蘆管

蘆管

蘆管,納西族吹奏樂器,納西語稱波怕或晡布。相傳公元十三世紀元世祖忽必烈南征大理,至麗江時所帶蒙古族樂隊中有蘆管,並流傳至今,流行於雲南省麗江納西族自治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蘆管
  • 使用民族納西族
  • 分類:吹奏樂器 
  • 納西語:波怕或晡布
簡介,傳說,形制,演奏,現狀,白居易—聽蘆管,

簡介

蘆管管身竹或銅製,竹蘆管用當地“菁竹”製作,長約19厘米左右,開七孔,上端裝一蘆葦制簧哨。演奏時,口含簧哨深淺可調節音高,多含音高,少含音低,其伸縮性可達大六度,音域d1—b2。
蘆管擅於演奏速度較慢、纏綿悱惻、哀傷動人的樂曲。常用技巧有大幅度慢波音、三度前倚音、單吐、顫音等,用於演奏白沙細樂、洞經音樂和民間器樂合奏。傳統樂曲有《萬年歡》、《代五》、《浪淘沙》和《美麗的白雲》等。

傳說

“清水流,清水流,流去悲哀和憂愁,蘆管聲聲唱深情,清水萬古流”,這是劍川民間流傳 的一首民歌。傳說遠古時候,劍川一帶曾遇大旱。壩子上有一戶白族人家,母女相依為命。 一天阿媽出門挖野菜,路遇一位昏倒的白鬍老人,將其扶救回家,經母女細心調養,白鬍老人病體痊癒,老人送一粒可變金、銀的紅寶珠答謝她們,小妹拒而不收,懇請老爺爺從乾涸 的河裡變出水來,讓農家種上稻穀,吃上好吃的白米。於是老人掏出懷裡藏的一根帶眼的竹管,安上一個蘆哨,吹出了優美的樂聲,並告知:“這叫蘆管,用它吹奏《清水流》,可解除旱災。”小妹學會了吹蘆管,她站在乾枯的河邊吹,剎那間河道里湧出了流水,她站在田埂吹,田間閃出了水波,人們種稻插秧,大地披上了綠裝。此後,蘆管就在白族人民中代代相傳。
蘆管蘆管
蘆管的歷史 蘆管的歷史久遠,是古代西域各國通用的樂器篳篥,東晉之時傳入中原,南北朝至唐代極為盛 行。唐代文人白居易、岑參、元稹、張祜、薛濤等都在詩中描繪了蘆管的妙響,白居易在《 聽蘆管》中有:“幽咽新蘆管,淒涼古竹枝。似臨峽唱,在雁門吹。”張祜的詩中則有 :“細蘆僧管夜沉沉,越鳥巴?寄恨吟。吹到耳邊聲盡處,一條絲斷碧雲心。”據民間藝人 相傳:唐玄宗開元九年間,李隆基皇帝曾送給大理南詔王龜茲樂,其中就有蘆管(包括大、小篳篥),唐德宗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南詔王異牟尋到京城長安奉獻《南詔奉聖樂》時,帶去的也有蘆管,說明早在1200多年前,蘆管已從中原傳入大理白族地區了。

形制

由管身和管哨組成,全長26厘米~34厘米。管身竹製或木製,管體中空、兩端敞口,管長22 厘米~30 厘米,管尾內徑1厘米,管身開有八個(前七後一)圓形按音孔,孔距均等,管首上口置一管哨。管哨是用蘆葦修薄壓扁後製成的雙簧哨片,哨長5厘米,上端哨口寬1厘米,下端哨座插 入管身上口1厘米。

演奏

演奏時,管身豎置,雙手持握蘆管,右手小指、無名指、中指、食指按一、二、三、四孔, 左手無名指、中指、食指按五、六、七孔,拇指按背孔,口含管首簧哨,可用循環換氣法吹 奏,音列為c?1、d?1、e?1、f?1、g?1、a?1、b?1、c?2、d?2,音域c?1—c?3, 達兩個八度。音色明亮、渾厚,猶如人聲,並略帶鼻音,常作五度轉調,可用於獨奏、重奏或樂隊合奏。每逢節日、喜慶之時,白族人民常用蘆管吹奏民間樂曲自娛或助興,也用於迎賓司禮等場合。宗教祭典時,蘆管是道教洞經樂隊的主要合奏樂器之一,擅長演奏莊重典雅的洞經音樂,獨奏曲有《一杯酒》等。

現狀

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藝術研究室趙立德研製成十孔加鍵蘆管,有十個按音孔,設兩鍵,使音域又擴展了三度。樂器製作精美,管尾垂絲穗為飾,已被載入《中國樂器圖鑑》大型畫冊中。

白居易—聽蘆管

詩人:白居易 全唐詩庫—第462卷
幽咽新蘆管,淒涼古竹枝。似臨猿峽唱,疑在雁門吹。
調為高多切,聲緣小乍遲。粗豪嫌觱篥,細妙勝參差。
雲水巴南客,風沙隴上兒。屈原收淚夜,蘇武斷腸時。
仰秣胡駒聽,驚棲越鳥知。何言胡越異,聞此一同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