水攪拌揉成泥球,然後做成圓形、雞蛋形、蝴蝶形、魚形、牛頭形等各種各樣的形狀,待晾硬後用一根粗鐵絲或粗芨芨稈,鑽幾個小孔。有一個吹口,有手按的四個小口。有些好勝心強的小孩子,還用油把這種"
泥哇嗚"的外形擦得光滑發亮,有的還放到磚窯里去燒,燒出來後結實、耐用、好看。
"牛頭塤",
音域在五度以內,音階排列為12345,能吹奏一些簡單、緩慢的曲調,如《北風吹》、《小白菜》和回族民間小調等。還能用它發出鳥兒的叫聲。在農村有的回族青年約會時,男的在女方家附近先吹"
牛頭塤",女的彈"
口弦"向他表示,兩個人就出去相會。
1984年,在寧夏回族自治區民間藝人獻藝會上,回族老藝人丁成才用牛頭塤吹奏了一段帶有回族念《古蘭經》風味的樂曲,別具一格,使人耳目一新。但由於牛頭塤音域窄,不能表現快曲調,很難伴奏,合奏。為了將牛頭塤搬上舞台,寧夏音樂工作者馮會耘同志在回族民間牛頭塤的基礎上,研製出了一種上圓下尖,上寬下窄,吹口為圓錐形的
牛頭塤,這種牛頭塤由原來的五個音孔增加到十二個音孔。這樣用口就可吹出五度音,加上音孔的十一度音,可演奏和獨奏古今中外的一般樂曲。已經被搬上了舞台,深受回族人民喜愛。
傳承意義
近幾十年來,由於受人們生活方式改變等因素的影響,寧夏回族器樂生存的社會土壤正在迅速消失,器樂傳承遇到了危機。老一輩藝人紛紛改行,許多年輕人已不知口弦、咪咪、哇嗚為何物。為了對寧夏回族民間器樂進行有效保護,應儘快建立保護機制和相應體系,加強宣傳,爭取全社會更廣泛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